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日本的創業環境,可能多數人的印象里都是一個大大的問號:日本真的有適合創業的土壤嗎?
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小編就這個問題向投資人和媒體人詢問,大家對到日本投資都不看好。原因有很多,小編總結了幾個核心要點如下:
首先,是日本僵化的公司體制。
大多數不看好去日本投資的人認為一個擁有2萬家壽命超過150年企業并且實行終身雇用制的島國里,沒有創業的機會,尤其是年輕人。
而且在湯森路透(全球最權威專業信息服務提供商)評選出的《2015全球創新企業百強》榜單里,日本高居榜首,以40家入榜力壓美國的35家。上榜的日企有:愛信精機(Aisin Seiki)、普利司通(Bridgestone) 、佳能(Canon) 、卡西歐(Casio Computer) 、大金工業(Daikin Industries)?、富士膠片(FUJIFILM) 、富士通(Fujitsu)、松下(Panasonic)、雅馬哈發動機(Yamaha Motor)?等,但沒有一家是年輕的創業公司。
其次,是日本本土投資機構等創業設施不完善。
有投資人很直白的告訴小編說,“日本本土幾乎絕跡了A輪以下的投資機構,即使是軟銀也是后期偏多,而且就算是投也是大型集團型控股的模式。”
但是!經過一個月細致深入的調查,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小編發現,這個印象是具有誤導性的!日本的創業環境早已經今非昔比,現在,可能是投資日本創業最好的時候。
想要了解最真實的日本創投現狀,就跟著小編一起分析一下吧!
1、政策解凍!
兩年前,日本政府開始關注創業,頒布了“1日元就能開公司”、“失業者創業更優惠”、“特殊行業(老年人及病人護理、嬰幼兒保育、家居裝修、人才派遣等社會急需領域)可獲無償資助”等政策鼓勵創業。特別是大學生出身的創業者(之前有限制風險投資機構不能投資大學生),日本政府也予以支持,目前東京大學、京都大學、大阪大學、東北大學這四家大學都有自己的基金可以投給大學出身的創業者。
而且這一年來,也日本創投圈也自發出現了幾家專門投資大學生創業的VC,所以在這種環境下,年輕人想創業的話,應該是不難的,畢竟大環境是有的。
此外,近年來的“負利率時代”也使日本市場投資吸引力提升。尤其是日本采取的一系列企業治理改革、股票回購等措施以后,更加適宜海外資本進駐日本。
2、VC開始布局!
采訪了幾家在日本知名VC后,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小編了解到目前日本投資火熱的領域包括:O2O、互聯網金融、人工智能、IOT(物聯網:家居類智能硬件非常多,而且無人機也非常火)等。
IVP(一家專注于日本和中國市場的國際型早期互聯網風險投資公司) 在日本的投資經理 Sean 表示,他們目前重點的投資的領域僅限于O2O。而目前日本的O2O領域做的最好的還是國外大的品牌進入日本市場的,像 Amazon、Airbnb 等,本土做得好的只有 Mercari (類似國內的“閑魚”,是目前日本離 Unicorn 最近的創業項目)...
不過,外界呼聲最高的醫療健康領域的創業項目仍然很少,最近除了 Finc (Finc.com,健康管理類的創業項目),幾乎沒有別家。
日本在全球的“互聯網+基因”項目中遙遙領先,從2010年日本對外開放“醫療簽證”,到2014年巨頭們布局基因產業,日本在這一領域發展迅速,而且也得到了國際投資人的普遍關注,但是目前,巨頭們參與更多一些,目前仍需要更多的創業公司參與。
3、“共享經濟”或是創業良機!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我只說一遍:2020年是東京的奧林匹克,而日本現在的酒店是完全不夠用的,傳說中現在日本政府沒事就開會討論這事兒。或者說,不止酒店不夠用,畢竟日本幾乎沒有本土的“共享經濟”創業項目。
最后,如果要一句話概括日本的創業環境的話,很可能就是:投資人多了,錢也多了,但是創業者還是沒有很多。所以這未嘗不是一個日本創業的新時代。
等等,如果您想更進一步了解日本的創投環境,那么我再為您推薦兩個在日本比較有用的科技博客:TheBridge、TechCrunch Japan。
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將陸續推出《創投圖譜研究院》系列報道。為創投圈呈現全新的投資圖譜的深度分析,敬請關注思達派網站及公眾號。
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鏈接及出處。本文作者琥珀,系創投圖譜研究院負責人,個人微信ID:weimic,聯系郵箱:chenhongwei@startup-partn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