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布力的論壇中,愛康國賓張黎剛、東軟集團劉積仁等企業家圍繞著互聯網醫療的四大商業模式進行激烈地思想互動,亞布力論壇將互聯網醫療作為一個極為重要的討論主題,也足以說明未來互聯網醫療所孕育的巨大市場機會。
其實對于互聯網醫療,國內的眾多知名企業、創業者以及各大醫療機構都一直在積極探?索如何通過借助互聯網的手段來解決國人看病的難題。而把整個醫療產業細分的話,互聯網醫療在以下五大垂直領域對于創業者以及民營企業意味新的市場機會。
國內的醫院看病主流群體卻往往分為三種:一類是以行動不方便的老年人為主,一類是頭痛感冒等病情并不嚴重的患者為主,還有一類則是以嚴重病患者為主。 對于那些病情并不是太嚴重的患者來說,如果能夠實現醫生在線診斷病情,然后患者自己購買醫生所開的藥方吃藥,就能夠極大地緩解醫院的壓力。
醫院看病難的問題導致有的時候患者可能還沒看上病反而病情加重了,患者也不用因為一個簡單的感冒跑到醫院去排隊看病。由此看來,如何能夠讓醫生實時在線看病也會存在一定的市場空間。
國內的大型醫院看病難問題首在掛號難,很多大型醫院的某些號甚至可以用千金易得、一號難求來形容,以至于在一些大型醫院還出現了很多號販子。如何解決掛號難的問題就給互聯網平臺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會。眼下國內很多大型的醫院都推出了網上預約掛號,也有一些綜合類的掛號預約平臺開始推出,但是網上掛號的普及程度還停留在一個非常低的層面。
雖然要打通各個醫院的掛號資源有著一定的難度,但正是因為這個難度讓網上掛號預約給創業者留下了機會空間。
眾所周知,醫療器械的發展對于整個醫療水平的發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物聯網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智能硬件的快速發展,對于醫療行業來說,智能醫療器械也開始走上舞臺,這些智能醫療設備的研發對于一些具有技術和創新優勢的企業而言同樣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目前在國內很多大型的醫院,很多昂貴的醫療器械基本上都是從國外引進過來,國內在醫療器械的研發方面還處于發展初期階段。智能醫療時代的到來,對于國內的醫療器械研發企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傳統的醫療器械設備將會被智能醫療設備全面取代。
過去醫藥電商由于快遞配送無法及時、藥品監督及特殊性、醫保報銷等諸多原因制約了它的發展。不過線上醫藥平臺結合線下實體藥店所形成的O2O平臺會逐漸成為老百姓購買藥品的選擇。
目前整個國內的醫藥O2O市場競爭十分激烈,但還遠沒有到哪一家形成稱霸的局面,這個領域仍然存在相當的市場空間與機會。
春節期間回老家農村過年,家里有人發燒感冒了,農村仍然流行著附近村子的村大夫上門看病習俗。而老人的病發頻率遠遠高于年輕人,隨著中國社區的?老齡化程度越來越高,再加上老人到醫院看病的行動不方便,社區醫生上門看病就有了一定的市場空間。本來老人們出門就不方便,有個頭痛感冒的還動不動就要去醫院排隊看病,反而只會讓老人勞心費神,加重病情,社區上門看病在未來會成為一種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