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子妃升職記》又上線了!36集,27.2億次——這是重新上線的《太子妃》昨晚11點的最新點擊。
這部劇紅得一塌糊涂,消失得也異常迅速。
本來在不久之后,這部劇很有可能超越2015年夏天的那部《盜墓筆記》,成為新的網絡劇播放量冠軍。哦,對了,現在連《盜墓筆記》都消失了。
對影視劇這個產業來說,太子妃的爆紅對2015年網絡劇的爆發做了個漂亮的收尾。只是這個收尾只漂亮了不到一個月,就在對網絡劇的管制前面生生剎住了車。
一個星期前我們做了一期封面,樂觀地覺得網絡劇這門生意,正在變得越來越靠譜,我們甚至引用了“網劇元年”開啟這樣的句子。
根據網絡劇數據分析平臺骨朵傳媒統計,2014年點播量在1億次以上的網絡劇有29部,等到了2015年,點播在1億以上的網絡劇已經有51部。另一個新現象是,在這51部網絡劇中有9部劇進入了10億俱樂部。



在做完封面的隔天,這51部過億網劇里,就起碼有6部被“下架”,它們也許會被完全停播,也許會刪減一番再悄悄地上線。這情景讓我們想起當初《傲骨賢妻》、《生活大爆炸》等美劇被下架的遭遇,當《生活大爆炸》第8季拿著(京)劇審網字(2015)第0001號的許可證重新上線時,追劇這事兒已經變得不那么好玩了。

爆紅網劇《太子妃升職記》被要求下架。
但我們仍然對網絡劇的前景抱有樂觀的判斷。
很長一段時間里,網絡劇的內涵被等同于成本不高、制作粗糙。當視頻網站的主事者們談起網絡劇項目,用的關鍵詞是“試錯”。每一部網絡劇項目投入都不大,所寄托的希望也沒多少。它們被拋出去,試探屏幕前那些看不見的用戶的底線、愛好和容忍度。在這個過程中,視頻網站和制作方才能慢慢清晰自己面對的是一群什么樣的觀眾。從2008年優酷推出的第一部網絡劇《嘻哈四重奏》開始,這種試探變得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密集。
當然,參與的門檻也變得越來越高。
2013年9月,白一驄被慈文傳媒集團董事長馬中駿拉著去騰訊希格瑪大廈介紹項目。那一天白一驄起晚了,等他趕到會議室的時候討論已經進入了后半程,第一個被騰訊看中的案子就是《暗黑者》,當天下午雙方就進入了“談談錢”的環節。

《名偵探狄仁杰》和《暗黑者》都是懸疑劇,風格卻截然不同。
“制作費我們最多出1000萬元。”騰訊分管視頻業務的副總裁孫忠懷說,當時市場上大多數被稱為“網絡劇”的項目,成本都只是百萬級別,他覺得這是個不錯的價位。
經過幾年小打小鬧之后,視頻網站打算在網絡劇上加大投入。最大的刺激源來自Netflix,這家美國流媒體網站于2013年2月推出了自制劇《紙牌屋》。奧斯卡影帝凱文·史派西和導演大衛·芬奇組成的陣容,刷新了這個行業對網絡劇制作的認識。
資本市場隨之做出反應。2013年,Netflix的股價上漲了298%。人們因此重新考量這家流媒體網站的商業可能性。這生猛的刺激導致的一個直接后果是,國內的視頻網站不再以用戶產生內容的YouTube為標尺,而是向試圖沖擊HBO的Netflix看齊。
當時白一驄還沒感受到這種沖擊,他的主業是電視劇編劇,代表作是《雪山飛狐》(2006版)。他的作品多是一些古裝劇或民國劇,不那么創新,但在電視臺播得還不錯,足夠這位生于1970年代末的年輕人打開局面,不愁接活兒。聽到騰訊的開價,白一驄的第一反應是拒絕,他的心理價位是3000萬元,參考標準是慈文同期開拍的一部情感劇,沒特效沒打戲,制作費已經超過3500萬元了。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網絡劇《暗黑者》的投資金額最終定在2500萬元,由騰訊視頻和慈文傳媒聯合投資。
2013年,騰訊是咬著牙才拿出的這筆制作費。與慈文傳媒這種傳統制作公司合作,意味著網絡劇成本的大幅提升。慈文傳媒成立于1999年,曾經出品過《家》《小魚兒與花無缺》《神雕俠侶》(2006版)等電視劇。慈文傳媒的作品通常放在電視臺的黃金檔播出,因此形成了一套專供電視臺的制作守則:一定要有明星主演、中等以上的制作配備、以及故事最好能是由久經考驗的暢銷書改編而來。這樣的搭配,制作費與那些專供“試錯”的網絡劇班底自然不在一個量級上。
幸好,騰訊的付出得到了期待中的回報。《暗黑者》于2014年6月開播,兩個月之后,播放量突破3億次。到了2015年,騰訊視頻宣稱自己在新項目《鬼吹燈》上投入的單集制作費將超過500萬元。制作人侯鴻亮與搜狐視頻合作拍攝的《他來了請閉眼》,也是按照美劇標準走的,“它的規模基本上是一個正常電視劇的價格,3000多萬”。
我們已經很難對網絡劇下一個準確的定義了,從投資規模、團隊班底、制作方式看,它跟電視劇沒有什么本質區別。“唯一的不同在渠道上,具體體現是題材拓寬和受眾更加年輕。”白一驄說。
白一驄很喜歡張黎導演的《大明王朝1566》,可那是一部收視率非常慘淡的劇,包括2014年的《北平無戰事》,電視臺的收視數據也不好看。“現在收視率差只是反映出電視觀眾在一種類型上的需求沒有那么強烈,并不能衡量劇的好壞,幸運的是,網絡給了這些內容空間,《北平無戰事》在網絡上積攢了優秀的口碑,也就是說更優質的觀眾出現在這兒。”白一驄說。



對創作者來說,觀眾很難用優質或者不優質來判定,每個人只是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但對視頻網站和廣告商來說,優質卻是可以劃分出來的范圍,它包括了人群定位是否足夠精準,以及最重要的,付費意愿到底有多強。
視頻網站主要的收入來源是廣告,可廣告收入遠遠追不上它們為內容投入的巨額費用。視頻網站亟需抓住付費會員這個新的可能性,這一點,自然也是從Netflix上學到的經驗。
過去一年里,網絡劇最大的突破,在于試探出觀眾的付費意愿。
首播于2015年6月12日的《盜墓筆記》成了那個試驗品。它出現在恰當的時間點——去年年初,愛奇藝就打算找一部電視劇來試驗“會員搶先看全集”的產品。這家視頻網站從2010年就推出了付費會員業務,用戶增長主要靠電影的帶動。付費會員可以看好萊塢電影,愛奇藝還把國產新片的窗口期一縮再縮,保證院線電影在下線后的一個月之內可以通過視頻點播看到。
僅僅采用通常的做法,對視頻網站這種廝殺激烈的行業來說是不夠的。愛奇藝打算做個同行沒做過的試驗。
一直以來,視頻網站上,熱門電視劇的播出模式都是跟著電視臺的放映節奏走,一天兩集。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楊向華希望能選擇一部流量好、熱度高的劇在播放模式上做新的嘗試。這個試驗的關鍵點在于,愛奇藝對項目可控,能夠自由調整播放時間,而且這部劇還得有足夠的關注度。
這首先就排除了那些會在電視臺播出的劇,愛奇藝將范圍鎖定在網絡劇上。《盜墓筆記》是根據南派三叔的熱門小說改編,是愛奇藝當時投資最大的一部網絡劇。作為中國目前最有價值的IP之一,受限于廣電總局的規定,《盜墓筆記》是電視臺絕對出現不了的題材,但網絡上,限制范圍卻寬松很多。
《盜墓筆記》由愛奇藝和歡瑞世紀聯合出品。后者是一家成立10年的影視投資和制作公司,曾出品過《宮鎖心玉》《古劍奇譚》等電視劇。它為這部劇請來了李易峰、楊洋、唐嫣等明星,他們的粉絲年輕而活躍,正是視頻網站和廣告商最為看重的一個群體。
2015年7月3日,第一次試驗開始了。愛奇藝宣布上線《盜墓筆記》全集,不過只有付費會員才能一次性收看。這項活動推出之后,當天收到了超過260萬的VIP付費請求,會員申請的涌入甚至一度造成愛奇藝服務器的崩潰。
在《盜墓筆記》開通會員觀看全集之前,愛奇藝5年積累了500萬付費會員。6個月之后,這個數字漲到了1000萬。

《盜墓筆記》開創了網絡劇付費收看的模式。
“2015年7月份之后,國產電視劇成了最重要的拉動工具,”楊向華說,“新增的500萬付費用戶,主要來自《盜墓筆記》和《蜀山戰紀》這樣的大制作。”
騰訊視頻的會員增長曲線與愛奇藝相似,根據騰訊視頻總編輯王娟介紹,2015年騰訊的會員數增長了7倍。
網絡劇激發了用戶的付費意愿。現在視頻網站的會員年費定價在170元左右,月費通常是年費的1/10,現階段會員收入仍無法覆蓋視頻網站的版權采購成本。但這些用戶進入會員體系之后,視頻網站就有更多機會為這些用戶精準畫像,通過他們平時喜歡看的內容為其推送特定的廣告。對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這類BAT旗下的視頻網站來說,以內容為入口,未來數據挖掘的可能性更大,這是電視臺籠統的收視率無法達到的效果。
能夠進入付費范圍的,都是一些“超級網絡劇”,也就是那些大投資、強陣容、有強大原著粉絲基礎的劇。在這些超級劇立項之初,視頻網站就參與投資,以保證它們可以在自己的平臺上獨播。傳統的電視劇大部分都是制作公司制作完成之后,再賣給電視臺,而電視臺的檔期有限,庫存積壓一直是電視臺和制作公司難以解決的問題。
超級劇吸引了像慈文傳媒、歡瑞世紀這樣的傳統電視劇制作公司,讓它們從服務電視臺轉為服務視頻網站。

《他來了,請閉眼》和《無心法師》是搜狐視頻推出的兩部10億級網絡劇。
另一方面,視頻網站也不滿足于跟在電視臺的后面收割。3年前,視頻網站的采購人員決定是否購買一部劇的版權,以及版權的價格有多高,很大一部分取決于這部劇在什么級別的電視臺播出。在湖南衛視播出的劇和非湖南衛視播出的劇,價格可能會有數倍之差。而現在,電視劇播出平臺已經不再是主要的衡量標準,標準開始細化為題材類型、演員陣容、是否符合平臺定位、有多大的廣告植入空間等。
對于一個符合平臺定位的好項目,視頻網站甚至希望不要有電視臺的參與,這樣它們才能不受限于電視臺每天兩集的排播表,發揮視頻網站播放時間自由的先天優勢。
“什么都不能阻擋電視平臺的沒落,最好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制作人侯鴻亮說。網絡劇的受眾是比電視觀眾更年輕的群體,廣告商曾在各個平臺上追逐這群年輕人。他們分散在社交網絡、各種社群后面,而網絡劇就像強大的吸鐵石,用興趣和觀劇口味,把這群年輕人的注意力聚集在一起。
在視頻網站的介入下,做劇的人越來越看重數據和調研的價值,幫助創作者了解年輕人的喜好,更關注用戶本身,也更專注于細分領域的內容。
作為2015年電視劇領域最大的贏家,侯鴻亮所在的正午陽光貢獻了去年口碑最好的劇集《瑯琊榜》,這也是一部改編自熱門網絡小說的項目。從2011年開始,這位制片人就開始對網絡小說的版權產生興趣。在此之前,他的代表作是《闖關東》和《父母愛情》。

《他來了,請閉眼》和《無心法師》是搜狐視頻推出的兩部10億級網絡劇。
為了適應這些更專業的合作伙伴,視頻網站也在更新它們的工作方式和人才配比。
目前愛奇藝的網絡劇項目來源主要有兩部分。第一種模式是外部項目,由愛奇藝全資投資,或者與制作公司聯合出品,最終按一個比例分享收益。另一種是對外公布的愛奇藝的文學版權庫,招募合作團隊。這兩部分的比例是9:1。
如果從未來市場呈規模化增長的角度看,類電視劇、類美劇作品將占網絡劇整體類型的較大比例。“兩年前我們投資的金額比較小,但是我們的投資量級、市場規模、影響力上來后,我們愿意花更多的錢去找到那些電視劇的一線的制作團隊,甚至電影的一線制作團隊去做網絡劇。”愛奇藝自制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說。

《名偵探狄仁杰》和《暗黑者》都是懸疑劇,風格卻截然不同。
優酷、土豆、騰訊視頻、樂視、搜狐視頻幾家視頻網站也在為自制劇內容擴充團隊。這些團隊不僅要負責劇本開發和制作中的把控,還要從劇本階段就讓商務團隊進入項目開始招商,不僅要賣貼片廣告,還要看有沒有植入部分的合作,帶領品牌方與制作團隊一起碰腳本。
在騰訊視頻公布的2016年片單中,進展最快的是與《花千骨》的制片人唐麗君合作的《重生之名流巨星》。“作為時裝劇,目前植入的收入非常好,遠超我們的預期。像《虎媽貓爸》《辣媽正傳》等都市愛情劇的植入大致在兩三千萬,我們這部劇可以接近甚至超過這樣劇的水平。”騰訊視頻總編輯王娟說。
相比放在視頻網站上免費收看的《花千骨》,確定會員收看模式的《重生之名流巨星》在數據挖掘上更有價值。“網上很多的第三方數據很難參考,但收費這種模式很靠譜,而且留下的數據相對完整,我們可以根據會員的用戶行為安排下一步的營銷,對第二季和以后的大電影能起到很好的幫助作用。”唐麗君說,這些都是她在為電視臺服務時無法掌握的數據。
在熱鬧的背后,網絡劇目前還是處于整體虧損的狀態。只有少數熱門劇能夠盈利,比如成本2000萬元的《太子妃升職記》。廣電的調控無疑加深了視頻網站、制作公司的擔憂,如今他們要應對不僅是觀眾復雜的口味,還有不確定的政策因素。但就像幾度(現在依然)在政策中掙扎的互聯網電視,網絡劇也許也能尋找到一條曲線來緩慢前進。畢竟,我們需要電視機之外的更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