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海歸小伙伴到創業村咨詢,如果他們創業可以申請哪些特別的政策。小馬村的同事特別推薦了2018年浦江人才計劃,目前正在申請中,有需要的小伙伴快點了解起來!另外,本月起,本市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證辦理全面實施“123”服務承諾,也將給外國朋友辦證帶來便利。
2018年度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申請
申報日期
資格認定:2017年11月16日至12月15日(D類:2017年12月8日前)
在線填報:2017年11月16日至12月17日
材料報送:2017年12月18日至12月19日
申報機構
資格認定 上海人才大廈2樓 32508060
A、B類:上海市科委辦事大廳8008205114(座機)、4008205114(手機)
C、D類: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外國專家與留學人員工作處 ?23110329、23110330
申報要求
(一)浦江計劃分為四種類別進行申報和資助,其中:A類(科研開發類)資助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單位為依托的自然科學和技術研究;B類(企業創新創業類)資助以企業為依托的科技創新創業;C類(社會科學類)資助人文社科領域的創新創業;D類(特殊急需類)資助其他本市緊缺急需的具有特殊專長的留學人員。
申請條件見《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管理辦法》。
(二)申請人須全職回國來滬工作或創業,每年在滬工作時間不少于9個月。
(三)截至2018 年1月1日,申請人不滿50周歲,且回國工作不超過2年或回國創業不超過4年。
(四)在本市高校、科研院所和醫療機構任職的D類申請人一般應具有博士學位。
(五)在國(境)外高校、科研機構以留學身份連續學習或進修時間以及回國工作時間以出入境記錄為準。
(六)申請團隊資助的,團隊成員應不少于3人,全部成員均應符合《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管理辦法》規定的申請條件,且須作為研究團隊被在滬單位整體引進或作為創業團隊共同創業。
(七)申請人應承諾所提交材料的真實性,并不含涉密內容;申報單位應當對申請材料的真實性進行審核。
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證辦理“123”服務承諾
自12月1日起在全市各受理網點全面實施“一次告知、二次辦結、三次上門”的辦事承諾,即:網上預審環節一次性告知清楚;現場受理環節對于符合預審要求的材料予以辦理;如經上述兩個環節仍未辦結,由工作人員上門服務。
實施“一口清”預審機制
針對“預審階段”進行流程再造,在全市20個受理網點全面實行“一次性告知、一次性預審”的工作機制。在一次預審告知后,申請單位修改并提交材料,無需再次等待預審通過,直接攜帶材料前往窗口辦理。
實行“先批后補”容缺受理
嚴格把握、合理區分申請材料的核心要件與非核心要件,針對非核心要件,實行“先批后補”容缺受理。各受理網點對于非核心要件可采取容缺受理,先行予以受理通過,并由申請單位在承諾時間內(10個工作日)將容缺的非核心要件后補至受理網點。對于容缺材料逾期未補的申請單位,將被計入不誠信名單,取消“先批后補”容缺受理的申請權利。
開辟綠色通道服務
在全市各受理網點全面開設綠色通道服務,簡化所需材料,縮短高層次人才的辦理時限。針對本市特別緊缺急需的高峰人才、入選國內各類人才引進計劃的申請人,實行即辦即取;針對本市重點領域、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所需的高端人才,落實3個工作日辦結;針對A類高端人才,落實5個工作日辦結。
打造“線上線下”服務新模式
12月起針對用人單位和申請人,加大政策宣傳和操作指導力度。一是編制“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常見問題答疑庫”并在相關政府網站和微信公眾號上發布,切實解決用人單位政策層面的困擾。二是將業務辦理的具體操作流程和辦法通過FLASH等新媒體形式進行演示,提升用人單位和個人的政策熟悉度。三是建立每月現場定期培訓制度,加大對用人單位業務培訓力度,提升單位和辦事人員的業務能力。
開設人社局“12333”電話咨詢專門通道
市人才服務中心聯動本市“12333”咨詢電話,于2017年12月1日正式開通“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電話咨詢專線,為用人單位和申請人做好政策宣傳和答疑解惑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