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10年,我國消費金融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跨越式發展。隨著我國消費金融市場的不斷壯大,消費金融的前景也被不少人看好,在消費金融高速發展的同時,傳統的風控體系已經不能支撐龐大的用戶群和多種消費場景間的合作與對接,風控技術開始成為消費金融公司競爭的關鍵。
消費金融市場有多大?
據《2017年消費金融行業報告》預測,2017年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整體交易規??稍鲋?933.3億元,到2020年交易規模將達到10萬億元。巨大的市場前景,已經引起千帆起航,百舸爭流,新一輪的搶灘已經開始。
消費金融行業吸引各路資本競相投資,目前主要包括三大類,一是以商業銀行為代表的傳統消費金融,基礎資產包括消費性貸款和信用卡貸款;二是銀監會批準設立的消費金融公司;三是基于電商和互聯網金融平臺的新興消費金融機構,以螞蟻金服和京東金融為代表。到目前為止,國內有20余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160多家專業分期公司以及2500多家其他消費金融服務機構。
得風控者得未來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消費金融市場規模的迅速擴張,套利、欺詐、共債、獲客等一系列風險也開始暴露出來,如現金貸、校園貸存在的過度消費、過度授信等問題,給行業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部分客戶對消費金融理解不深,風險意識不強,容易出現“借新還舊”“拆東補西”的現象。
消費金融業務的特點是小額分散、數據量大、用戶體驗要求高,這對風險管理有著極高的要求。因此,在緊緊抓住消費金融發展機遇、積極進行業務創新的同時,也有必要加強風險防控,營造促進我國消費金融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環境。
消費金融如何把控風險?
首先,要加大對大數據的開發和應用,充分挖掘客戶信息、產品交易、信貸行為、合作方和第三方征信平臺等不同領域的風險數據,對客戶進行綜合評價和推斷,全面評定客戶的授信額度。通過分析客戶行為的一致性、終端設備、IP地址等信息,預測客戶申請和交易中的欺詐可能性,分析客戶的共性特征,最大限度規避集團性、規模性的欺詐行為。
其次,要進一步完善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要逐步完善社會征信體系加快建立消費者個人信息數據庫。加大信息共享機制,減少信息使用成本,打破“信息孤島”現象。
最后,要重視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一方面,消費金融機構要向消費者披露相關的風險;另一方面,監管部門、消費金融機構要引導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營造理性消費文化。
為更好的適應市場的發展,保障平臺和用戶的安全,博盛金融建立健全的風險管控體系,打造核心風控團隊,嚴選合作機構,雙重風控審查,更加有力地保障投資者資金安全和投資回報,也為平臺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