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注日本創業的投資人和創業者越來越多,那么,身處日本創業大潮里的投資機構是怎樣做的?本期思達派《創投圖譜研究院》邀請到在日本當地的投資機構分享他們在日本的投資體驗,希望讓大家更接近日本創投現場。
本期嘉賓是?Infinity Venture Partners(以下簡稱:IVP),成立于2009年,目前在中國和日本設有辦事處,是一家國際型專注于早期互聯網投資的風險投資公司,主要關注大中華地區的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項目。同時也是e.Venture基金聯盟在亞洲的分支機構。
日本所有投資機構不同的是,IVP的兩位創始人田中章雄和小野裕史都是100%的 Geek 創業出身。
田中章雄早在加拿大UBC讀書期間就已經開始創業了,成了博士輟學生。后來項目被 Macromedia 收購,田中就加入 Macromedia ,開始做 Macromedia 公司的 CTO。2005年 Macromedia 被 Adobe 收購,他就成為了 Adobe 主管大中國地區的投資負責人,頻繁接觸中國以及日本的創業項目。而小野裕史則是在東大讀碩士的時候開始創業,之后創立了CA Mobile,并擔任COO,做VC之后,也多次參與到創業項目中。
兩個都有創業經驗的投資人聊過之后發現,他們的想法竟然不謀而合——在日本和中國獨立開創一家風險投資機構。而本應沉浸經濟危機里的2009年,也被他們看作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時點。“互聯網泡沫之后,所有的東西都被打擊的時候,才是VC入場最好的時候。” IVP日本投資經理 Sean Qiao 介紹說,他們相信互聯網是周期輪回的,所以2016年同樣也是被他們看好的時點,萬物生長。?
于是,一家極具美國風投氣質又專注于日本和中國市場的國際型早期互聯網風險投資公司——Infinity Venture Partners 便誕生了,他們主要關注大中華地區的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項目。
為什么說 IVP 極具美國風投氣質?
此前,日本的風險投資都是銀行或者大企業的投資部門的人在做,他們基本上都沒有創業的經驗,能額外幫創業者的最多就是介紹人脈,所以很多日本的 VC 都不想領投。而 IVP 的創始團隊都是有創業和經營的背景的,所以傳統VC經常會找 IVP 合投,甚至讓 IVP 領投!
最讓人驚艷的是, IVP 投過的項目可以稱得上是在中國也“家喻戶曉”,但團隊至今仍然只有10個人!2009年,IVP 剛剛成立的時候也是中國游戲領域蓬勃發展的時候,他們憑借在日本多年的觀察沉淀,發力游戲領域,投資了很多游戲公司,比如當時風靡街頭的“找你妹”(熱酷)就是 IVP 答卷里的一筆濃重之彩。后來你所知道的 AppAnnie、Freee、Groupon Japan、36Kr、科技寺、Strikingly、康大預診等,也都是 IVP 投資的。

所以說他們是“精益投資”也不為過。而且他們也沒有投資經理和投資總監等職位之分,大家都是在全球跑項目。“我們是有定期會議的,至于平時有事需要交流,只要 Slack 一下就可以啦!” IVP 投資經理張揚介紹說。
當然,難得見面的他們也是有辦公室的投資機構,“我們的辦公室分別在北京、東京、臺北和 Akio (田中章雄)。”? 張揚開玩笑地說。而下面,我們就分別以地理為劃分,來說說 IVP 是如何做好一家極具美國風投氣質的大中華地區獨立VC的?
1、Akio
對, Akio 是一個人沒錯,但不是盛田昭夫(日本索尼公司的創始人,英文名 Akio Morita ),而是他們的聯合創始人田中章雄。因為誰都不知道他什么時候會出現在哪里,他是全球 Online 的。
“去年我在看一個菲律賓的項目,最后需要 Akio 決策一下, Akio 就直接飛到了菲律賓,正好遇上了項目產品正在跟一個日本的大品牌談合作, Akio 就直接當起了該項目的銷售和翻譯,頭頭是道地跟對方介紹起了該產品,后來那個項目的 CEO 跟我說,沒想到 Akio 竟然在還沒決定投資之前就這么了解他們的產品,還這么幫他們。甚至最后 Akio 走的時候,菲律賓那邊整個項目的人都一定要到機場去送 Akio 。”張揚回憶說,“這件事對我影響也挺大的。但是,這樣的事情對于 Akio 說,應該是家常便飯了。就像去年投資 17 的時候也是這樣,因為17的團隊之前做了幾個產品也換過幾個方向,Akio一直是他們常年的免費顧問,但是這次團隊的項目17數據真的非常好。所以投資17后,Akio 幾乎成了 17 的一員,每天就像導師一樣,幫忙出謀劃策外,包括后來 17 進入中國市場,Akio 也一直那邊幫忙。”
所以不難看出,“親歷親為”的關心創業者是 IVP “精益投資”的第一步。
2、日本
在日本,IVP 的投資模式有兩種:一種是純粹的投資,另一種就是“小野”。而目前,小野君最大的疑慮就是,要不要在世界馬術比賽中輸給一位阿拉伯的國王?
據 IVP 的朋友介紹,小野在日本出名不是因為做VC投資或者創業,而是因為跑馬拉松!現在開始騎馬馬拉松了(馬術比賽耐力跑160公里——200公里),而且今年小野還要去跑世界騎馬的馬拉松比賽,傳說中阿拉伯的某位國王也會參與其中,所以小野也很困惑,該不該把那位國王打敗。而且,小野的長遠計劃是在2028年時,當騎馬馬拉松被公認為是奧林匹克項目的時候,他再去拿第一名(P.S.小野君今年已經40歲了)。
而所謂“純粹的投資”就是指 IVP 只做財務投資方,剩下的幾乎全靠創業公司自己;而另一種“小野”,就是當 IVP 有了好點子而又找不到創業者的時候,他們就會創業和投資同時進行,從零開始或者找可以合作的伙伴一起創業。
主要是因為小野很擅長也很喜歡創業,而且 IVP 又有足夠的資金支持。所以小野如果找不到CEO的話(日本的創業者屈指可數),他就有可能直接“開干”了。就像之前 IVP 投資 Jimoty(和中國的58同城相似的項目),就是小野來主推的,雖然這個項目現在看來很成功,但在當時卻是一個很艱難的決定。
“因為當時日本社會整體受1980年代的電商?熱潮影響(1960年,二戰剛剛結束的日本在工業方面需要追趕美國,這種危機感促使干部們非常能干,但是到了80年代進來的新人們就沒有這種動力了,因為只要進了公司就是終身雇傭,大家根本不會想去創業),到了2010年的時候這種文化還留在這里,但大公司已經退化甚至被收購,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發現必須自己去做事。但是即使這樣,目前的創業者還是遠遠不夠的。這就導致大多數投資人都覺得 C2C 的模式不適合在日本發展,即便是做也要等 3—5 年才能走向軌道。所以當時是沒有人想去用精力和財力去做這件事情的。”IVP日本投資經理 Sean Qiao 解釋說,“但當時我們看到美國和中國在這方面已經做的很好了,我們又是一家基金(有錢),關鍵是有小野!這三個因素加在一起,我們覺得我們可以做這個項目了。”
這是筆者第一次聽說有投資人直接去做項目的,而 IVP 也一直是日本投資圈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因為除了以上,IVP 同時也在日本運營著每年兩次的“ Infinity Ventures Summit ”(以下簡稱IVS,是目前日本最大的互聯網大會),里面最大的項目就是日本的初創公司上臺演示他們的項目,這類似于中國的 DemoDay 。而 Freee(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來自日本的在線會計、財務管理SaaS服務商,是目前日本最大的中小企業使用的云會計軟件)就是在 IVS 中發現的項目。
沒想到一家日本的VC也這么會玩,不但敢吃螃蟹、敢贏國王,更重要的是敢投資、敢創業,還能辦得了互聯網大會。
3、全球?
在全球看來, IVP 同時也是 e.Venture 基金聯盟在亞洲的分支機構。他們在全球有5家VC合作,也會相互交換信息。“比如,如果歐洲有很好的項目想要進入日本市場,歐洲的VC就會找我們,看有沒有機會合作投資從而進入日本市場。”IVP日本投資經理 Sean Qiao 介紹說,“而這樣的模式,也為被投創業者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就像當年 IVP 投資 AppAnnie ,盡管當時 AppAnnie 在中國,但考慮到他們項目長期更好的發展時, IVP 就聯合了 e.Venture 基金聯盟一起合投。“去年我們在德國投資的一家做物流平臺的項目,就是我們 e.Venture 基金聯盟(歐洲)的朋友介紹給我們的。”張揚說。
Sean也介紹說, Groupon Japan 也是 IVP 通過e.Venture 基金聯盟投的一個從零做起的、且已經成功退出的項目。“在當時日本是有幾個項目和 Groupon 很像的,可沒有做的特別出色的。但當我們得知美國 Groupon 總部收購 e.Venture 基金聯盟歐洲團隊投資的類 Groupon 項目內情之后,就聯合了光通信(銷售很厲害的公司)做了一家日本的Groupon,只做了三個月不到就被美國 Groupon 買了部分股份,后來美國 Groupon 上市后就把 IVP 剩下的股份全部購買了,不到一年5~6倍的投資回報。”
也是采訪過后筆者才敢相信,一家VC可以把“合作共贏”闡述的淋漓盡致。并且如此“不拘一格”:不僅“精益投資”,還“兼收并蓄”,讓我再次領悟了什么是“團伙作案”。相信未來的日本創投圈經過這樣的努力過后,也必定會如期所盼,萬物生長。
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將陸續推出《創投圖譜研究院》系列報道。為創投圈呈現全新的投資圖譜的深度分析,敬請關注思達派網站及公眾號。
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鏈接及出處。本文作者琥珀,系創投圖譜研究院負責人,個人微信ID:weimic,聯系郵箱:chenhongwei@startup-partn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