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將會如何改變房地產市場?
1月17日,2018房產科技創新峰會上,吉屋科技常務副總裁容欣以《科技創新房產服務未來》發表主題演講,對科技賦能房地產市場、智慧房產交易流程等方面做出探討。
容欣表示,房地產市場亟需升級,而其中科技是推動房產營銷和交易服務創新的主要動力,未來房地產與科技將會更加融合發展。
我們發現,房產營銷和交易服務的創新是與技術的發展是有緊密關聯的。
2010年,搜房在紐交所上市,主營業務是展示廣告,當時的背景下,整個技術是以PC為主,整個行業的流量是一個巔峰時期。
2011年,移動互聯網進入快速發展期,在這個時間騰訊也發布了微信。
2013年和2014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房產經紀人人手一部智能手機,具備了與經紀人隨時連接的通信技術基礎,所以經紀渠道整合業務得到快速發展。在這個階段,移動超越PC成為互聯網的主流。2013年時阿里all in無線,2014年百度移動流量超過了PC。
2017年,由于各種政策的限制,渠道整合,O2O整體低潮,但線上獲客O2O快速發展。
那么,到了這兩年,整個技術發生了什么情況?
流量紅利基本消失,基礎設施基本完善,5G開始設定標準,谷歌、百度、騰訊大舉進軍AI。
一,數據會越來越多。全球數據量正以平均年增長率50%的速度增長,而當前數據總量的80% 都是最近兩年產生。
二,計算能力持續快速提升。區塊鏈等技術應用的落地驅動了GPU算力的快速提升。
三,單位存儲與算力成本在持續下降。
四,聯網設備在爆發增長。手機、pad、各種聯網智能設備、各種傳感器的數量在快速爆發。第三方市場預測,預計全球聯網設備今年會超過300億臺,到2020年會超過500億臺。
容欣在演講中表示,算法、算力和數據的沉淀,聯網設備快速的提升等技術落到整個房地產行業,會有三個方面應用:
1.數據智能打通房地產精準營銷
數據智能可以通過數據算法來提升整個效率,包括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而規模化的數據積累是智能的前提和基礎。吉屋科技經過七年的積累,目前月均訪問用戶超過3千萬,全年3.6億;擁有房地產領域最大的語音語料數據庫。業務落地150多個城市,在崗置業管家超過3000人,并且流量以每年超過100%的速度增長。
在海量用戶數據基礎上,吉屋通過數據算法對數據進行建模,計算結果。再將結果應用到用戶的購房場景,根據用戶的使用行為反饋數據,自動進行數據模型修正、智能進化。
2.“不缺位”在線服務提升置業體驗
整個線上線下數據打通,全流程在線,讓用戶的體驗可以得到更好。
目前,購房用戶通過搜索關鍵詞來到吉屋網站,瀏覽不同的樓盤,發現感興趣樓盤后聯系在線置業管家。置業管家溝通確認用戶需求意向后,在APP里給用戶派車接送看房,在接用戶的專車到達樓盤之前,系統會向置業管家推送提示信息,讓管家提前到下車地點接待用戶。如果決定購買,可通過智能POS進行刷卡認籌。
數據和貨幣一樣,必須流動起來才會產生價值。數據打通了,這樣我們的管家才可以做到上面說的在用戶到達售樓處前就提前準備接待。只有全流程數據流動、打通,用戶才可以得到比較好的體驗。
今天,行業已經發展到了線上線下融合OMO的階段。
OMO有幾個特點:第一,它的流量是雙向導流;第二,用戶體驗是相互之間交織在一塊;第三,運營和服務是一體化的。例如線下的經紀門店,很多貼在門店外面的房源,上面都有一個二維碼。手機一掃,用戶就從線下流到了線上,整個融合是雙向導流的,體驗交織在一塊。
未來,線上線下會全面整合,線上線下邊界消失已經成為非常明顯的趨勢。
3.網絡協同推進房地產“新生態”
整個房地產交易服務的演變,從以前的單點服務(代理做代理,二手經紀做二手經紀,兩者沒有關系),移動互聯網普及之后,房產網站組織線下看房團,交易平臺做經紀渠道整合帶客戶看房,已經形成多方合作的局面。現在,營銷、渠道、看房專車、內場代理接待、支付結算已全面融合,線上與線下,客流、信息流、資金流已經融合打通。
吉屋在深圳成立一個實驗室,做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目前在研究的產品有智能推薦、智能客服和機器人產品。我們希望通過智能推薦和智能客服產品,提升吉屋網流量的轉化率與服務效率。
最后,容欣以一句話作為演講的結尾,“永遠都會有人在懷疑新的事物,重要的是我們自己清楚用什么正確的方式,并持之以恒。”吉屋科技,一直致力于利用科技革新房產,賦能傳統房產營銷商、開發商,推動房產交易市場進入到“新時代”。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