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賽龍突死事件,仍在發酵。第一財經獨家獲悉,江西共青城不日將舉行記者招行會,公開共青賽龍事件的全過程。
第一財經從官方渠道了解到,共青城前副市長詹政正在緊急返回江西共青城的途中,而共青城和九江市方面正在抓緊準備資料并等待人馬到齊,以應對即將召開的發布會。事件的政府應對和發布會事宜將歸口九江市委宣傳部統一協調,但發布會具體召開時間待定。
在有媒體之前對共青賽龍突死事件的報道中,重組子公司共青賽龍,還是重組母公司深圳賽龍,語焉不詳。
第一財經記者從共青城賽龍內部人士以及參與共青賽龍部分重組過程的官員兩方面了解的情況表明,身背重債的共青賽龍在本質上其實并不獨立,共青賽龍的重組必然涉及母公司深圳賽龍;而幾次重組無疾而終,與公司的治理不無關系。
共青賽龍的非獨立性為這次危機埋下了伏筆:“共青賽龍其實只是一個生產基地,銷售和經營全部通過深圳母公司來進行的,資金和賬務走向,全部都在公司總部,”第一財經采訪到的共青賽龍內部分管經營的人士表示。
而第一財經通過天眼查查詢發現,深圳賽龍的法定代表人,已經于2014年9月由代小權更改為王和忠。“王和忠是代小權的妹夫,”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據了解,代小權卸下深圳賽龍的法人代表,與深圳賽龍方面頻繁的債務糾紛和訴訟有關,“可能還是為了規避一些風險。”
10月31日,共青城官方發布信息稱,賽龍公司青賽龍自2010年至2013年四年累計虧損3.07億元。嚴重資不抵債,資產負債率超200%,僅其在江西省內負債即達7.36億元。這表明,共青賽龍在江西的總資產只有3個多億。
第一財經采訪的一位參與賽龍部分重組過程的官員表示,大多數銀行借款協議都有深圳賽龍作為共同還款人或連帶責任人。
但第一財經記者通過天眼查查詢的法院判決信息顯示,仍有一部分銀行借款深圳賽龍不負有連帶賠償責任。
比如,2017年7月一則農行共青支行與共青賽龍的借款訴訟判決顯示,共青賽龍所欠前者4461萬元借款和利息,只有1946萬元由深圳賽龍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華榮律師事務所律師許峰表示,子公司擁有獨立的法人人格,母公司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子公司的負債承擔責任。共青賽龍財務上不獨立,表明整個集團公司的治理存在暇疵。
10月31日,共青城發布官方信息:共青賽龍存在會計信息不真實,存在資金被關聯公司通過其他應收款、預付帳款、應收帳款等科目占用或抽走資金的情況。
資產在深圳,而負債在共青,對于共青市政府和江西省內的債權人來說,盡管法理上深圳賽龍逃脫不了連帶清償責任,但對于重組來說,只能從整個集團層面進行重組,才能解決江西的問題,而這,對于共青市政府,多少有些鞭長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