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最后一天,物流眾包平臺“達達”爆出了3 億美元 的 D 輪融資,估值超過10億美金。
而就在此前的兩個月,一家名為“派樂趣”的外賣平臺低調上線了。當大家還對這個名字頗為陌生的時候,應用已在12月中旬一路攀升到了 APP Store 生活板塊免費榜的第一名,隨后一直穩定在10名左右的位置。當然,如果你和我一樣,也是從達達的配送員手中接連收到了“派樂趣”的宣傳單,整件事就不難理解了。
在各大外賣平臺打得水深火熱的15年底,向來強調“讓天下的O2O沒有難做生意”的第三方物流眾包平臺達達,推出了自己的C端外賣平臺。借力手頭的 100 萬配送大兵,達達通過鼓勵他們在送貨時發放 “派樂趣” 的宣傳單,同時加大優惠力度(實施全部半價),使得產品在上線 6 周后,日訂單突破了 100 萬大關。
此舉一出,激起千層浪。
幾大外賣平臺幾乎同一時間采取了各種封殺手段,市場上也出現了不少質疑的聲音,自立門戶的“派樂趣”被看作是達達早先就有的布局,只是融資后順理成章的動作,目的是在一夜之間翻盤三家外賣平臺一年來辛苦“燒”來的市場。
如果這個世界是非常理想的,我們就不用做派樂趣了
當我提問創始人蒯佳祺,為何此前一直號稱專心做O2O水電煤的達達會選擇在這個時間點上線自己的C端平臺?他的第一反應是:“如果這個世界是非常完美或者非常理想的,我們就不用做派樂趣了。”
在他看來,一個理想的世界里,大家都會專注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但現在的情況是,“一方面市場很熱,使得大家都有更多的資源來做事情。另外,大家更希望自身能夠多做一些,所以上游的很多品牌都想自己來做物流。這兩方面使得我們覺得一定程度上需要做這個事情(派樂趣)。”
“不過,這個看上去似乎很明顯的原因,其實是次要的。”蒯佳祺補充道,“我心目當中整個物流就好比是支付。整個O2O可以拆分成兩大門類,一是到店,二是到家;到店的核心是支付,現在已經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天下了;到家服務有非常多的人在做,而且去年、前年經歷了一個狂熱的O2O的大潮,本質上大家都在做物流,因為你做的其他一切事情都是建立在物流基礎上,有了物流才能夠送得出去。物流是否有足夠的競爭力和低成本,直接決定了到家服務是否低成本和有競爭力。”
“所以我們今天做派樂趣,很大程度上是在幫助物流做得更好。舉個例子,派樂趣上線之后,整個物流的單量漲得非常快。而物流單量漲得更快,就會使我們訂單的密度,包括配送員的密度隨之增長,同時成本快速下降。達達今天能過做到二線城市平均送一單的成本在5、6塊甚至更低,別人基本上在7、8塊到十幾塊之間。派樂趣這件事情,我們本質上創造了一個非常大的閉環,這個閉環的訂單接近100萬單。”
從物流眾包到直接往上游做品牌,達達正式從一個純粹2B的服務商跨入了2C的業務。蒯佳祺說,除了閉環外,派樂趣其實還驗證了另外一個他經常和別人說、但別人都不相信的的事情。
“我們花了三個月從0做到100萬單,就是(靠)配送員幫我們推廣。每天活躍的、幫我們做推廣的配送員的人數,比今天這個國家所有的O2O地推的人數加起來至少多10倍,未來這個能力也可以輸出給社會來用。達達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推廣平臺。”
派樂趣會是一個插曲
雖然蒯佳祺一直在強調達達物流和推廣的輸出價值和開放的態度,但包括餓了么、百度、美團在內的幾大外賣平臺顯然不是這么看待眼前這位隱形對手的。
事實上,從15年上半年開始,O2O大佬們就紛紛開始自己做起了物流,京東旗下 O2O 子公司 “京東到家” 5月 初上線了自己的眾包物流業務,用劉強東的話來說:“我們要讓跳廣場舞的大媽也成為京東配送員。”餓了么 6月1日 推出了研發多時的社會化物流系統 “蜂鳥”,并計劃對接第三方團隊和眾包物流;美團外賣四月份開啟自營的美團專送,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月10日突破50萬單,接著又在12月份推出了美團眾包;百度外賣悄然上線百度騎士,以半自營模式搭建眾包物流團隊……
在經歷了這兩年的“野蠻生長”后,擺在互聯網外賣平臺面前的問題是:僅靠燒錢補貼難以把用戶長期留在平臺上,未來左右各家生死的分水嶺很大程度取決于整體的用戶體驗,而物流的配送時效性又是中間非常關鍵的一環。若拱手將核心需要打造的競爭力全部外包交給第三方,想必沒有一家放心這么干。蒯佳祺也坦言,現在很多的商鋪其實是從美團、餓了么、百度這些平臺獲得訂單,然后再到達達上下單。
“即使撇開物流眾包,派樂趣的上線也足夠讓各大外賣平臺擔心了吧?”
“是。但我覺得好幾件事都會是歷史長河當中的插曲,比如各家平臺自己建物流,達達做派樂趣一定程度上也是一個插曲。未來大家會相對和平,有大量的整合,之后隨著成本的降低和不必要的惡性競爭的減少,各家都會找到自己對的位置。而在這個過程中,達達的定位是能夠提供一個性價比最高的物流服務,并且我們有完善的數據和API的體系,愿意跟任何人進行對接。”蒯佳祺說。
“那派樂趣會一直存在嗎?”
“派樂趣會存在。對達達來講,我們既有點像支付,又有點像谷歌的安卓。谷歌收購安卓之后就把它開源了,變成了一個所有手機都可以用的操作系統,這顯然是非常對的。谷歌又做了一個事情,它自己做了一個Nexus手機。為什么要做Nexus手機呢?它想告訴大家,安卓其實可以這樣用的,而且當形成了這樣一個軟硬件、上下游結合的時候可以做成這樣。”
在蒯佳祺的規劃中,就像Nexus已經做了六代會繼續做下去一樣,派樂趣會存在,但是它只是一塊業務而已,或者說Nexus對于谷歌來說只是一塊很小的業務,而谷歌顯然有更大的愿景。
物流眾包這件事的壁壘到底在哪?
既然長遠來講,達達仍希望把自己定位為一家O2O基礎設施(物流)的服務商,那另一個讓我好奇的問題來了:眾包的快遞員本身并不屬于達達的員工,如果其他平臺愿意多給他一些補貼,不是很容易被撬走嗎?
蒯佳祺解釋道,“聽上去是這樣的,但實際上并非如此。很多人說達達做得很簡單,投點錢拉個團隊我也來做這個事情,但實際上這樣想的人全掛了,有幾十家拿了很多錢、已經做過實踐的都掛了。因為眾包人員的忠誠度本質來源于兩點:
第一、這個平臺能夠給他帶來最多最穩定的收入。這個很重要,而這一點其實并不那么容易被復制的,因為當我們達到這樣規模的時候,想復制一個我們這樣穩定的收入來源非常困難。歷史上很多創業公司都嘗試過,至少幾十家,每家沖出來的時候都補貼比我們高一倍,但突然都掛了。所以這個規模和密度帶來的門檻對于資本的要求已經是不成比例的高。資本也不是傻瓜,為什么投不成比例多的錢跟達達打呢?
第二點更不容易被看到,但是實際上我覺得是更重要的事情,就是這個平臺的公正、公平性,以及這個平臺本身的效率。達達其實是相對虛擬的平臺,我們團隊很小,但是我們運營了現在注冊人數超過100萬人的配送員群體。這個群體中我們靠什么運營?靠規則。靠產品和技術體現出來的規則來運營。這套規則必須被千錘百煉,而且是個“活著會呼吸的規則”,它不斷地自適應這套規則。而這個東西是非常難被復制和再造的。”
“所以其實我們并沒有和外賣平臺分手,達達目前物流每天150萬單當中有一半左右是在為其它各種平臺配送的。”蒯佳祺補充道。
歷史上經歷過很多巨頭的邀約或威脅
蒯佳祺坦言,由于今天所有在這個體量的O2O公司里面,達達是唯一的獨立公司,因此“在歷史上顯然經歷過很多巨頭的邀約或威脅。”
誠然,雖然連續兩輪獲得了DST的垂青,成為了估值超過10億美金的“獨角獸”,但擺在達達面前的可謂是場巨頭林立的硬仗:
阿里12.5億美金投資餓了么的消息傳聞已久,怎么看都不像是空穴來風。另外值得注意的,餓了么在去年8月份低調上線了B2B采購平臺“有菜”,目的是向產業鏈上游延伸、進一步加強和商戶之間的綁定;背靠百度的百度外賣去年8月曾進行過 A 輪 2.5 億美金融資,由水木投資集團和漢能基金聯合領投,據傳新一輪融資將在16年第一季度完成,金額約為3-5億美金;美團和點評合并后不久,確認了33億美金的新一輪融資,騰訊為領投方之一,另有消息人士透露,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加大對外賣領域的投入。
至于未來會否繼續獨立下去或選擇被收購,蒯佳祺并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復。
“未來非常難說。但是對于我來講,去判斷這件事情的邏輯和原則很簡單,就是達達是不是能夠在一個更好的位置上去讓天下O2O沒有難做的生意。如果我們和某些人家形成戰略合作,能夠更好地做到這點的話,那是非常好的事;如果需要我們自己做到這點,我覺得也可以做,本質上不是問題,而是說能不能實現我們的愿景。”
36 氪和氪空間團隊已進駐上海,每月將定期舉辦線下沙龍或私密飯局。我們正在招募一名全職 / 實習作者,如果你對創業服務有自己的想法、充滿好奇心,請砸簡歷至congjia@36kr.com,一大波的魔都創業者等你面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