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牽動著無數人心的“某”事件終于在官方發表聲明后告一段落,個中詳情,眾說紛紜,但兜兜轉轉卻總也少不了這些關鍵語——“硬盤壞了”、“強制斷電了”。
??不論是在校園,還是在企業,像硬盤損壞、臨時斷電這些問題都時有發生,那么,在這類突發故障面前,運維人員究竟怎么做才能使企業的損失達到最小化?事后救急、臨時恢復真的是企業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嗎?究竟何時才能讓“硬盤壞了”不再成為取證的障礙?
??近些年來,校園安全一直都是政府、學校家長以及全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因此,如何加強校園的安全建設與防范管理,在學校范圍內建設一個先進、有效、高度集成的監控系統已成為學校管理者需重點考慮的問題。在此種監控系統下,學校監控中心可將所有監控信息實現回放、保存至本地以及視頻斷開即發送報警并記錄報警信息,方便及時發現問題。

??為了避免像本次事件一樣事后補救,便需要一個日志監控管理工具,部署在上圖的校園監控系統中,對系統日志進行集中管理,當系統發生或即將發生故障時,能夠發出告警,方便運維人員檢索日志,快速定位故障原因。
在校園監控架構中,每一個設備和系統在發生通信時,都會有對應的日志記錄,包括監控探頭、路由器、防火墻、服務器、存儲設備等,這些機器設備和系統在設計開發時,都會忠實記錄每一個事件,像“斷電”事件、“硬盤損壞”事件,形成日志。通過“日志易”這樣的專業日志管理工具,可以對散亂在各處的日志記錄進行集中采集,統一管理和備份。日志從產生到被采集處理,只有幾秒延時,在日志管理工具中有相應的監控告警規則,可以設置相關告警規則,一旦出現特定特征的日志記錄,如“斷電”,日志管理工具就可以向手機、郵箱等發出告警,讓IT人員第一時間得到信息,啟動應急預案,防止數據丟失范圍擴大,將事故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
對于告警的處置,“日志易”提供了一套完善的管理機制,例如,“日志易”系統中不同顏色代表不同等級告警,用戶可以非常直觀地看到不同優先級別的告警數量占比與處理進程。另外,為了應對告警風暴,“日志易”設有一套告警規則,根據告警屬性分類收起,保證用戶能夠直觀瀏覽到最新告警的概況,從而可以洞悉系統的故障。有了這套管理機制,可以將事故處理責任明確落實到個人,防止出現漏接、忽略等情況,并可作為考核依據。

??作為一個專業的日志管理工具,“日志易”具備日志檢索功能,收到告警后,IT人員可以通過檢索功能,快速定位到故障設備的ID(唯一標識),通知對應的維護人員快速修復故障設備。如果再配合周密的應急預案,如設備冗余備份、系統重啟腳本等,就能快速處置事故,幾分鐘內恢復系統正常工作。
此外,通過對機器學習技術的應用,“日志易”已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事故預警,即通過大量的歷史數據積累和學習,提取出事故發生的規律,在事故發生前,提醒IT人員關注,這項技術的成熟及應用,可確保監控系統數據零丟失,避免事后補救。
正是由于缺少這種實時的日志監控手段,本次事件中的“硬盤壞了”才影響取證,引發公眾疑慮。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數據的安全性越來越重要,由此,對大數據日志的有效管理與分析也就勢在必行,通過“日志易”構建完善的日志分析平臺,讓“硬盤壞了”再也不要成為此類安全事件的取證障礙。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