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看一下這幅長圖,感謝騰訊科技的小伙伴們辛勤工作,能夠讓我們一目了然地看懂什么是區塊鏈。
然后呢,前天混沌大學請來一位不太知名的授課老師,清華大學博士生韓偉,此人年紀輕輕,但在比特幣行業資歷可不輕,他是比特幣基金會終生會員,給大家上了一堂關于比特幣商業模式的課程。
怎么說呢?非常地深入淺出,連小編這個文科僧都能看懂
感謝黨、感謝時代、感謝CCTV/MV,讓文科僧也能在風口層出的商業世界里可以笑著活下去!文章內容如下:
什么是基礎協議?
理解區塊鏈之前,需要先理解一個核心概念:基礎協議。
什么是基礎協議?在分布式關聯的大范圍內,可重復迭代進行的某種范式,能為你創造價值、財富,就叫基礎協議。
馬云說,阿里巴巴和亞馬遜不同,亞馬遜做的是銷售中心,是中心智慧。阿里巴巴做的是基礎協議,世界上沒有難做的生意,是集群智慧。
所以實際上阿里巴巴在互聯網基礎上又架構了一層基礎協議,生意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之上的。阿里巴巴支持成千上萬萬的商戶建立自己的信任。
進化論的基礎協議就是適者生存,你行就繁衍,繼續生存,不行就死,被淘汰。從恐龍到獵豹,獵豹各方面遠遠超過恐龍,這就是智者適者生存迭代的結果。
市場的基礎協議是互通有無,物物交換。就這么一個東西,就能為我們人類帶來進步和繁榮。
區塊鏈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過去十分鐘內所有比特幣網絡交易的信息,用于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比特幣未來為人類提供創新的基礎是,它是未來寫互聯網基礎協議的,因為基礎協議只有往這兒寫,才能全網都認為你是OK的。區塊鏈將把我們帶入一個全網公證信用的時代,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靠P2P全網記帳的信用。
總結:有了基礎協議和范式,就能夠形成生態,有了生態就能形成大規模的協同,最后是群體智慧。有了這樣的群體智慧,就能達到一個藍海。
區塊鏈的創新,未來商業模式有這幾種

比特幣是第一個實驗,后面還有很多種貨幣在改進它。
據說昆侖銀行只不過在新疆是一個很小的地方銀行,中石油就把它買來,掛了一個名字叫昆侖銀行,專做跟伊朗的石油貿易,據說這個銀行已經三百億了,美國后來不干了,把國際支付一卡掉,你就斷掉了。
實際上世界的經濟,還有大量的區域,我們的銀行血液都是進不去的。所以我支持他們用類似數字貨幣的,這種全網記帳建立信用。
我認為未來非常有可能,把全球很多這種本來靠傳統,尤其是美元統治的地區的價值流通代替掉。
貨幣這個東西,它只能起到橋梁的作用,它不可能取代當地的法律。但是真正的區塊鏈,它為大家解決信用基礎協議的問題。
廣義的信用是什么,你簽的協議也是一個信用。你認為這個信用可以依賴法院,依賴警察,你還是把自己的信用依托在某個中心的機構上。
據我了解,世界上法制最健全的國家,美國和英國的訴訟率,44%和57%都是關于協議的違約。這個是全球市場的痛點,就是我們協議的信用,是嚴重依賴于區域性的法官和警察的。
未來區塊鏈可以做到,協議只要記到區塊鏈上,特別是連接到物聯網,就相當于區塊鏈是法院,物聯網是執行隊。
比如你們家的汽車是登記在物聯網上的,你走到哈薩克斯坦,想在當地借五千美金,現在情況是不可能借給你。但是你有區塊鏈,你可以在上面定一個協議,如果一個月之內你不把錢打給他的話,你在物聯網上汽車的所有權自動歸到他名下,這個車你開不走。
你家所有的資產只要上了物聯網,上了區塊鏈,才能真正變成信用。否則的話你家的資產一半以上不能成為你的信用。我們的信用往往只停留在現金的階段。
以傳統規模搞一個創業,先找天使投資,然后又A輪B輪C輪,但是真正能走到IPO的恐怕百分之幾,中間風險極大,對投資人和創業人來說風險都很大。這中間都是靠中心化的機構。
但是在區塊鏈上,一旦開始眾籌,等于同時創造了一種資產,馬上就開始流通了。這是一步到位完成的,而且這是靠全網記帳,是透明的,沒有把哪個信用寄托在任何第三方的情況下。
納斯達克已經在開發這樣的信用,為了未來在納斯達克上做這種股權的交易,是完全采用全網記帳的透明的系統,從而提高它的信用度。原來任何一個股票交易市場,都有內部交易的可能。我們大家都很容易吃這樣的虧。
為什么現在全球信用成為這么稀缺的東西?因為我們原來的信用過度中心化了,最后是公信力全體崩潰。
本來股市是靠市場的基本協議去支撐的,救市典型的是在破壞市場協議。你要真正想留住這個市場,首先最大的使命是要維護它的基礎協議,讓它正確的產生它的價值。
① 基于區塊鏈的知識產權保護
區塊鏈有可能建立真正的知識產權,第一個是認證,第二個是保護。
有的傳媒集團就想未來基于區塊鏈,真實的記帳,靠這個真正的架構,保證數據真實。
② 微內容、微公證、微出版、眾創
如果建立這么一個平臺,大量的微博微信,包括我今天說的話,要是原創的,在區塊鏈里面很低成本的登記。登記以后,你可以微出版。
而將來就可以收益了。哪怕每個人使用我就收一分錢,那就是大收益,這個市場有多大?那絕對不是跟傳統出版社去搶他們十多億的出版市場了,這個有上百億。
③ 可穿戴儀器、區塊鏈上的病歷
現在醫患矛盾很大,因為信息不通暢。本來每個人的病歷應該是屬于你的產品,現在醫院把它壟斷了,后面就有很多貓膩了,不該手術的給你手術了,不該開的藥給你開了。
如果有隨身可穿戴設備的話,跟區塊鏈連上,每一個自己的身體的信息,將來都登記在區塊鏈上,前提是屬于你自己的,而且你想授權給誰看才給誰看。真有區塊鏈上的病歷,用網絡搜尋哪兒的醫療資源好,我把我的病歷給他就可以了。
政府大力發展的電子病歷,還是存在政府那兒。如果存在某個中心的話,信息不對稱,腐敗的問題還是有可能存在。
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整個社會缺乏誠信。但是這又是最好的時代,中國文化凝聚起的五分之一人類,用我們的群集創新,建立全球信用的基礎協議。
我們未來在互聯網這樣一個分布式關聯的平臺上,去譜寫我們人類社會未來的信用的基礎協議,為我們人類社會真正創造價值和繁榮,才是我們未來的使命。
不知你看懂了什么是區塊鏈了沒有?反正小編是模模糊糊、朦朦朧朧地覺得自己真懂了!其實不懂也沒關系,反正風口總是要持續一陣的。
信息過載時代,還愁沒有熱心人來為你講解啥是區塊鏈?只怕隨后內容多到你會看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