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幾乎是最不知名的省會城市,除了在霧霾季(差不多就是一年四季了)經常勇奪第一之外,河北省外的人對這座城市了解甚少,哪怕是在政府規劃里早已一體化的京津創業者。
我到石家莊,認識了3個人,讓我能一窺石家莊的創業圈,雖然并不完全,但仍然能感覺到一種封閉。
這種封閉并不是所謂的小圈子、不進取所能形容的,這是一種被大都市所傾軋的二線市民的感覺。
北京就像一個巨大的黑洞,帶走了這里全部的投資人、創業者,甚至所有試錯可能。
但雙創還是要搞的,這是政府意識。
我要說的第一個人名叫李廣,是久居石家莊的一位創業者,生于斯長于斯。
他在石家莊經營著一家叫“車巢”的創業公司,具體業務是做私家車車貼廣告。他人很踏實,經營也有兩年,手里積累了石家莊兩萬多私家車車主資源,說句江湖話:在石家莊汽車圈里是位人物。
他的廣告客戶也不少,多是石家莊的住宅、河北省的地方酒、地方飲品,年營業額也接近100萬。
?我和他認識已久,去石家莊也是由他牽線。
其實他現在面臨著一個大難題,李廣本有意把業務做大,于是開發了私家車LED屏。出租車的LED后窗廣告想必大家都見過,他要做私家車的。

為此,他還拉團隊開發了輕薄可粘貼的LED屏,業務也不愁,唯一愁的是生產LED屏的成本,一塊屏200塊,這個錢省都沒法省。
于是他去找風投了。
有意向的是當地一家房地產公司,聽他說背景深厚,他在和老板面談的時候,人家電話里幾千萬已經花出去了。
當然第一次接觸很融洽,500萬占20%股份。我知道這個股本結構的時候也著實為李廣高興,還發了朋友圈,贊嘆地方產業資本會玩,有見地。
沒想到這一過去發現情況陡然生變,房地產老板出資減少到100萬,占股提高到30%。李廣跟我說的時候,我說:嗯,這個感覺才對。

我們去的第一家眾創空間叫中燦雙創產業園,李廣的團隊即將在兩天后入駐這家空間。就在河北醫科大學旁邊,我記得很清楚,2014年這里還是火鍋店和KTV。
所以,中燦雙創產業園的裝飾是我見過最金碧輝煌的——要在燈光昏暗的時候。
但不管怎樣,這家眾創空間的年輕人是我所喜歡的。一位叫“大白”的年輕人和我們坐在皮沙發上聊天,他頭腦清楚,對石家莊的創業環境也很了解,處處和我不謀而合。
尤其是,我們聊到了石家莊現在創業最常見的產品:餐飲O2O、社區O2O、汽車后市場O2O……
大白說:“石家莊根本沒有創業氛圍,做眾創空間最重要的是把氛圍做起來,我們都有創業咖啡、都有路演中心,但沒有創業者一切都沒意義。”
對,這就是石家莊的現狀。
為此,大白希望聯合石家莊多家眾創空間,一起把石家莊的創業活動做起來。但很遺憾,其他眾創空間并沒有人理他。
這種情況我很快就遇見了。
我去的第二家眾創空間叫天使筑夢,負責運營事務的是一位生于1987年的年輕人。
我問他如果要聯合石家莊的眾創空間,該怎么做?
他的回答斬釘截鐵:你把這件事情交給我,你可以定數,你說要多少家,我就找多少家,但我要變現。
他教導我說:如果說是剛開始創業,啃骨頭,好,那兄弟們一起啃;如果說拿到天使了、拿到A輪了,洗出一點來吧,老婆孩子還要養呢。
我竟然無言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