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上午消息,上海市近日出臺《上海市天使投資風險補償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天使投資補償辦法”),并決定于2016年2月1日起正式實行。這也是上海市繼“創業獲投資可落戶”政策之后,大力扶持創業投資的又一政策。但從網絡評論和采訪來看,各方對此態度不一。
該天使投資補償辦法稱:“對投資機構投資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最終回收的轉讓收入與退出前累計投入該企業的投資額之間的差額部分,給予以一定比例的財務補償。”該補償辦法還對補償額度進行了具體的規定:每個投資項目的投資損失補償金額不超過300萬,單個投資機構每年度獲得的投資損失補償金額不超過600萬元。
對于此天使投資補償辦法的影響,新浪科技采訪了上海風投領域的資深投資人、起點創投創始合伙人查立。
查立表示,天使補償辦法出臺,覺得出力又出錢的政府做得很棒,但天使投資和股票一樣,是趨利性很強的事情,應該交給市場去發揮作用。此外,查立也表示,財政的錢和納稅人息息相關,用于公益相關的項目中會更好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查立也表示要有區分地看待政府的此次行為,如果這樣的“兜底”行為用到那些和環保等相關的公益創業投資中,就會比較合適。
在談到長遠影響時,查立表示:“我不知道政府的“兜底”是否會干擾正常的市場競爭,做不好、虧了,就是付學費,學到的自然會提高,不學的自然出局。補償性的政策我一向不看好,無論是這次的補貼投資人政策,現在有些互聯網公司通過補貼用戶來獲取流量,這不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模式。”(李根)
以下為采訪實錄:
新浪科技:聽到天使投資有損失可獲政府補償的消息后,您作為一個天使投資人有什么感想?
查立:這幾天很多同行和媒體在問我,作為一名投資老兵,我怎么看上海市政府最近出臺的投資“兜底”政策。聽到這個政策,我的第一反應是覺得咱們上海市政府是真正的太善良可愛了!總理鼓勵創新創業,咱們就力挺到底,出錢又出力,真是很講義氣,我覺得上海政府在這方面做得很棒!
但仔細一啄磨,我對這個政策的出臺又有了兩個不同的觀點,不一定正確,講出來供大家探討:
1)天使投資本質是高風險的行業,可以說失敗是常態。有很多好的項目,剛開始的發展勢頭都很好,但中途遇到種種問題最后沒能成功,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市場在不斷試錯,最后把錯誤的淘汰掉,留下真正優秀的作品。這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期間市場中勢必有人有機構耗費財力物力,如果都由政府來兜底,這將是一個無底洞,如果每個失敗的項目都由政府來兜底,這將會是一筆巨大財政支出, 一出去就付之東流,政府能承擔得起嗎?
2)政府經費來源于納稅人,納稅人的錢應更多投入到與社會公益相關、有利于弱勢群體的事上面,這樣政府經費的使用將會更加公平、合理。像天使投資、股票投資這類以趨利為目的的事,就交給市場去做吧,讓市場去競爭,優勝劣汰,沒必要花費納稅人的錢。但如果通過咱們政府的影響力,吸引市場上的第三方公司(如保險公司)來做“創業擔保”這件事,成立一個“創業失敗保險”,這是否是一個更市場化的思路? 飛機失事可以有保險公司來承保,創業失事呢?
新浪科技:目前天使投資的成功率大概多少?您覺得會迎來天使投資申請補貼熱嗎?
查立:每個人、每個機構在不同階段都會有不同的成功率,有高有低,我相信創業者和投資人通過不斷實踐,成功率不斷提高。
新浪科技:您的風投圈朋友們有沒有在議論這個話題?您預計會不會有人鉆政策的空子來套利?
查立:作為投資人,我當然希望能夠拿補貼,如果每一次失敗都能有補貼那是最好,這是我作為投資人的私心。創業分三類:一類是簡單求生存,比如跟朋友合伙開一家餐廳,這不需要政府和VC的支持就能存活。第二類是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的創業,例如一些高科技創新類的項目,這類項目在資金上就需要投資人的大力支持。第三類是具有公益性質的創業,譬如環保、殘疾人幫扶項目等,這類項目雖無法實現暴利,但卻非常具有社會價值。對于第三類創業,政府可以來支持、兜底,在政策和資金上都給予一定的照顧,這對于創業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三種創業類型,三種不同需求,只有認清每種類型的不同需求,才能真正實現物盡其用、人盡其責,造就一個健康的、可持續發展的商業生態環境。
我不知道政府的“兜底”是否會干擾正常的市場競爭,做不好、虧了,就是付學費,學到的自然會提高,不學的自然出局。補償性的政策我一向不看好,無論是這次的補貼投資人政策,現在有些互聯網公司通過補貼用戶來獲取流量,這不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在支持創新創業方面,如果政府拿出大筆資金來彌補損失,這個如果拿到國外去講,恐怕只會貽笑大方了,因為這不太符合市場規律。
現在還有一個大家議論的事情是眾創空間,在以前眾創空間都是由一些對創業抱有極大興趣和熱忱的小伙伴在經營,他們是真正地懂創業者,愿意站在創業者角度思考問題的一群年輕人。現在涌進來一大批地產商,改頭換面辦起了眾創空間,他們資金雄厚、有現成的房產、與政府關系融洽,所以他們一方面以眾創空間的形式在盤活自己滯留的物業,另一方面也從政府那里拿到好處。而原本對創業抱有極大熱忱的小伙伴被邊緣化。
創業失敗還有一些原因是一些不誠實的創業者造成的,這個不應該補貼,而是需要政府加強法律手段,來提升社會的誠信,我們今天的法律體系在這方面很弱,我們經常曾遇到一些創業者,我們投資后就要求他專注把手上項目做好,也簽了合約,結果他注冊了一堆公司,到處開展業務。這邊隨意揮霍投資人的錢,那邊卻在別的項目上賺錢盈利,
對于這樣不誠實的創業者,目前我們的法律是無法約束的。如果政府能夠出面把這些相關法律法規的漏洞補好,比用資金直接補貼投資人,我認為意義更加長遠、重大。
新浪科技:去年下半年的資本寒冬和這次補貼辦法有關系嗎?資本寒冬后投資的意愿是否有明顯下降?
資本市場從來都是春夏秋冬的,這就跟大自然一樣,有寒冷的時候,自然也有熾熱的時候。如果擔心寒冷時無法過冬,政府就拿出大筆錢來助你穿越寒冷,這對于受資助的人來說并非是一件好事。只有通過自身努力去適應大自然的環境,借助大自然的力量來壯大自己,才能夠獲得真正的成長。而我就是堅定的自由市場主義者,我相信大自然的力量,完全不信所謂的漲停板、兜底,我不講平均主義,我只講非常優秀,和失敗了重頭再來。失敗了不要緊,只要你夠優秀,我們重頭再來就是了,我還會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