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對于投資人也好,還是對于創業者來講,可能這個寒冬會讓每個人更精神一些。對于整個資本寒冬的環境下,一家企業不管怎么樣去融資,現金流都必須有能夠兌現出來的能力,否則即使外面不是寒冬,你也有可能會被凍死。”
1月10日,由桔子空間主辦的2016年“桔·裂變創新大會”在上海舉行。作為“互聯網+房地產”領域的探索者,吉屋聯合創始人、CEO潘國棟出席大會,并在圓桌論壇“寒冬中的創客精神”中分享了吉屋的創業故事、發展史以及近期發展戰略。
2015年被認為正式開啟了全民創業的時代,但隨著今年下半年資本市場的動蕩,互聯網企業開始進入資本寒冬的聲音不絕于耳。但是,資本對“冬天”的態度卻不盡相同,對擁有穩定現金流的吉屋們而言,冬天或許正是 “超車”的好時機。???????????????
2015年12月,吉屋完成A+輪融資,由阿里系背景的米倉資本領投,A輪融資領投方賽富亞洲基金跟投。此番融資,距吉屋A輪億級融資完成僅幾個月之久。
不僅沒有被“寒冬”凍著,反而氣勢正旺,在體量大、重資產的房地產領域,房地產去庫存大環境下,吉屋的“天貓”模式卻還在不斷加速升級,進一步提高現金流兌現能力。
“有很多人說房子怎么能在網上買呢?這么大額,怎么支付啊?實際上,吉屋的互聯網房產交易平臺模式推出的并不是網上購買的概念,而是把整個新房的交易流程全部互聯網化。”潘國棟對吉屋的互聯網房產交易平臺模式作了介紹。
2011年成立至今,吉屋運用移動互聯網的力量,成功創新了線上客源、線下渠道以及金融資源的連接模式,被稱為房產“天貓”,致力于幫助房產代理銷售機構合作伙伴互聯網化。
2016年開年之初,吉屋在北京正式發布全新“房產網商”平臺戰略,聯合國內市場的房產代理銷售機構合作伙伴,入駐吉屋開放平臺,提升房產代理銷售行業在移動互聯時代的服務能力。
“房產網商”作為吉屋B2C 平臺發布的全新模式,升級了傳統房產的交易業態,形成一種“輕資產、重運營”的模式,能有效提升行業的經營效率。
業內觀察人士指出,在今天房地產買方市場環境下,新房代理商們的行業生存環境變得越來越艱難,轉型“房產網商”不失為一種嘗試。
“吉屋幫助新房代理公司從獲客能力、服務能力、整個組織架構三個維度去深度互聯網化。過去幾年,吉屋平臺上的銷售機構,基本上人均單月產要比傳統方式的要高得多。”
但潘國棟表示,這才剛剛開始,更多互聯網的應用或能夠提高成交效率的創新,都將在吉屋持續的發展過程中展現。
據悉,吉屋已經與滴滴出行、芝麻信用等達成了戰略合作關系,致力于延伸服務鏈條,為房產網商及購房客戶提供更便捷、更全面的服務。正是這樣不斷優化購房體驗,提高行業效率,吉屋在資本寒冬中“變得更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