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學術研究的需要,最近,每當夜深人靜、午夜夢回的時刻,我都會在小黑屋打開




電腦,兩眼放光的關注一位大胸翹臀愛發嗲的網紅女主播的最新動態。女主播,顧名思義,她的主要工作,就是波。對不起,打錯了,是播!我放幾張圖大家感受一下:
大家可以看到,該位網紅,也就是在攝像頭面前穿著暴露的服裝,跳跳性感的舞蹈,發嗲跟網友互動一下:
很多朋友看到這里肯定很不屑了(尤其是女生,估計已經氣得關屏了,心里大罵:吳寒笛,你丫真是個大色X!勞資賞臉點進來是要看營銷干貨的,不是來看綠茶X和黃段子的),這不就是一個到處賣弄風騷的整容女嗎?!去XX盛宴、XX人間轉一圈不是能看見一大堆嗎,有啥好稀奇的。
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

依靠性感暴露發嗲這些小招數,這位臉假得像充氣娃娃的女主播,在斗魚創造了60萬人同時在線觀看的紀錄。
同志們,60萬人同時在線啊!相當于BAT三家公司的人數加起來再乘以8!99%的互聯網產品都做不到60萬人同時在線!

而這60萬人,聚集起來,不是要觀看什么激動人心的球賽,也不是要看明星云集的晚會。大家全都聚集在手機或者電腦屏幕前,只是為了看看這個小姑娘在鏡頭面前吃飯、唱歌、跳舞,以及她有意無意的偶爾走光。
如果把這位女主播當做一個互聯網產品來估值,該值多少錢!
日活超60萬,無需多少成本投入,邊際成本極低,用戶粘度超強,留存率高,自帶傳播屬性!
輕資產!輕運營!高日活!強IP!!
這估值怎么著都得上億了吧!
再講講另一個故事(是一個嚴肅的故事,專門來看黃段子的朋友可以歇歇了!)
我經常會碰到很多創業者拿著他們的創業計劃書或者產品demo來找我,想讓我幫他們在產品功能或者營銷上把把關。
很多模式,純粹是為了迎合資本圈和媒體圈的口味,故意疊加上很多時下比較火的模式:比如做個app就能解決的,非要做智能硬件;比如開個餐館就能解決的問題,非要搭上O2O和社群的模式。
我常常感到大家在把簡單的事情弄復雜,而事情變復雜之后大家就徹底迷失了!
這就像拍電視劇,大家都想拍出下一步《太子妃》,所以好好的劇本,非要疊加上很多時下流行的模式:比如性轉,穿越,BL,二次元,腐文化。
但問題是,《太子妃》只有一部。它的模式,如果對不上你的屬性,可能只會減分。一個公司的產品和戰略,重要的不是迎合資本圈和媒體圈的口味,重要的是迎合最終買單的普通受眾的口味。普通受眾的口味,就是普世的人性!
所以當出現一個大家都看不懂的商業模式或者新概念產品的時候,大家不妨切換到小白受眾的感知去想一下,去體會一下,感受一下這個模式或者產品的吸引力,基本就能判斷出它靠不靠譜了!
很多時候,我為創業者給出的建議都是非常簡單直接的。
在產品上,我常常給出的建議是:盡可能加上社(yue)交(pao)功能;在營銷上我最常給的建議是:盡可能和“性感美女”搭上邊!
好多人讀到這里,肯定心里暗自發笑!吳寒笛,你丫真LOW!和“性”掛上鉤誰不會啊,還用你教!
而事實上是,過多的創業者沉溺于商業模式的自嗨,沒有辦法切換到普通用戶的角度去思考,去感受,去迭代。導致產品解決不了任何剛需痛點,模式過于復雜市場教育成本太高,切入點太偏導致市場容量有限。
要記住,一切商業模型都是建立在人性基礎上的。
大量的互聯網產品,被創業者競相開發,被投資者爭相追捧,在媒體圈被炒得火熱,可是實際銷量就是不行。
深究原因,追根溯源,還是因為:談太多商業,談太少人性!
任何產品,不僅是互聯網產品,都是為了解決“人”的問題而存在的,而不是為了驗證某個商學院案例和模式。

好的產品和營銷,往往也是直擊人性,甚至是簡單粗暴的。
很多成功的企業家和創業者,沒讀過幾天書,壓根也沒受過專業的商業訓練。但是他們非常成功,原因就是,他們很懂人性,精通人心。能夠理解人心,也就能理解商業。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大家都熱衷于探討新模式,新產品,新詞兒。覺得迎合一下所謂的風口和熱點,就能融資上市發大財。
但是有多少人能靜下心來,好好鉆研一下圈外的普通用戶的心理,能想一想怎樣的模式才是符合普羅大眾認知水平和使用習慣的,去做出產品迎合最樸實的基本人性和使用習慣。
在熱炒之后,在熱潮之后,在熱錢之后,終究是有實際用戶拉動的產品,才能活下來。
說了這么多,給各位創業者幾個建議:
1.產品盡可能加入“社交”或者“泛社交”功能,人與人的連接永遠是人性最基本的需求(特別是身體與身體的連接,你懂的)
2.模式盡可能輕,環節盡可能少。太復雜的東西不僅用戶聽不懂,太高市場教育成本;投資人也聽不懂,影響融資。
3.如果是新模式,一定要做好市場容量的調研。在迭代方向比較猶豫的時候,記得做AB-Test!
4.營銷上拿不出爆點的時候,就扯上“性”吧。性是最穩定的營銷元素,注意好尺度就行。你看大多數泛色情行業,都發展得不錯,現金流非常良好!
文章末尾,還是要點一下題(不然又有人罵我文不對題,瞎傍熱點):
與其做一位被業內追捧新模式的“太子妃”,不如做一個迎合大多數人偏好的“大胸妹”。
作者簡介:吳寒笛,知名營銷自媒體人
微信公眾號:吳寒笛可愛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