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次的亞布力論壇上,互聯網+中國制造也成為了重要議題,新奧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玉鎖、中國自動化集團董事局主席宣瑞國等制造業大佬也進行了激烈的思想碰撞。互聯網+對于整個全球的制造業正在掀起一股新的革命,過去傳統的制造業將被新的制造業徹底顛覆。
中國如今已是全球第一制造業大國,但是中國制造的產品一直呈現給世界的是廉價、低質的形象,這種依靠投資驅動、大規模生產低附加值產品的莫斯已經難以為續。中國的制造業急切需要借力互聯網的力量,轉變生產模式和商業模式,向智能制造升級,這對于中國制造業來說既是一個挑戰,同時也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對于中國的企業來說,互聯網+給制造業所掀起的旋風將會帶來四個領域的巨大市場機遇。
整個2015年,國內的機器人市場總產值達到了109億元,不過國產機器人的市場份額僅為15%,其余份額都被國外機器人所占。
未來整個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將會非常龐大,這對于國內的制造業既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機遇,同時也是提升國內制造業生產效率的最好機遇。
工業革命正在全面邁向4.0時代,而中國也正在逐步形成以重慶、廣州、沈陽、上海四大城市為首的機器人產業重鎮,未來國內的機器人生產企業將會越來越多。目前國內已經有不少工廠已經開始在使用機器人員工,這些機器人員工不知疲倦,干起來說又快又好,效率更高。
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系統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生態。
要將整個工業生態體系通過借助互聯網形成一個完整的新生態體系,就必須要依賴于數據的流動和分析,它是整個人工智能系統的基礎化體系建設。從智能控制系統到工業數據平臺、云平臺等,都意味著新的市場機會。
與以前銷售硬件產品不同的是,工業互聯網通過機器數據和云平臺,改變了制造業的商業運行邏輯。打造工業互聯網,對于生產制造業的企業來說同樣也?意味著效率的提升,工業互聯網能夠帶動整個制造業產業的全面升級。工業互聯網不是一項科學技術的突破,而是一種偉大的人類思維創新。
相較于機器人產業來說,目前人工智能的產品應用范圍要更廣,并且很多產品已經開始走向了尋常老百姓家庭當中。從智能手環等可穿戴類產品到智能電視、智能冰箱等家電家居類產品,未來所有的一切工業制造產品都將可能會被智能產品所取代,這意味一個新的革明與顛覆。
目前國內不論是傳統的生產制造企業,還是大型的互聯網公司,都開始進入人工智能領域。人工智能意味著整個制造業產業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是中國制造實現全面超越歐美制造業的最佳機遇,它也將重新改寫整個國際產業的競爭格局。
除了智能制造方向之外,新能源制造也將會是一個非常大的方向。這一點從當前整個全球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就可窺見一斑,由于石油的稀缺不可再生、不菲的價格以及巨大的污染,電動汽車相比智能汽車更快一步走向了全球市場。
不僅僅只是在汽車領域,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應用已經變得更加廣泛,圍繞著能源相關的制造業也將會發生一場徹底的革命。霧霾已經開始充滿著國內每一個大小城市,綠色環保的新能源變得越發受重視,一場有關新能源的制造業革命也在開始悄然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