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中國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論壇第二屆開發大會和區塊鏈產業發展圓桌會。 王輝 攝
12月22日,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攜手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院)(以下簡稱“電子標準院”),共同舉辦中國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論壇第二屆開發大會和區塊鏈產業發展圓桌會議。
會上,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率先出臺省內首個區塊鏈產業扶持政策——“區塊鏈10條”,加快搶占區塊鏈產業發展高地。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在前期進行的全國走訪調研結果顯示,該專項扶持政策是迄今國內支持力度最大、模式突破最強的區塊鏈扶持政策。
“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區塊鏈發展的大門會越來越敞開。”廣州開發區管委會秘書長、黃埔區委辦主任陳建榮表示,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作為工業重鎮和科技強區,廣州IAB(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主導產業的主戰場,在區塊鏈應用場景方面,圍繞實體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升、智慧社會建設等領域有很多“文章”可以做。例如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數字資產交易領域,都將有更多的應用場景助力區塊鏈產業發展。
10條重磅政策 覆蓋產業發展全鏈條
區塊鏈是一種可以防篡改的數據公證和確權技術,是一種數據資產流通的分布式記賬技術,實現了數據隱私保護和數據加密應用。其應用已滲透到金融服務、供應鏈管理、電子商務等多個領域。
作為廣州建設國際科技創新樞紐核心區的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緊密對接國家“區塊鏈+”有關發展戰略。
醞釀已久的《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促進區塊鏈產業發展辦法》在此次大會亮相。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出臺的“區塊鏈10條”扶持政策,針對區塊鏈產業的培育、成長、應用以及技術、平臺、金融等多個環節給予重點扶持,是目前國內支持力度最大、模式突破最強的區塊鏈扶持政策。
“區塊鏈10條”扶持政策緊密圍繞企業先期引進和后期發展進行多角度的扶持。從區塊鏈企業一開始在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注冊進行獎勵,到區塊鏈企業的人才引進、營業收入增長、區塊鏈技術場景應用、辦公用房、銀行貸款等對企業成長至關重要的環節,進行全方位扶持,預計每年將增加2億元左右的財政投入。
同時,對企業或者科研機構建設區塊鏈技術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平臺被認定后予以不同層次獎勵,對制定區塊鏈行業相關標準的同樣予以不同級別的支持。整個政策共10條,核心條款包括7個方面,涵蓋成長獎勵、平臺獎勵、應用獎勵、技術獎勵、金融支持、活動補貼等。
比如,在成長獎勵方面,對經認定的區塊鏈企業或機構年度營業收入達到200萬元以上且同比增長100%以上,每年給予50萬元技術人才引進補助;對經認定的區塊鏈企業或機構年度營業收入首次達到500萬元、2000萬元、1億元以上的,分別給予50萬元、100萬元、500萬元的獎勵,同一企業按差額補足方式最高獎勵500萬元。
在平臺獎勵方面,對省級以上認定的區塊鏈交易中心、檢測中心、數據中心、存儲中心等公共平臺且取得相關資質的,給予100萬元獎勵;對獲得國家級、省級、市級認定的區塊鏈技術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平臺的,分別給予500萬元、300萬元、100萬元獎勵。
在應用獎勵方面,鼓勵以應用需求為導向,加快本區的“區塊鏈+”應用場景的應用示范,加大財政投入,實施區塊鏈應用示范專項計劃,采用分期考核、撥付方式,每年重點支持10個區塊鏈應用場景建設;每年會挑選10個左右應用場景予以重點支持,也會拿出場景來率先運用區塊鏈技術,每個項目最高支持300萬元。
攜手“國字號”機構 打造區塊鏈數字經濟發展生態圈
此次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攜手電子標準院舉辦中國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論壇第二屆開發大會和區塊鏈產業發展圓桌會議,旨在與“國字號”老牌機構合作,助力建設完善的粵港澳大灣區區塊鏈創新生態體系,打造優良的區塊鏈數字經濟發展生態圈。
電子標準院院長趙波在會上表示,近年來,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引起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推動資本、人才等各方資源加速匯聚。下一步,各方將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總體部署,以標準為抓手,加快推進我國自主的區塊鏈開源社區分布式應用賬本建設,形成符合我國實際的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路線圖。
基于加快建設自主的區塊鏈開源社區這一理念,在當天的大會上,電子標準院協同萬向區塊鏈、深圳前海微眾銀行、海航科技集團、萬達網絡科技集團等國內從事區塊鏈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推廣的龍頭企業,共同發布了《發布分布式應用賬本開源社區白皮書1.0版》。
萬向區塊鏈有關負責人代表中國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論壇介紹了區塊鏈標準化現狀和發展趨勢,同時發布了中國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論壇的第二個標準《區塊鏈格式規范》。
今年7月,在黃埔區政府、廣州開發區管委會的指導和推動下,廣州市區塊鏈產業協會在該區宣布正式成立。這是廣州第一家、廣東省首家正式注冊成立的區塊鏈協會。該協會基于“融合、協調、共享”的原則,協同開展顛覆式創新,實現區塊鏈技術在多行業多領域的跨界融合和創新應用,推動協會企業和區塊鏈產業共同健康發展。
10月,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首批2個區塊鏈產業創新基地平臺和10個區塊鏈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包括百達豐區塊鏈總部大廈、蟻米區塊鏈眾創空間、蟻米戊星基金等,初步構建“一基地四平臺”的區塊鏈產業布局。
12月,廣東省內首個區塊鏈產業基地首期提供超3萬平方米產業發展載體重點支持區塊鏈企業培育,其中包括百達豐區塊鏈總部大廈、蟻米區塊鏈眾創空間等,這些載體強力支撐區塊鏈產業基地的建設,而入駐的區塊鏈企業將全面享受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的各項優惠政策以及完善的園區服務。同時,廣東省首只區塊鏈私募風投專項基金——蟻米戊星(區塊鏈)股權投資基金率先啟動,首期基金為2億元人民幣。基金成立2個月來,已投資超5個區塊鏈創新項目,有力帶動各類風險投資基金關注與支持區塊鏈板塊,促成“區塊鏈+”創新應用項目的落地。
集眾智 建設區塊鏈特色軟件名區
當天舉行的區塊鏈產業發展圓桌會議是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打造“產業發展圓桌會議”品牌的首場活動,也是該區以開放心態擁抱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的切實舉措,彰顯了其建設中國軟件名城示范區、打造有區塊鏈特色軟件名區的堅定決心。
會議期間,萬向區塊鏈、微眾銀行、海航科技集團等企業的參會代表一致認為,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針對區塊鏈產業發展提出的“區塊鏈10條”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吸引力,開放的應用場景是目前國內最豐富的,對加快引進國內外區塊鏈重點企業、扶持小微企業發展、推動創業創新意義重大。
在圓桌會議上,首個廣州區塊鏈白皮書發布。白皮書提出,廣州市區塊鏈產業協會立足面向粵港澳大灣區,以“區塊鏈+”打破行業壁壘、地域壁壘,以“數字經濟”引領區塊鏈創新潮流和產業發展,加快樹立廣州在粵港澳大灣區創新樞紐的核心地位。
白皮書透露,截至2017年底,廣州市區塊鏈產業協會協會會員已超過100家,其中新設立區塊鏈企業38家,同時,10多項區塊鏈應用場景項目落地啟動。
廣州市區塊鏈產業協會秘書處單位院長任豪提到,區塊鏈要發展,一定要選在具備信息技術產業基礎、金融活躍的地方,而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正好具備這樣的優勢。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是廣州老牌工業大區、科技創新強區,是承接廣州IAB計劃的主戰場,具有深厚的產業基礎。新一代信息技術已成為該區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之一,產值占全市八成。以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嵌入式軟件、通信導航軟件等為代表的軟件產業集群正在發展壯大,信息產業發展迅猛。
“可以說,該區擁有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快速孕育的發展土壤,創新產業集群強大的引力將會催生區塊鏈創新產業集群加速形成培育。”任豪說。同時,在他看來,區塊鏈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此次出臺的“區塊鏈10條”對于初創企業來說,在初創期把所有的風險都去掉了。成長型的龍頭企業和骨干企業,還可以享受該區完備的產業發展扶持政策,比如促進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總部經濟、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4個“黃金10條”政策。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致力于搶占我國區塊鏈產業發展高地,將形成一個主體多元、服務完備、機制新穎的全新區塊鏈產業生態,2018年行業產值力爭破百億元。
據會議透露的消息,明年年初,區內將開放3個“區塊鏈停車場”,共有3000多個停車位,帶來“共享經濟2.0版”。
原標題: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打造有區塊鏈特色的中國軟件名城示范區 “區塊鏈10條”政策力度全國最大 覆蓋產業發展7個方面 最高獎勵500萬元
南方日報記者 陳思勤
通訊員 黃于穗 謝海濤 徐海波
責任編輯:陳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