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趁著假期補看了《軍師聯盟》第二部,司馬懿和諸葛亮開始真正對決,精彩情節不少,很多都值得今天的互聯網創業者參考。
司馬懿推新政屯田厲兵秣馬,養精蓄銳,結果魏國一時“務農積谷,國用豐贍”,可以支持同時東西兩線與吳蜀作戰。相反,諸葛亮每次北伐始終糧草跟不上,需要去騙搶魏軍的糧草,甚至搶割隴上的小麥。
對于創業,糧草同樣非常重要。一方面是融資,另一方面是自身的造血能力。
A.今天市場上資金極度富裕,企業融資金額遠遠超過以前。京東作為重資產的電商模式,上市前累計融資才12億美金,今天滴滴已經累計融資200億美金,手握120億美金現金,美團也已經累計融資100億美金,遠遠超出科技企業幾年前的融資規模。并不是說融資多就一定能贏,但運營上的一些細微優勢毫無疑問在巨額資金面前會被燙平,所以今天創業團隊的持續融資能力已經成為投資人的重要考量因素。
B.創業公司虧損不可怕,但是一定要證明自己有造血能力,單位經濟模型是成立的。對于一些成功的連續創業者,前兩輪投資人還愿意聽故事,想象遠方的美好,但如果C輪以后還不能證明單位經濟模型,融資同樣將非常困難。
諸葛亮一生勤勉謹慎,事無巨細必親耕,日夜操勞,飲食少,軍中犯律者20大板以上必親審,最終積勞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軍中。諸葛亮去后蜀國更是人才凋零,最終只能蜀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相反劉皇叔文不成武不就為何能成就帝業,就是因為善于發掘人才,特別能挖潛力股,如關羽,張飛,魏延,諸葛亮,法正等。

作為CEO,最重要的不是自己什么事都親力親為,而是找人,能不能/愿不愿找到比自己更優秀的人才是對CEO最大的考驗。每個創業者都要時刻問自己的劉熾平,蔡崇信,關明生,柳青在哪里。
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耗盡了蜀國的國力。魏延曾建議自率1萬精兵從子午谷奇襲長安,一舉拿下長安和潼關,而諸葛亮大軍出斜谷進兵長安、潼關會師。諸葛亮認為風險太大而拒絕了。其時天下九州,蜀只有益州一州,土地,人口,經濟都不占優勢,按照穩妥的打法很難取勝,所以司馬懿承認自己軍事不如諸葛亮,但就一招嚴防死守“結硬寨,打呆仗”,拖得諸葛亮每次都無功而返。其實蜀國有10萬大軍,按照魏延的方案拿出1萬軍隊冒險還是值得考慮的。
創業和投資也是無時無刻不在冒風險,創業者需要清晰地知道自己在冒什么風險。我們一般把風險歸為3類:市場風險,技術風險,人才風險。早期投資人一般最多可以接受一類風險,而且最好不是人才風險。例如BAT早期都是團隊技術很厲害,但是不知道市場在哪里,不知道怎么賺錢,都是嘗試了很多種商業模式后,百度才找到了競價排名,阿里找到了中國供應商體系,騰訊找到了SP業務,才有了贏利模式。
司馬懿寧愿冒奇恥大辱,穿女裝也絕不出戰,甚至特意穿著女裝去渭水河畔讓諸葛亮看,表明自己不出戰的決心。

創業公司的CEO同樣需要有一顆堅強的內心,正如王剛曾經說過的,CEO是能夠跪著活下去的人,很多聰明的人內心是脆弱的,有些人只適合做副總裁,不適合做CEO。甲板下面的那塊鋼板是承受力最大的,這塊鋼板就是CEO。司馬懿能忍人所不能忍,四朝元老,兩朝輔政,終能天下歸晉。
祝各位創業者在新的一年里都能武有五虎將,文有臥龍鳳雛,糧草充足,一抒胸中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