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主要聚焦三類中高端客戶:一類是想換第二輛好點的車的80后;一類是本來起點就高的90后;還有一類是需要買一輛和自身身份符合的車的中年人,而這幾個需求和平行進口車的優勢是非常契合的。”
作為這番話的腳注,在剛剛過去不久的8月10日,買好車搞了一次寶馬促銷活動,在不到5個小時內創下102臺寶馬,成交金額3000萬的國內汽車電商成交記錄。
如此亮眼的成績,無疑給經歷了幾年不慍不火的國內汽車電商市場打了一針強心針,同時也吸引了不少業內人士對平行進口車這個汽車電商細分品類的關注。
汽車電商的概念在中國流行了好幾年,是因為大家都看到了其中的巨大市場。按中汽協發布的數據,2014年國內汽車銷售量達到2300多萬輛,結合周邊產業的話,是一個5-10萬億的市場。也就是說,如果能把其中10%-20%搬到線上,就會造就一個新的萬億級別的市場。
誘人的藍海,吸引了傳統汽車媒體、創業者以及資本的流入。幾年時間內,諸如汽車之家、愛卡汽車、買好車、人人車這樣的汽車電商平臺紛紛出現,京東、天貓也涉足其中。如果再看看投資人,不乏BAT的身影。
但一個顯著的問題是:熱鬧了這幾年,汽車電商的交易量相比線下而然仍屬“毛毛雨”。曾經汽車電商曾經讓4S店老板睡不著覺,生怕“被顛覆”,如今看好像格局也未發生大的變化。
汽車電商之所以難做,很多人都在分析其中的原因。幾個被普遍認可的理由是:
在價格上,目前的汽車電商和線下4S店等銷售去到相比無明顯優勢;
汽車電商很難具有真正超越4S店的優勢,也很難做到全流程的在線化;
目前大部分汽車電商和傳統經銷商屬于競爭合作關系,如何協調好利益問題是個大難點。
汽車電商經歷了流量經營到交易經營的階段,在如何完善優化全流程交易方面,事實上各家都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買好車的做法就是和中德、典典養車這樣的專業汽車售后服務商合作,并且在售前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優化。而人人車則另辟蹊徑,采用了C2C的模式,依靠“減少中間商”的利益點從另一個角度解決問題。
但總的而言,各家都在想辦法,沒有本質上的優劣之別。換句話來說,只要能拿到投資,解決了錢的問題,這些“能夠想到的問題”事實上都可以得到解決。做到最后,服務上會呈現同質化的趨勢。
那么除了模式之外,什么因素決定了不同的汽車電商之間的差別?又是什么決定了誰能在這個新興市場中得到更大的機會?
回歸到商業的本質,這個問題其實相當簡單:都是買車,在其他服務都差不多的情況下,誰家便宜就買誰家的;誰家提供的選擇/數量多誰家就更可能做大。
換算過來,就取決于汽車電商自身的資源整合能力和聚焦的品類了。特別是對“后來者”而言,如何在如此激烈的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最后拼的還是這些硬實力。
目前來看,平行車電商就是這樣一個前途無量的細分市場。
平行進口車,一般指未經品牌廠商授權,自海外進口而在國內銷售的進口車,與之對應的則是獲得授權的“中規車”。
在過去,這種汽車的買賣并未得到國家法律的認可,因此一直未獲主流汽車電商或投資者的關注。事情的轉機出現在今年1月份,其時上海自貿區開啟了平行進口車試點,讓平行進口車買賣成為了合法的生意。
和中規車相比,平行進口車最大的優勢在于價格(普遍要便宜5%-15%,因為基數大,因此優惠的絕對金額非常可觀),這也意味著這是一個非常令人興奮的新市場。事實也是如此,很短時間內國內便迅速出現了買好車、海淘車和51進口車多家平行進口車平臺。
但市場雖好,其中的坑也不少。車源、價格、物流、平臺服務、售后服務,任何一個搞不好都會在未來葬送企業的前途。要想做的好,對操盤團隊的要求非常高。總體而言,團隊里既要有懂電商的人,又要有懂汽車的人,執行力是必需的,同時還要很有錢。
都說玩汽車電商門檻很高,平行進口車電商的門檻則更高。
從結果看也是很明顯的,目前國內幾家平行進口車電商,買好車無論是綜合實力、影響力還是成交量都已經居行業首位,這和其團隊構成息息相關:買好車的核心團隊幾乎全部來自阿里巴巴創始團隊,主要負責平臺、運營和營銷。而不管是供應鏈端還是售后服務端,要么是吸引來自傳統汽車行業的頂尖專家,要么便是和國內頂尖的外包服務團隊合作。而億元規模的融資,則為其發展提供了最為充足的子彈。平行進口車試點開啟是在2015年1月7日,而買好車公司成立正好也是在這天。其團隊的眼光和執行力由此可見一斑。
以進口平行車作為切入點進入汽車電商,好處也是非常明顯的:首先是避開了主流的戰場,相當于自己創造了一個新興市場,能夠迅速獲得領導地位;其次是這個市場的客單價更高,毛利更高,能夠為本來就重資本運作的企業帶來大量現金流,更有利于健康發展。
這是一場很難通關的游戲,但一旦通過了,你很可能會發現前面沒有人,后面也沒有人。當汽車之家和愛卡汽車在主流市場拼殺的時候,買好車已經在另一個領域一騎絕塵。
一個更有想象力的點在于:當完成在主流消費群體中的品牌認知之后,切入中規車或許難度會大減。畢竟平臺、團隊、鏈條大部分都可以共用。可以想象的是,未來幾年中國的汽車電商市場會因此而更加精彩。
2015年以來,國內的汽車市場持續低迷: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最新數據,7月份“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已經上升至53.4%,并且已經連續10個月位于警戒線以上。
傳統汽車市場的低迷,一方面是整體經濟的不景氣,另一方面,我看到的是一個時代正在被另一個時代取代。或許,一個真正的汽車電商時代正在到來,而平行進口車無疑是其中一個巨大的機會點。
本文作者大南,公眾號:zhuguankej,經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