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傳統行業的大公司,還是小而美的初創公司,記賬報稅都是避不開的剛需。

記賬報稅作為一項頻率高、粘性強的業務,是小微企業服務領域一個重要的流量入口,針對企業記賬、報稅、合理避稅這三大需求,這個領域的公司大體說來有兩種玩法:第一,阿里巴巴模式的撮合平臺;第二,京東模式的自營理財報稅平臺。
輕松財稅(原名普道財稅云)選擇的是第二種。創始人鄧禮政告訴記者選擇自營模式原因在于:首先,線下不存在撮合記賬報稅的平臺或機構,能否互聯網化存在疑問;另外,記賬報稅是非標產品,用戶個性化需求較強,做好品質控制成為重中之重?!暗谝环N模式的難度在于,服務供應者在操作中出現失誤,平臺還是服務者誰賠付?品控做不好這個事就沒法做”,所以輕松財稅選擇了自營模式。
接下來是找融資。從2014年開始接觸資本圈到2015年8月完成天使輪融資,鄧禮政見了一百多個投資人,過程異常曲折?!吧踔劣械耐顿Y人一聽我們公司有80人,都覺得太重了不看好”。直到遇到峰瑞資本的李豐,兩人對于模式的看法不謀而合,2015年8月,輕松財稅獲得峰瑞資本1300萬元天使融資。
“看到肥肉就想砍一刀,這是人類都有的沖動”
走上記賬報稅這條“不歸路”源自他大學時代做兼職的經歷,然而,不曾想這條路一走就是十幾年。畢業后,鄧禮政去了知名律所從事財稅咨詢,之后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中的普華永道、安永服務多年,直到出來創業。
2008年他創業做了一家財稅外包公司——普道財稅,公司的主營業務是為傳統的外資企業提供記賬報稅外包服務,雖然在上海的業務做到了數一數二,但仍是“全國二十多萬家小中介之一”。在行業中的多年浸泡使他意識到外包模式的天花板在于規模很難再擴大。

▲普道咨詢團隊
鄧禮政提到國外的埃森哲咨詢公司,埃森哲同樣做外包但是體量占到了行業的25%左右。反觀國內,之所以無法突破天花板將公司規模擴大原因在于:外包公司多而分散。
這和財稅外包公司的內部結構有關。一個老板+多位會計是這類公司的標準配置,老板負責在外邊“刷臉”攬活,會計負責每一家客戶具體業務的執行和客戶關系的維護。伴隨著服務客戶的增多,客戶關系逐漸掌握到會計手中。
然而,問題出在財稅外包行業老板和會計的利益分配始終沒有統一的標準。老板招會計,會計“翅膀硬了”做老板,然后繼續招會計……陷入一種“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的死循環中,如同細胞裂變在短短幾年內,“財稅外包公司從12萬家暴增至20萬家”。
鄧禮政以自身例子描述這種模式的天花板,“2008年到2013年,我既是銷售,也是服務人員。我的時間被分給一百多家客戶,傳統模式下,我個人時間的多少決定了公司規模的大小”。另外,財稅外包公司的客戶個性需求較強,定價權往往掌握在會計和老板手中,很多從業者“看到肥肉就想砍一刀,這是人類都有的沖動”。
“以前大家都覺得能賺到錢”,但是這個行業在最近幾年已經發生了變化:
首先,市場惡性競爭,利潤率下降。“客戶的收費在過去的十年里基本上沒有增加,甚至隨著市場上的玩家越來越多,惡性的競爭使得整體價格呈現下行趨勢,但是人力成本卻在過去的十年里翻了幾番”。
另外,服務流程不規范導致效率很低。在傳統服務鏈條中,老板承擔了大部分的銷售職能,小部分由會計負責,這兩類人專業能力可能過硬,但并非是好的銷售,規模受限。
而且,傳統模式中會計負責客戶的全部工作流程,“小至上門取材料這種快遞能做到的”都由會計一人承擔,導致一個會計每個月最多服務30-40家客戶,極大限制了產能。
將非標品做拆分,從賣服務到賣產品
看到上述暴露出的問題,2008年到2013年鄧禮政決定轉型。那時的普道財稅在上海地區的業務量數一數二,對一個傳統模式中已經做大的公司而言,轉型意味著要革自己的命。

▲輕松財稅創始人 鄧禮政
但是,只有轉型才能把公司做大?!耙牍净l展必須把產品做成流水線,將服務產品化。這個過程必然會損失客戶、要做培訓、開發IT系統,做這個事把之前賺的錢全部砸了進去”。
鄧禮政具有天蝎座做事情結果導向的典型特征,拿出數百萬積蓄“一定要把這件事做成”。這件事簡單說來是將原來的產業鏈進行拆分,把原來的非標服務轉化成標準化產品打包出售。輕松財稅將原來會計獨立完成的工作流程拆分成:收集報表、整理材料、錄入、記賬、出報表、報稅、回遞等十二道工序。
原有由老板負責的銷售由專業的銷售人員完成。目前輕松財稅有50名專業銷售,“因為將之前的服務拆解的足夠細,所以能夠實現產品標準化”,這意味著原來由老板或會計完成的銷售任務,專業的銷售可以做得更好。前端的銷售與客戶直接對接,幫助用戶梳理需求、核算任務量,然后將用戶需求輸入CRM系統形成合同。
會計在這套體系里只負責復核等關鍵步驟,維護客戶關系的工作交給客服人員完成。傳統模式中,客戶遇到任何雞毛蒜皮的小事都給會計打電話咨詢?,F在,平臺將咨詢過的2萬多條信息形成QA數據庫,以此實現咨詢標準化??蛻魺o法接觸到會計,只能與客服聯系。因此,會計的每月工作量由30多個客戶增加到200個上下。
另外,平臺設定標準,收集憑證和回遞由快遞完成,定價上從“看到肥肉就想砍一刀”轉變成按照業務量計價,平臺研發的CRM系統和流程管理系統協作,根據任務進度實時通知客戶需要準備的材料、任務進度。
目前,用戶使用App即可對報稅流程跟蹤提醒,已有6000家企業注冊使用,大部分為一年簽約服務,客單價約5000元。鄧禮政介紹,目前公司已有150人規模,其中銷售占三分之一。這輪融資將用于技術開發和未來擴展北京、深圳、廣州等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