繽果盒子B輪5.1億元融資消息發布后,《零售老板內參》第一時間獨家專訪了繽果盒子創始人&CEO陳子林。鹿豹座平臺小編收集了陳子林訪談中關于“無人便利店能否大規模復制落地”的回答,一起來看看。?

【陳子林簡介】
繽果盒子創始人&CEO。繽果盒子是全球第一款可規模化復制的24小時全自助智能便利店。
【精彩觀點】
陳子林認為,雖然繽果盒子正在加強與傳統便利店的互動,嘗試為后者進行數字化賦能,但繽果主業還是要做好自己的無人盒子,只有自己有能力了才能為別人賦能。
?
【問答實錄】
Q:很多業內人士認為,無人便利店做到單店盈利并不難,但最大的難題是缺乏快速的規模化復制能力,繽果盒子雖然在年底完成200個盒子的落地,但距離你之前的目標還有比較大的差距,而一些同行甚至還徘徊在兩三家門店的水平,無人便利店為什么會拓展這么慢?真的難以做到快速的大規模復制嗎?
陳子林:(笑)其實很多傳統零售商都用這個問題來質疑我們,我想明確一點:我們的復制比傳統的有人店要容易得多。復制很難就是因為人和生產,我們的盒子是產品化的,在工廠生產完,拉過去就可以開業了,我們的復制是很快的。
為什么有人復制慢呢?這個事情是綜合性門檻很高的一個行當。首先是資本密集型,我們研發團隊就有100多人,在研發上的投入已經有數千萬,這不是隨便一個企業就能搞起來的。其次,它的供應鏈是全新的,不像共享單車、無人貨架很容易生產復制。
我們現在花了大概半年時間,2017年12月底落地了超過200個盒子,我們之所以鋪的慢,是因為我們在驗證我們的整套體系,目前來看我們的模式已經很完善了,后面就等著批量鋪設了。所以現在開200家、500家對我來說意義都是一樣的,只要在全國很多城市都有繽果盒子的存在,并驗證我們的經驗具有普遍意義。
我們說要做2000個盒子,這是我對內的目標,如果達不成,我們會內部分析為什么達不成——是任務定的不合理嗎?還是遇到了什么不可克服的困難?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保障團隊繼續高效且合理地運營,交付合理目標,對我來說才更重要。到時候也許很多人說,你不是想要5000個嗎,怎么只有200多個?對這樣的問題,我倒并不會特別在意。
我很期待看到今年7月中旬我們能有多少個盒子。
Q:無人便利店復制難,在我們看來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企業拿不到相關經營執照,繽果盒子能否解決這個問題?
陳子林:核心問題還是在執照上。我們現在探索出一個可行方案就是一區一照,只要在每個大區有我們的分公司,這個區域所有的無人便利店都用一個營業執照,我們了解到,政策層面已經在考慮這件事了。現在能看到的是,各地政府都愿意以北京為模版進行操作。
其實,辦理執照問題也可以說是我們的有益經驗。對我來說,雖然現在還沒有達到目標鋪設的盒子數量,但大家可以看看我們在政府方面有多少資源合作,比如成都、南昌等城市已經簽訂合約,都是省會城市。跟各地政府簽訂合約,就是政府明確我們的合規性,商務部開始跟我們一起溝通制定全國無人店標準,已經談了兩次,也有不少城市希望跟我們合作。
目前,我們是把所有支持我們的城市作為我們重點經營的城市,這些城市一方面政府歡迎我們,另一方面我們有足夠多的場地去鋪設。現在不是我們鋪不下去,而是我們在更審慎地挑選場地。
Q:還有一個問題,即便是政府歡迎落地,但無人盒子落地涉及的環節比較多,例如小區物業、業主委員會、業主等,他們要是不滿意,可能會對無人盒子進行投訴,這種情況下是不是也會有被撤的風險?
陳子林:政府支持了,盒子就是合規的商業行為。我們發現越是一線的城市,越是高端的小區,業主越歡迎我們,因為我們可以解決他們購物難的問題,對業主來說它就在樓下,東西便宜,還能保證是正品,為什么不接受呢?大多數人是同意的。
當然,也不排除一些業主不同意,這些業主也許是門口夫妻店的老板,也許就是不喜歡這個東西,有這樣的人的。但你有自主選擇的權利,也要尊重大多數人的利益,我們進小區都是獲得業主委員會同意的,我們是對消費者負責的,這也是無人便利店鋪設的一個難點,所以它是有門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