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三季的報表,對淘寶而言是一記悶棍,對京東是一記警鐘。這一季,五環之外成功進城的拼多多,錄得65%的營收增速。同期,京東只增長11%,淘寶只錄得增長3.2%的慘淡收成。
曾幾何時,國內零售的戰場,由京東-阿里兩雄爭霸,硬生生夾進一個動物兇猛的拼多多,成為三國大戰。拼多多的Temu甚至先行一步,率先出海,成為TikTok之后又一款火爆北美的中國APP,讓京東、阿里艷羨不已。
對京東、阿里而言,拼多多正是一個門口的野蠻人,任由其野蠻生長,終有一天會登堂入室,分庭抗禮。對于京東而言,這是最不愿意接受的一種現實。京東的反擊早在醞釀之中,一場打“拼”或已不可避免。
1 一場價格決斗,正在預約
新零售、就零售,低價才是大殺器,便宜才是硬道理。
劉強東憶昔當年,打垮一眾B2C電商,殺開一條血路,靠的是低價;打垮國美、蘇寧,在3C電子板塊一枝獨秀,靠的是低價。面對咄咄逼人、一路叫板的拼多多,按捺不住的京東終于又要重拾低價的法寶,再舉價格屠刀。
2月下旬,一則消息石破天驚,讓正在出海的拼多多為之聳動:為對抗拼多多的百億補貼,京東計劃在3月8日上線百億補貼一級入口,讓補貼成為常態。
以往,京東的百億補貼僅出現在6.18、雙11的大促節點上,曇花一現。這一次,百億補貼將作為京東的一個頻道出現,誓與拼多多叫板,與低價更低價。
據說,上線百億補貼頻道,由京東零售CEO辛利軍拍板,在預算層面不設上限。
在歷時多年的新零售概念炒作告一段落之后,京東終于又回歸原點,直面商業的本質——低價、效率和服務。狼一樣的京東,似乎正在歸來。
百億補貼一級入口,是京東扔下的一只鐵手套,一場價格決斗正在預約。
2 百億補貼,對抗百億補貼
百億補貼一級入口,是拼多多的一大發明。2019年6月,為彌補一二線城市高價值用戶不足的短板,也為改變白牌、山寨傾銷平臺的惡劣印象,拼多多上市上線百億補貼頻道。根據拼多多官方的說法,百億補貼頻道的商品SKU在1萬上下,貢獻的GMV占比平臺10%左右。
通過百億補貼,拼多多人為制造了一個價格洼地,從天貓、京東手中搶走大量的用戶訂單,引爆GMV的爆發性增長。
草根出身的拼多多,自帶代價的基因,又用百億補貼進一步占領一二線市場的用戶心智,讓京東、阿里為之膽寒。
對于拼多多的百億補貼,早在2021年,京東內部就已警惕。2022年第三季度,京東的3C電子收入同比僅增長8%,更是讓京東為之焦慮。終于,京東下定決心,認真對待來自拼多多的挑戰,以百億補貼對抗百億補貼,不惜挑起又一場價格戰,也要打掉拼多多的勢頭。
畢竟,京東起家于3C電子,不能在3C電子扛住拼多多的攻勢,意味著自斷臂膀,緩慢地失去對供應鏈的把控。這才是京東為之寢食難安的一場噩夢。
3 一場“價格殺”,拼多多怎接招
供應鏈,是零售的核心。零售巨頭的力量源泉,來自對供應鏈的把控。
品牌3C電子板塊,京東拼殺多年,手握巨量訂單,采購議價能力突出。另一方面,京東與3C廠商多年磨合,往往采用C2M定制模式,打造京東平臺“獨家”商品SKU,部分掌控了定價權。
兩項因素疊加,傳送到用戶端,形成京東C產品相對低價、便宜的用戶體驗,逐漸占據用戶心智。同樣的操作,由3C擴充至其他品類,讓京東在零售的戰場始終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低價優勢。
拼多多的百億補貼,人為地打破了平衡,讓京東的低價優勢侵蝕殆盡。
在去年底的一場內部管理會上,劉強東痛批一眾高管,大聲疾呼:“低價是我們過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后也是唯一基礎性武器。不要以為掌握了定價權,絲毫不再關注我們的低價優勢,這樣下去早晚會成為第二個蘇寧。”
2003年,京東零售的主基調定為低價。京東打“拼”,以低價PK低價,一場“價格殺”已在醞釀,拼多多怎么接招?
(完)
2021-12-16 電科技發布了 《羅永浩劃定重返科技界目標:AR/VR/MR,下一站元宇宙?》的文章
2021-11-17 電科技發布了 《愛奇藝2021Q3財報發布:總收入76億元 會員營收43億元》的文章
2021-11-05 電科技發布了 《將3A大作帶入大屏場景,樂播攜手天翼推出云游戲主機》的文章
2020-03-23 電科技獲得了沐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