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誠信集團創始人、黑龍江亞布力陽光度假村董事長毛振華1日晚通過一段視頻為自己在亞布力的投資遭遇“喊冤”。他稱自己在當地投資的23萬平方米土地被非法侵占,“亞布力滑雪度假區管理委員會來了之后,是亞布力最黑暗的日子”。他還指責管委會和執法機構“建設非法棧道”“威脅旅行社”“強買強賣”等。
毛振華是知名企業家,也是人民大學教授,有不小的個人影響力。該視頻迅速在互聯網上引來不少同情,一些著名企業家也幫他說話。支持者認為,不是“被逼無奈”,他這樣的名人不會跑到互聯網上發視頻為自己討公道。
然而隨后網上也有少量“反轉文”出現,披露毛振華來亞布力貪“大便宜”投資失敗的經歷,指責他稱自己一心為了區域發展是“瞎扯淡”。
黑龍江省已經表示高度重視毛振華反映的問題,派出省委省政府環境整治辦、省政府企業投訴中心赴亞布力開展深入調查。
我們認為,黑龍江的官方調查將會給出權威結論,在此前的這個時間點上,我們可以做的是對這一事件已經產生的影響和外圍信息做一些厘清。
第一,毛振華的“喊冤”視頻在第一時間產生了影響,人們不了解這件事的細節,但很多人傾向于認為毛說的“是真的”,這種認知的由來值得重視。背景原因大概包括,輿論中仍廣泛存在一些地方政府強勢對待企業的印象,當有民營企業家抱怨受到地方政府欺負時,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相信這一指控。
第二,東北衰落、營商環境比關內差、政商關系健康度低的印象在輿論中也很普遍。毛振華的視頻點燃了人們的這種看法,“投資不過山海關”這句老話又被想起。借機表達對東北發展現狀不滿的情緒,這是毛振華視頻走紅的另一重要原因。
第三,就視頻本身來說,它目前是毛振華對糾紛提供的單方面信息。有人分析,他提出的23萬平方米土地被侵占事項,如果那些土地從一開始就產權明晰,手續健全,事情將很容易糾正。但如果它們包含有“政策土地”的因素,就可能復雜得多,難免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最后可能需要由法院方面裁決。
第四,毛振華視頻是又一起繞開司法仲裁、取道互聯網倒逼政府關注的糾紛事件,它反映了當下互聯網輿論場仍很有力量,可以在官方日常治理的議程之外單獨設立議程。這或許有利于輿論監督,但同時增加了社會治理的維度和復雜性,印證、支持了多元。
第五,互聯網的補充性經常是意外和突發的,如果在網絡力量的倒逼之下,各地、各級的體制性治理能夠不斷健全,特別是依法處理糾紛的體系能夠日漸成熟,那將是最可取的。
第六,輿論越是密集扎堆,就越容易粗糙、絕對。其實東北的情況可能不像外界通常認為的那么糟糕。對于外界一些“不分青紅皂白”的看法,東北人大概應該當成鞭策,坦然承受。而關內特別是南方的人們也應想想,東北給國家發展做了多少重要貢獻,僅黑龍江省的農場就提供了多少外銷高質量糧食。一方面提醒東北,一方面也別忘了在說東北時留點口德。(作者:環球時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