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艦
“打扮隨性,行事不拘一格又張弛有度”是大多數業內人士對賀艦的整體評價。在房地產和園區運營領域摸爬滾打了近20年,多年的從業經歷讓他對行業的瞬息萬變有著敏銳感知。
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時首次提出北京市“四個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在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去“大城市病”的過程中,存量資產的改造、定位、運營成為重頭戲。值此之際,北京市文化創新工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文化創新工場”)與首開文投(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開文投”)果斷抓住機遇,于2014年11月達成共識,成立合營公司,由賀艦擔任總經理,正式開啟城市更新與文化金融融合定位產業園區運營發展的新紀元。
賀艦告訴《經濟》記者,在北京文化創新工場和首開文投的帶領下,北京市文化創新工場文金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努力踐行國企擔當,以文化金融融合創新園為駐地,深耕園區專業化運營,助力園區企業高質量發展。此外,園區還與所屬街道白紙坊街道緊密聯合,并擬共同建立園區非公企業黨支部,大力發展園區黨建工作,為黨建引領產業園區發展探索一條有效路徑。
做好文化輸出 彰顯文化軟實力
仔細端詳北京文化創新工場標識,龍與鳳的形象與漢字“文”三形合一,距今6000年的國寶“紅山碧玉龍”縱切圖暗含其中;鳳,象征著涅槃不死;主體漢字“文”則象征人類不斷創新的文化創意產業,底部圓弧造型好似鳥巢,吸引各方企業到此開花結果。
這正彰顯了北京文化創新工場以“文化創新發展”的核心理念,將文化與科技、文化與金融有機結合,整合文化產業鏈有效資源,全方位服務在京發展的文化企業,積極推動首都地區文化產業繁榮發展。
在賀艦看來,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和魂。文化賦能城市發展,是北京文化創新工場的使命,也是賀艦一直以來積極探索的方向。
為進一步響應“書香西城”建設的號召,營造園區良好的書香文化氛圍,文化金融融合創新園整合園區優勢資源,于園區一層南大堂打造園區公共閱讀空間,擺放書架、圖書及座椅等物品,供園區企業及周邊市民免費品讀,提升園區公共閱讀空間的服務效能,進一步提升園區軟性服務水平。
由賀艦操盤的另一園區首開文投Nicework 新生代文化企業聚集地于2017年運行以來也積極探索文化+空間賦能,努力打造集創業服務、文創產業加速服務、智能化辦公及空間資源共享等多元一體的服務模式,不斷改進自身運營模式,向專業化、精細化的服務方向升級。除硬件服務外,園區也積極開展包括花草手工、微景觀DIY、紅酒品鑒、油畫體驗等趣味性互動活動,豐富園區企業業余工作生活。
2020年,首開文投更是全力打造前門書香世業文化主題街區,以文化IP內容為切入,以多品類、多形式、多主題閱讀為架構,合力打造集場景化建設、沉浸式體驗為特色的多功能沉浸式主題街區,成為北京喧囂鬧市中一席“學習+生活+閱讀”之地。
紐約時代廣場大屏
堅持問題導向 精準服務企業發展
賀艦向《經濟》記者介紹,文化金融融合創新園從入駐企業的具體需要出發,創建孵化園區“公共服務包”運營模式,為企業提供后勤服務、企業管理全要素服務、資本對接服務、政策法律服務、網絡營銷服務為一體的“一條龍”全方位的“管家式”服務,打造了獨具特色的運營體系。
一是首創“公共服務包”運營模式,精準服務企業發展。整合多家專業服務機構及專家導師優勢資源,為園區企業提供資本市場上市咨詢、大數據智能服務、高新企業認定、創業輔導培訓等服務,并創新整合為包含業務類、服務類、資本類三大類的“公共服務包”,在企業入駐園區時展示更多服務可選項,為企業發展量身定制、提供精準服務。
二是推進數智園區建設,數字賦能中小企業做大做優。以數字化轉型為契機,搭建了包括服務包小程序智慧管理平臺、科技項目管理平臺、文創企業公共信用服務平臺等十大服務平臺,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更優質的發展環境和便捷服務。
三是促進文化金融統合,幫助企業有效降低運營成本。協調對接各級政府職能部門,為園區企業發展出謀劃策,多次協助企業成功獲得市級文化產業政策補貼達200余萬元。幫助企業對接融資機構及銀行等,為企業拓寬融資渠道、解決融資難題、降低運營成本,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突出黨建引領 為非公企業注入紅色血脈
走進文化金融融合創新園黨建工作室,天花板上方的黨徽映入眼簾。賀艦向《經濟》記者介紹,園區發展始終堅持黨建引領,重視園區黨建建設,大力實施“紅色領航”立足實際把黨建工作與園區管理結合起來。園區黨建工作室的建立,為園區企業開展黨員活動提供了服務空間,進一步加強了企業黨員團結協作,促進各項黨建工作的深入開展。
賀艦表示,未來,園區將定期召開黨員會議,開展黨課學習等,同時積極與街道黨團工委聯絡,使廣大黨員及時了解黨內、國家政策形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
黨建工作室?
此外,結合園區內文化企業較多的特點,園區也精心設計了非遺竹編創意相框、繞線創意畫、黨建主題非遺剪紙和非遺衍紙創意畫等多種藝術形式,每月選擇一種藝術形式開展黨建活動。“我們堅持傳承與創新的指導思想,通過使用傳統的手工藝術形式,使園區企業零距離領略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以創新的形式描繪中國共產黨歷史的波瀾壯闊與今日的美好生活。”賀艦說。
閱讀空間?
踐行國企擔當 打造產業聚集高地
賀艦介紹,多年的領域深耕,讓文化金融融合創新園的運營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深耕專業運營,經濟效益顯著。自2015年運營以來,始終保持良好的出租率,園區業務一直穩步發展,第二年便實現盈利。入駐企業共91家,文化科技類企業76家,占比83.52%,疫情影響下,各園區空置面積及企業換簽率明顯上升,文化金融融合創新園仍努力保持入駐企業40家,包括引進文化傳媒、出版發行、文化科技融合、文化金融融合等優質重點項目和頭部企業。
二是踐行國企擔當,社會效益突出。曾兩次承辦北京文化創意大賽,并榮獲2018北京文化創意大賽最佳組織獎、最佳眾創(文創)空間獎;2019北京文化創意大賽西城區北京文化創新工場分賽場,多次征集企業積極參加“文博會”、“服貿會”等大型市級文化活動;2020年,被認定為北京市級文化產業園區示范園區(提名);2021年,被認定為中關村西城園2021年度創新孵化平臺;2022年,再次被認定為北京市級文化產業園區。先后獲得中關村現代服務業中小企業創業孵化資金專項資金補貼、中關村現代服務業創業孵化服務能力專項資金補貼、北京市級文化產業園區公共服務資金補貼等,共計獲得專項資金補貼約200萬元。在疫情期間,與多家機構展開合作,協助企業申報“房租通”和“投貸獎”等政策支持,成功獲得貸款貼息、融資租賃補貼等一系列補貼,先后為園區55家企業減免租金上千萬元,積極踐行國企擔當,始終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的宗旨。
談及園區未來,賀艦信心滿滿。他表示,未來,文化金融融合創新園將繼續圍繞首都“四個中心”建設,聚焦高精尖業態,持續增強金融和科技賦能。
一是促進“文化+科技+金融”強聯合。結合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功能區政策要求,聚焦文化中心建設,引進優質“文化+”企業入駐,積累文創資源及產品,借助文投集團在產業園區運營、文化企業孵化、文化產業投資等方面的專業優勢,吸引文化企業和相關科技企業、投資機構向園區集聚,持續增強金融和科技賦能,創造更大集聚力。
二是繼續打造產業聚集高地。圍繞首都“四個中心”建設,聚焦高精尖業態,用好“房租通”、園區支持資金、騰退空間及低效樓宇改造資金等現有政策,以文化產業政策扶植和企業資源為依托,加強園區招商標準化體系建設,大力引進產業中的龍頭企業、高新企業及各類優質企業,整合優質資源,利用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形成縱向上下游、橫向配套的產業鏈條,有效推動產業集群的形成。
三是推廣“公共服務包”特色運營模式,搭建公共服務平臺。繼續完善運營規劃、產業規劃,充分發揮園區“一站式、管家式”產業服務功能,搭建自有賦能平臺、培育品牌文化活動、引領園區“公共服務包”體系建設,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運營模式,并有效推動智慧園區、綠色園區、低碳園區建設,提高企業的綜合貢獻率,努力培育出更多的瞪羚企業及上市企業,依靠宣傳系統平臺影響力,加強宣傳,提升品牌美譽度,打造具有社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文化產業園區。
“作為北京文化創新工場的一員,我們將不畏艱辛,不斷創新,提升自我的執著精神,吸引客戶來這里銜草添枝,共筑鳳巢。”賀艦說。
(本文轉自《經濟》雜志社2023年06月01日第6期 總第35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