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所迫,變中求存
中國經商有兩千年歷史,而短短的20余年中國創投史,卻讓中國的商業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隨著中國產業結構的調整、經濟轉型升級與資本市場的崛起,在以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新材料、共享經濟等新技術和新的商業模式的不斷沖擊下,商業環境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傳統企業家無不“被迫”轉型,有的向新的商業模式靠攏,有的向新的技術領域進軍,更多的走向了金融資本與產業的融合之路。在當今的創投黃金時代,企業家如果還不懂創投、不懂資本,必然無法跟上時代的浪潮。

多重焦慮,煎熬著的企業家們
中國大部分的創業者、企業家在要么在忙著尋找產業方向,要么忙著轉型升級,大家都想順勢而為,做“投資人眼中的哪個她”,然而這條披荊斬棘之路卻是困難重重。面對轉型升級的時代要求,經營了大半生公司的企業家們為何總是焦慮不斷,夜不能寐?
第一個焦慮,是認知的焦慮。一般的人,要么只懂得經營企業,要么只懂得投資。這個時代新技術、新商業模式、新知識更迭迅猛,即使是勤奮好學的企業家,也未必能夠成功地將過往經驗運用到新領域中去,而重新學習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就是典型的學習焦慮癥。
企業家在繁忙中,學習碎片化知識,而碎片化知識往往繁而雜亂,很多人學不懂,學不透。企業家感慨吸收知識的速度遠不及知識更新的速度。更重要的是,書本知識和實際操作差別甚遠,如果在學習中沒有結合實戰,單憑花高價去聽一堂課,花時間去讀幾本書,無疑是紙上談兵,想真正會創投,用創投可謂是癡人說夢話。
第二個焦慮,是產業的焦慮。在當今的商業環境下,如果不轉型,企業只會在煎熬中慢慢死去。曾經是中國一代鞋王的百麗,一步步發展到上市,卻在電商崛起的時機,因為對渠道變革和消費升級反應遲緩,定價中高端但產品力和品牌力又不夠強有力等種種因素,最終只能黯然退市。企業的轉型升級,其實是新一代思想的更新,很多企業家獲得了一定的資本和成功,卻在革新時期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創業投資投的就是未來,相信沒有人比投資人更關注新技術、新商業模式的市場化以及新的產業發展趨勢,我們希望企業家能夠借助創業投資的智慧,去讀懂“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節能環保、醫療大健康“等新興產業,找到未來產業的發展方向,順勢而為,學會用創投人的眼光,做未來的生意。?
第三個焦慮,是財富增值的焦慮。近年來,經濟下行與通縮、財稅體制改革等一系列復雜的經濟政治環境,使得企業家在尋求財富增值的道路上,更容易掉進財富縮水的陷阱。對家族企業來講,最大的夢想無疑是基業長青。通過打拼擁有一定資產的企業家,想要讓資產傳承下去,不僅需要提升資產的保護能力,還需要合理的資產配置。股權投資是一個不錯的資產配置,但是也是專業化的投資,不能盲目去投,須要系統化的學習。
第四個焦慮,是風險的焦慮。“人無股權不富”,有很多企業家在媒體的宣傳下知道要進行股權投資的配置,但是股權投資并不是有錢就能玩的。由于不懂股權投資的原理,或無法把握投資趨勢,或接觸不到創投領域靠譜的圈子和人脈,沒有學習的對象(專業創投人),為了高收益的投資回報,有些企業家會抱著投機心理和足夠厚的資本去“搏一搏”,這都是非常危險的。而更多企業家,面對投資風險的焦慮,在遲疑觀望中,無奈地看著辛苦攢下的資產趕不上通脹,一步步縮水貶值。

不突破改變,只能被時代淘汰
面對這個巨變的時代,企業家何去何從?中國有成千上萬個實力雄厚的企業家,他們是這個時代支撐起中國發展的中流砥柱,也是這個時代迫切需要“升級”的一支龐大隊伍。自我革命,是考驗企業家自己是否能順應時代發展趨勢的關鍵和內在動力。企業家與投資家的融合,不僅是身份的雙重結合,更是提升觀念打破舊有思維。不自我革新,不重新學習,“轉型升級”談何容易?
捕捉企業家的未來式,行動刻不容緩
1、捕捉三大“新銳”特質
我們所熟知的比爾蓋茨,他的成功其實并不單單只靠微軟。2017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比爾·蓋茨以900億美元的身價蟬聯第一,這是他自1995年以來第18次奪魁。微軟上市那年,比爾蓋茨99%的財富是其持有的價值3億元微軟股票,1993年開始,他聘請邁克爾·拉爾森打理財產。此后,他成立了瀑布投資,拉爾森穩定減持微軟股票,而瀑布投資讓他的財產從410億翻倍到860億。蓋茨通過設立專業化、系統化的投資公司,用創投實現產投結合,實現對于產業鏈的整合和新產業的布局,真正意義上打造了自己的產業資本王國。

在中國,像比爾蓋茨一樣用創投打造自己的產業資本王國的人不在少數——聯想集團的柳傳志不僅僅是一位企業家,更是一位投資家。他創辦的弘毅資本和君聯資本是風險投資界的明星級投資機構。雷軍,是金山軟件和小米科技的締造者,同時也是中國最早的天使投資人之一。還有打造了如家和攜程網兩家上市公司的沈南鵬、洪泰基金聯合創始人俞敏洪、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等。他們從企業家到投資家,擁有了企業家和投資家的雙重身份——產業投資家。產業投資家儼然是全球商業界最值得關注的成功的新型商業人物,而他們已經捕捉到了三大”新銳“特質——
(1)新視野:未來產業發展趨勢剖析
未來產業發展趨勢,看得懂才能快人一步。產業投資家懂得專業投資人的眼光,看時代的發展機遇,剖析未來的創富機會。
(2)新技術:解讀最新行業技術、最新商業模式
產融結合的新領域新方向固然很美,但不懂其中的門道,風險是巨大的。產業投資家知曉如何打破行業壁壘,掃除盲區雷區,真正掌握新技術,可以在新賽道上做到懂戰略,能落地。
(3)新思維:懂得用資本助力企業發展
從企業家向投資人轉型,也是思維模式的轉型。產業投資家懂得盤活資本,引導資本再次回流和扶持實業,讓資本成為企業再次騰飛的加速器。

2、重塑產業投資思維
實業經營本質上就是產業投資,過去的幾十年里,只要你能夠吃苦耐勞,扎扎實實經營企業,你就能在經濟的發展紅利中分得一杯羹,獲得財富積累。然而在當今迅猛發展的新經濟下,傳統經營模式下的開店辦廠,敢拼肯干,早已沒有競爭優勢,企業家必須打破舊思維,把實業經營上升到產業投資的思維高度,用創投的眼光去發展壯大企業。企業家的未來式是成為產業投資家,用創投人的思維去做未來的生意。
(1)借投資整合當前,用投資布局未來
產業投資對企業家而言,就是用投資去整合過去的資本與經營,用投資去布局未來的發展方向。站在全新的賽道上,以更高的視野,學習資本運作的新知識,實現資源的整合,布局未來。
(2)懂得投資更懂經營
產業投資的方式更有效地促進了投資人和企業家的合作關系,形成協同合作效應。投資人更關注企業的規范經營和長遠利益,幫助企業真正利用資本的力量做大做強,使企業的長足發展得到保證,相對于管理薄弱的企業更是有著“扶上馬,送一程”的作用。
(3)合理配置資產,實現財富增值
產業投資的另一個意義是讓財富重新分配,讓資本在市場上得到有效運作,最終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產業投資,是企業家都需要好好補一補的一門技能。通過系統化的學習,企業家們才能掌握風險投資、產業融資、資產配置以及家族財富管理等方面的知識,才能科學利用資本杠桿的力量,當一個健康理性的新時代產業投資家。
蛻變成產業投資家,是時代的要求;
與其將成本花在試錯上,不如花在學習和成長上!
半年2期,每期3天2夜的“清科創智·前海創投班”,向企業家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向頂尖創投機構、實戰投資人“拜師學藝”的機會。由深圳前海創投孵化器聯合設立的清科創智商學院主辦【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企業經營管理骨干人才培訓項目(創投方向)】,由深圳前海創投孵化器承辦清科創智.前海創投班,面向全國招募學員,考核通過者將獲得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結業證,列入工信部人才信息庫,獲得著名投資人署名證書。支持單位更匯聚了深圳市創業投資同業公會、深創投、鯤鵬基金、粵民投、中小擔集團、東方富海、松禾資本、勤智資本等國內一線創投機構,本項目意在幫助實業企業家實現產業與金融的融合,培養有實業基礎的投資家,這正符合當前企業家最迫切和最實際的需求——成為新銳產業投資家。
這個時代,需要你做好準備,用創投人的眼光經營企業,布局未來!
你就是下一個新銳產業投資家,我們期待你的加入!
x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
2022-11-04 前海創投孵化器發布了 《2022深海論壇系列活動:粵港澳大灣區海洋合作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的文章
2022-11-04 前海創投孵化器發布了 《2022深海論壇系列活動:海洋經濟與碳中和融合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的文章
2022-11-04 前海創投孵化器發布了 《2022深海論壇系列活動:海洋生物醫藥創新合作和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的文章
2022-11-04 前海創投孵化器發布了 《專家學者齊聚2022深海科技創新發展論壇系列活動 共促深圳海洋產業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