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召開的財新峰會上,提出“風口上的豬”理論的雷軍再次預言未來風口的三個方向:農村互聯網、企業級市場、智能硬件。
雷軍認為,農村互聯網有兩個機會:一個是城市農產品的消費怎么幫助農民生產,另一個是農民自身的消費,“今天中國農村和城市差10年到20年,未來就看各種服務如何填平這一鴻溝。”
雷軍說,農村缺了兩代,一是缺了早期的IT,二是互聯網,但移動互聯網把前面兩個時代跳過去。從這個角度看,農村什么事情都可以做,每一個角度、每一個維度都可以看。“我認為這十年之內,會產生一大批百億美金市值的農村互聯網公司。”
據悉,目前農村互聯網是小米未來十年最核心的投資領域,“目前大概投了十來家,我們的目標是至少投100家。”
雷軍對于企業級市場的看好不是一天兩天。早在2009年,雷軍曾400萬元入股某企業級服務創業公司,當時雷軍是這么說的“企業級服務是趨勢,我2007年就關注了,但那時智能終端沒起來,這個活至少需要四五年。”
現在雷軍的觀點基本沒變,認為中國企業應用市場還處于萌發階段。
“中國企業應用市場的規模還非常小,本質是IT化在中國社會的普及度還是不夠。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的提升,IT化在中國會進入新階段。現在會看到一個雜貨店的老板也在用智能手機,云服務+手機會很快滲透到企業管理層面,未來十年,中國企業應用的春天才剛剛開始,我極其看好中小企業的管理應用,SaaS(軟件服務化)和云服務。”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勞動成本的提高,連小飯館也開始用軟件進行管理。因此在這方面創業者還有很大的機會。
雷軍認為智能硬件和物聯網是未來5-10年的主力方向,目前還處在物聯網的初級階段,真正達到智能的硬件比例還很低。
因此,小米投資了包括可穿戴設備到智能醫療在內的各種智能硬件。雷軍認為,自從谷歌收購Nest掀起了智能硬件熱潮至今,已經取得瘋狂成長。“我認為,智能硬件和IOT(物聯網)會是未來5-10年非常主力的方向,這一點跟過去談IOT不一樣。過去的IOT由PC控制,現在的IOT都是由手機控制,這樣才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美好。IOT第一個階段還沒有走完,現在真正的智能硬件應用量比例還很低,還有無限的空間和可能性。智能硬件應該是今天市場上最重要的熱點。”
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轉載稿件,略有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