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杭大運河和長江的交匯處,有一個美得讓人吃醋的地方。
這里不僅有山有水有故事,還有文化底蘊,更有經濟活力。它就是江蘇“十三太保”之一的鎮江市。
鎮江既是山水花園名城,也是各路人才創新創業的福地。
作為長三角地區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鎮江擁有高端裝備制造、生命健康、數字經濟和新材料四大產業集群。其中,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兩大產業集群規模分別超千億元。
隨著數字經濟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鎮江市的潤州區立下flag,要在“南大門”官塘創新片社區打造數字經濟引領區。
?1?
千年名城,蘇南重鎮
鎮江地處揚子江南岸,京杭大運河之濱,風光秀麗、物產豐饒。
它是名副其實的山水之城,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稱。文人墨客筆下的北固山,傳說中的白娘子“水漫金山”都源自這里。
鎮江自古是人文薈萃之地。
它擁有三千年的時光記憶,是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被稱為“吳頭楚尾”。
《抱樸子》《肘后備急方》《世說新語》《夢溪筆談》《文心雕龍》《昭明文選》《鐵云藏龜》等科學、文學巨著均成書于此。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等名篇佳句廣為傳誦,西津渡古街、三國鐵甕城、南朝陵墓石刻、夢溪園舊址、焦山碑林等讓人“一眼望千年”。
香醋擺不壞、肴肉不當菜、面鍋里面煮鍋蓋,“鎮江三怪”聲名遠播。尤其是香醋飄香四溢,被成為“中國醋都”。
除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鎮江的經濟實力也不容小覷。這得益于其優越的地理位置、營商環境。
鎮江位于寧鎮揚一體化的核心圈層,是長江經濟帶上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長三角地區重要的交通中樞城市。
鎮江地處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構成國內最大的“十字黃金水道”。周邊有6個機場,境內七條鐵路、六條高速公路穿越,四通八達。
從鎮江到南京坐高鐵只需要18分鐘,到常州只需要17分鐘,到無錫29分鐘,到蘇州34分鐘,到上海也就一個多小時。
作為長三角地區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鎮江逐步發展成為蘇南經濟重鎮。
2020年以來,鎮江市提出實施產業強市“一號戰略”,圍繞高端裝備制造、生命健康、數字經濟、新材料四大產業集群,重點打造新型電力(新能源)裝備、汽車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海工裝備、智能農機裝備、高性能材料、醫療器械和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八條重點產業鏈。
2022年,鎮江GDP達到5017億元,經濟總量位列全省第十。然而,人均GDP15.59萬元,高居全省第五位。放眼全國,鎮江的GDP也是跑贏很多省會城市。
2
阿里、網易,都來了
數字經濟是一個“風口”,也是產業強市的“關鍵變量”。
在鎮江重點打造的“四群八鏈”中,數字經濟產業集群作為四大產業集群之一,占據著重要地位。
潤州區是鎮江市的主城區和行政中心所在地,也是鎮江政治中心、商業中心和文化中心的核心承載區。
南臨寧鎮創新發展走廊,北依城市大市口中心,西擁南山風景區,東近丁卯科技城,官塘創新社區可謂是“天賦異稟”。
近年來,鎮江市將潤州區作為數字經濟核心板塊,布局官塘創新社區,打造全市“數字經濟引領區”,加快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步伐。
為此,官塘創新社區明確將重點發展“1+2+6”產業體系:“1”即數字經濟;“2”即智能制造和數字服務;“6”即工業物聯網、智能裝備(機器人)、工業和信息軟件、數字及金融外包、大數據和云計算,以及全渠道新零售。
早在2021年1月,阿里巴巴就已經落戶在官塘創新社區,建成了項目總面積達23萬平方米的阿里數字產業園。該園區重點打造了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電子商務、移動健康、地理信息等6大重點產業,同時設立10億元數字產業投資基金,利用阿里生態效應集聚互聯網科技企業進駐園區。
近兩年來,官塘創新社區已簽約了鎮江數據湖產業園、冬云數據算力服務、國網鎮江能源互聯網科創服務中心、和潤數字產業園、阿里云創新中心、聯東-官塘創新港、東南大學校友經濟產業園(先導區)、基礎設施特許經營等項目。
數據顯示,2022年潤州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產值90.93億元,占全市GDP比重達15.2%。
目前,潤州區數字經濟依舊蓬勃發展。
今年5月6日,潤州區赴杭州舉辦數字經濟招商推介會,引進了總投資超78億元的中節能、網易等16個數字經濟重點產業項目,這些企業無疑將為潤州數字經濟發展添加新動能。
此外,潤州區政府還與浙江省江蘇商會、東方嘉富基金公司、杭州市跨境電商協會等簽訂委托招商協議,吸引浙江、杭州優質數字產業走進潤州。
潤州今年計劃招引落戶優質數字經濟項目20個以上,并在“數智云網鏈”等新興數字產業方向實現新突破。
據官塘創新社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導入總部企業方面,官塘創新社區以數字經濟為主導產業,保證數字經濟企業集聚度達60%以上,同時以總部經濟為特色,實現總部企業的辦公面積占比達30%以上。
3
何以打造數字經濟“高地”?
《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報告指出,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50.2萬億元,總量穩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提升至41.5%。數字經濟正成為穩增長促轉型的重要引擎。
阿里、網易等多家數字經濟頭部企業與潤州區結緣,無疑將會為這里的數字經濟產業集聚提供龍頭支撐。
其實,很多企業選擇潤州區,也是奔著其扎實的數字經濟基礎而來。
2020年7月4日,寧鎮兩市共同簽署了《共建G312產業創新走廊框架協議》,將仙林科教城、鎮江高校園區、中科院麒麟科技城、南京經開區、鎮江高新區等優質科創載體,共同打造成為引領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協同的“創新大走廊”。
鎮江本身的人才資源也較為豐富,依托江蘇大學、江蘇科技大學等9所高等院校,每年高校畢業生2.4萬人,還有13所中等專業技術學校,每年都可為潤州輸送大量的專業人才。
為了打造“潤州最滋潤”的營商環境,潤州各級都制定了相應的政策,從企業落戶直到發展壯大上市,都有相應的扶持資金。
潤州已連續6年召開城市經濟發展大會,累計兌現產業政策獎補資金1.65億元,也有越來越多的轄區企業享受到了潤州的產業政策紅利和城市經濟發展成果。
潤州區周邊已經形成一定程度上的產業集聚,也會產生虹吸效應。比如在隔壁的京口區,已培育形成了以大禹山創意社區為代表的游戲產業集群,吸引超30家網絡游戲企業入駐。
正如潤州招商辦所說,潤州是一個宜居宜業宜游的城市,要長壽到潤州,潤州有南山,壽比南山;要發財到潤州,潤州有金山,有金可挖;要游玩到潤州,潤州有西津古渡,一眼看千年。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