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全國孵化器創新發展論壇在大連國際會議中心成功舉行,本次論壇以“搶抓變革機遇,探索孵化躍升”為主題,邀請到眾多國內科技創新領域知名專家和孵化行業領軍人物齊聚一堂,共同探究如何構筑新時代創業孵化體系。

本場活動由工信部火炬中心、中國技術創業協會指導,海創周組委會主辦,中國技術創業協會孵化器社團聯席會、大連高新區創新創業創投服務中心、大連高新區創新創業服務有限公司承辦,并得到了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中國技術市場協會的大力支持。論壇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孵化行業協會、孵化器代表、投融資機構以及大連本地機構共計260余人參會。
工信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李有平、遼寧省科技廳副廳長許愛東、大連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大民、大連理工大學專精特新研究院院長張志宏、工信部火炬中心孵化體系建設處處長王德花、中國技術創業協會秘書長安道昌、中國技術創業協會副秘書長張峰海、中國技術創業協會副秘書長隋志強、原科技部火炬中心孵化器處處長陳晴出席本次論壇,大連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杜巖主持論壇活動。
工信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李有平在致辭中表示,工信部火炬中心將按照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的總體部署,大力引導支持孵化器高質量發展。著力引導孵化器新更高能級發展,推動標桿孵化器,高質量孵化器,卓越孵化器建設;探索多種模式孵化,支持超前孵化,垂直孵化,產業孵化等先進孵化機制和模式;著力強調孵化器市場化、專業化能力,引導孵化器做精、做專、做實、做強;提升孵化器國際化水平,鼓勵國內優質孵化企業孵化器走出去;構建多元融合的創業生態,引導大企業、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積極參與孵化器建設發展,全方位、全鏈條賦能創業企業。
遼寧省科技廳副廳長許愛東在致辭中提到,下一步,面對發展新形勢、新要求,遼寧省科技廳將推動科技企業孵化器體制機制創新和多元化的發展,在服務科技企業,促進成果轉化等方面聚力攻堅,加快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持續實施科技專員進企業活動,推動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向企業開放共享,推進落實遼寧省即將出臺的關于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的若干措施,搭建全省科技創新成果展示與轉化服務平臺,構建總平臺+區域+重點單位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
大連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大民在致辭中指出,海創周帶動了大批海歸項目落地大連,為城市發展注入了新動能,這些項目大多來自于各個孵化器,項目能夠取得高速發展,離不開孵化器的精心培育與專業輔導。希望各位企業家和廣大創業者把握機遇,依托科技企業孵化載體,不斷提升自身的科技創新水平,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充分發揮科技企業孵化器在科技創新中的增量器作用,加大源頭性技術儲備,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競爭力和持久動力。

論壇上,工信部火炬中心孵化體系建設處處長王德花發布火炬中心孵化器處相關報告,分享了國家在孵化體系建設方面的最新規范和政策,以及如何通過這些政策來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為行業下一步發展提供了詳實的信息和指引。

大連高新區科技創新局局長吳健作高新區科技創新發展環境介紹,全面彰顯區域創新活力,吸引更多優秀企業和人才向高新區加速匯聚,為高新區“又高又新”高質量發展培育新動能,塑造新優勢。
主題演講

在主題演講環節,復旦大學中國風險投資研究中心主任張陸洋以“資本市場變革助力創新驅動發展”進行演講。當前,資本市場創新呈現出三大趨勢——資本市場國際化、資本市場多層次一體化、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化。相較于傳統金融,金融服務科技創新創業,創造新質生產力創造出新的金融技術、新的金融工具、新的金融模態、新的金融市場機制等,構成了“新金融”時代。他表示,要基于科技-產業-經濟發展關系角度去分析新質生產力,著力關注工業數字化作為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關鍵因素的重要作用。此外,技術鏈、產業鏈、市場鏈、服務鏈之間貫通的最后是要靠金融鏈來進行配置,并打破行政壁壘,特別是市場壁壘,通過好的商業策略和戰略來完成這個過程。

藍馳創投合伙人曹巍以“新時代,新產業,新創投”為題,分享了新產業投資領域的策略和經驗。他提到,長期的“復利效應”對早期基金來講是最重要的,如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進口采購國和需求國,千行百業都有巨大的機器人缺口,以此來判斷賽道的長期“復利效應”。其次,除了需求側之外要有穩定的外匯政策環境,不管是國家兩個五年規劃還是“機器人+的應用方案”,都是一個宏觀的長期指引,給了資方明確信息。此外,在人才供給和資本生態方面,要有大量的和行業相關的人才供給,和非常活躍的資本生態、基金生態。最后是產業集群,機器人最終需要和產業互動共融,所以在產業集群和整個鏈條中的上下游配合上,都將呈現巨大價值。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6所總師、首席專家孫磊帶來了“科技成果轉化破局之道”主題演講,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科技成果轉化,從研究開發到產業化,從早期投入到最終獲利營收,造血過程都較長,創新鏈和產業鏈相望難相見,對于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他給出了三點思考:一是搭建一個關于產業創新的漏斗和喇叭模型,進行篩選;二是按照傳統的正向轉化,再加上反向孵化做融合;第三則是給孵化器升級做建議,包括專業的軟服務加上硬科技,再加上科創金融,去做融合。正向轉化更多基于整個國家的基礎投入等大課題及項目創新,而市場則有可能出現反向孵化,即對應一個具體的目標開展創新,加地方產業創新環境支撐,最后形成供需精準匹配和對接。
孵化模式案例分享
在孵化模式案例分享環節,璞躍中國(Plug and Play)管理合伙人、常務副總裁趙晨,上海莘澤智星港管理合伙人金楊晟,通力科幻元宇宙孵化器副總裁姬鵬飛先后分享了孵化模式和成功案例。

璞躍中國(Plug and Play)管理合伙人、常務副總裁趙晨,在分享中表示, 璞躍做了企業開放式創新的一些架構和梳理,并總結為五大能力、兩大模式和六大解決方案。在此過程中,嘗試全鏈式打造大企業,不光為企業建設創新的文化,搭建組織架構和基石,更重要引進前沿的,國內以及海外的優秀科學家、優秀科技創業企業進入到大企業合作生態里面來,端到端地解決問題。

上海莘澤智星港管理合伙人金楊晟,現場分享了莘澤智星港的發展經驗、目標及探索。他表示,早期投入且成功的孵化項目,為新的項目開展系列服務,形成一個產投服聯動的過程是比較重要的。當前目標是基金加概念驗證加共享中心的一個轉化的過程。他認為,每個企業都有自己擅長的一段,跟下游的企業做好承接,使得整個項目不斷下去,對整個產業就是最大的發展。

通力科幻元宇宙孵化器副總裁姬鵬飛在經驗分享中表示,通力科幻元宇宙在理清楚數字經濟或前沿技術的過程中,把不斷涌現的創新點的價值進行放大,更新認知。打造的不僅是一個擁有前沿技術交叉融合的驗證平臺,同時也在致力于把孵化器變成像紐約“硅巷”帶有創新風格的街區或社區。并通過兩個原創技術平臺+三個產業技術平臺+三個千億產業平臺,形成強大的源源不斷的創新力。
圓桌對話

在圓桌對話環節,北航國家大學科技園副董事長李軍擔任主持,北京創業孵育協會理事長顏振軍、江蘇省產研院新材料產業科技服務中心主任周棟梁、斯泰恩拜斯技術管理中國總部總裁馬娟、雙創街控股董事長苗英偉、中創孵化器董事長金波洋、聯合創星董事長滕健圍繞“科創引領,啟航未來”主題,深入探討、分享交流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孵化以及孵化器如何更好地服務于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