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IT桔子(ID:itjuzi521)作者:李新新
2022 年 400+家公司上市,但小米在笑,阿里在哭
盡管眼下受疫情等多因素影響,整個股市的波動性較之以往要猛烈許多,不少公司上市后破發、多家公司市值腰斬蒸發,但對于大多數初創公司來說,登陸二級資本市場仍舊是一個較優的結果。尤其是那些完成一輪又一輪的融資,在一級市場成為獨角獸的公司,上市仿佛是其通關的必走路程。
IT 桔子數據顯示,2022 年(數據截止到 2022 年 12 月 22 日)中國共有 474 家公司順利上市,這其中有 19 家企業從獨角獸變身為上市公司。
從上市公司所處行業來看,集成電路公司為 2022 年上市最多的行業之一——有 45 家集成電路公司成功上市。此外,另有五芳齋、博納影業、檸萌影業等多家行業明星、龍頭企業也在今年敲鐘上市,吸引到眾人的注意。
沖刺上市是一家公司的階段性「成功」,但就長遠發展來說,上市本身是新篇章的開始,多家公司在上市后才迎來更正的「考驗」。
本文從 2022 年上市的獨角獸公司、備受關注的集成電路公司以及行業內的明星公司出發,展現這些公司上市后的表現。
19 家獨角獸公司上市,13 家市值「縮水」,阿里虧了
IT 桔子數據顯示,2022 年共有 19 家獨角獸公司敲鐘成為上市公司,分別為聯影醫療、翱捷科技 ASR、零跑汽車、軟通動力、華大智造、匯通達、云從科技、SmartSens 思特威、奧比中光、創新奇智、衛龍食品、瑞科生物、瑞爾集團、快狗打車、智云健康、百奧賽圖、叮當快藥、潤邁德、Atour 亞朵酒店。
在這 19 家公司中,與上市首日市值相比,現下有 13 家公司市值「縮水」,僅有 6 家公司市值出現了增長,分別為醫療設備和醫療信息化解決方案提供商「聯影醫療」、基因測序儀、配套試劑及耗材研發商「華大智造」、醫藥電商企業「叮當健康」、AI 商業解決方案提供商「創新奇智」、高科技生物醫藥企業「百奧賽圖」和新生活方式酒店品牌「Atour 亞朵酒店」。
與上市首日市值相比,如今市值增長最多的為百奧賽圖。該公司于 2022 年 9 月 1 日在港交所上市,上市首日市值僅為 20.1 億港元,不過到 12 月 23 日該公司市值已暴漲至 102.05 億港元,翻了 5 倍,而且百奧賽圖也是「基因編輯第一股」。
資料顯示,百奧賽圖是一家創新技術驅動新藥研發的國際性生物技術公司。
IT 桔子數據顯示,百奧賽圖自成立以來共獲 7 輪融資,融資總額超 30 億元,背后知名資方包括同創偉業、國投創業、元禾原點等。
另一家市值暴漲較多的公司為亞朵酒店,該公司 2022 年 11 月 11 日上市時市值為 16.8 元美元,如今市值為 25.21 億美元,為「中國新住宿經濟第一股」。根據其招股書披露,2022 年前三季度營收 16.37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5.23%;凈利潤為 1.79 億元,同比增長 58.42%。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按照酒店房間數量計算,從 2017 年到 2021 年,亞朵已經連續五年位居國內中高端連鎖酒店規模第一位。
值得注意是,此次上市是亞朵酒店多次沖刺 IPO 結果。早在 2019 年亞朵便籌謀登錄創業板,到 2021 年又轉戰美股,向美國證監會提交招股書,不過卻在上市前主動撤銷認購,直到今年 9 月亞朵再次提交招股申請,才實現順利上市。

與上市后表現好的獨角獸公司相比,今年多家公司上市后不達預期,與首日市值相比如今市值出現了「縮水」,其中縮水較為嚴重的有以下幾家公司:
互聯網 O2O 同城貨運服務提供商快狗打車于 2022 年 6 月 24 日在港交所上市,上市首日市值為 102.92 億港元,最新市值為 22.1 億港元,市值縮水 76%。據企查查數據顯示,在快狗打車身后,淘寶持有其 12.26% 股份,菜鳥物流持 2.69% 股份。
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研發商潤邁德于 2022 年 7 月 8 日在港交所上市,上市首日市值為 61.64 億港元,最新市值為 18.22 億港元,市值縮水 70%。事實上,潤邁德上市當天便出現了破發,以 5.6 港元低開 10.26%,盤中一度跌近 20%。
3D 體感技術研發商奧比中光于 2022 年 7 月 7 日在上交所上市,上市首日市值為 172.12 億元,最新市值為 92.4 億元,市值縮水 46%。值得注意的是螞蟻集團為該公司背后的股東,持有 12.21% 的股份。
口腔醫療連鎖機構瑞爾集團于 2022 年 3 月 22 日在港交所上市,上市首日市值為 80.26 億港元,如今市值為 56.47 億港元,市值縮水 30%。據其招股書顯示,IPO 前公司背后投資方中,淡馬錫控股持股 10.88%、高盛持股 8.24%、啟明創投持股 5.54%、高瓴旗下 HH AGL 持股 5.13%、英飛尼迪持股 2.80%、漢能投資持股 2.09%。
此外,多家集成電路行業的獨角獸公司,上市后表現也不太理想,這背后是多種因素造成的行業股市動蕩。
45 家集成電路公司上市,小米、元禾控股成大贏家
截止到 2022 年 12 月 23 日,2022 年中國共有 45 家集成電路公司上市,而在這其中僅有 9 家公司市值出現了增長,其他 36 家公司市值均縮水,是 2022 年新上市公司中市值縮水最為嚴重的行業之一。
集成電路行業股市震蕩,一方面受美國進一步對中國芯片半導體公司的打壓封禁,行業技術發展受限;另一方面,隨行業玩家的不斷涌入以及智能產品銷量下降,2022 年多款芯片需求由「芯片荒」轉為「產能過剩」,引發部分芯片價格暴跌,繼而影響到整個行業股市變動。
從市值增長的公司來看,9 家公司分別為集成電路芯片制造商納芯微、芯片行業晶圓供應商華海清科、半導體分立器件研發生產商振華風光、集成電路及射頻微波生產研發商國博電子、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研發商長光華芯、高性能功率半導體研發商東微半導體、集成電路研發商鉅泉科技、微波毫米波射頻芯片研發商鋮昌科技、電機控制器和驅動器生產商峰岹科技。
其中,市值增長最多的公司為鋮昌科技,該公司于 2022 年 6 月 6 日在深交所上市,上市首日市值為 34.91 億元,最新市值為 139.88 億元,市值增長超 100 億元。企查查數據顯示,鋮昌科技身后,達晨財智持有 1.72% 股份、藍色光標持有 1.18% 股份、中信證券持有 0.66%,成今年新上市的集成電路公司中最大贏家。
從市值增長幅度來看,東微半導體于 2022 年 2 月 10 日在上交所上市首日市值為 87.66 億元,現最新市值為 163.57 億元,市值增長 87%,是繼鋮昌科技之后增長最多的第二大公司。企查查數據顯示,東微半導體投資方中,元禾控股持有 11.39% 股份、中芯聚源持有 7.46% 股份、哈勃投資持有 4.94% 股份,為集成電路上市公司中的另一大贏家。
從投資方來看,小米集團和中芯聚源均投資了納芯微、峰岹科技,兩家公司市值也都出現上漲,也是身后贏家。

從市值下降公司來看,37 家公司中分布式芯片研發商豪微科技市值蒸發最為嚴重。2022 年 7 月 12 日豪微科技在納斯達克上市首日市值為 6.47 億美元,不過如今市值僅為 6844 億美元,市值蒸發 89%。
事實上,豪微科技在上市后一周于 7 月 20 日便受到納斯達克上市資格部停牌退市通知,原因是豪微科技未能證明遵守總發行收益至少為 2500 萬美元的要求,盡管之后公司稱已經配合解決,不會影響后續股票的正常交易,但因這一通知造成的市值下降損失不可避免。
此外,豪微科技本身致力于開發高吞吐量計算(HTC)芯片、高性能計算(HPC)芯片,以及分布式計算和存儲解決方案,主要應用于挖掘比特幣、加密貨幣等領域,但該領域在 2022 年變動諸多、行業表現并不理想,極大影響了豪威科技的發展,造成股價大幅下降。
此外,高性能處理器生產商海光信息市值蒸發超 400 億元;消費類電子芯片平臺型公司翱捷科技市值下降近 200 億元,蒸發掉 43%;電子設計自動化服務商華大九天市值蒸發超 240 億元。集成電路上市公司身后的投資方們,阿里巴巴、深創投等受損嚴重。
多家明星公司上市,承包行業「第一股」
除上述企業外,2022 年還有一些行業內的明星公司成功上市,并成為「第一股」。
2022 年 9 月 26 日,紫燕食品在上交所上市,成為「佐餐鹵味第一股」;
2022 年 9 月 5 日,洪九果品在港交所上市,成為「中國水果第一股」;
2022 年 8 月 31 日,五芳齋在上交所上市,成為「粽子第一股」。
這 3 家企業中,五芳齋市值出現輕微下滑,紫燕食品和洪九果品上市后市值增長,尤其是洪九果品上市首日市值為 186.83 億港元,最新市值為 385.11 億港元,暴漲近 200 億港元。

360 旗下金融服務平臺 360 數科,二次上市后,市值表現也不錯。360 數科于 2022 年 11 月 29 日在港交所上市,上市首日市值為 51.75 港元,如今市值翻了 4.4 倍達到 280.47 億港元。此次在港上市,360 數科也成為第一家完成兩地上市的信貸科技平臺,此前 360 數科,于 2018 年 12 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360 數科 2016 年成立,為金融機構、消費者、小微企業等提供信用評估、資金匹配等服務,旗下產品有 360 借條、360 小微貸、360 分期。360 數科是 360 旗下為數不多業績持續增長,表現良好的明星公司。招股書顯示,360 數科自 2019-2021 年期間,營收從 92.2 億元增長至 166.36 億元,凈利潤從 25.01 億元增至 57.65 億元。
同樣是第二次上市的博納影業,于 2022 年 8 月 18 日在深交所上市,上市后市值已增長 67%。不過與 360 數科不一樣的是,博納影業出現過退市情況。博納影業第一次上發生在 2010 年,在納斯達克上市,并成為「中國內地影視第一股」,但在 2016 年 4 月完成私有化交易后,從納斯達克退市。
此次博納影業在深交所上市,招股書顯示阿里影業通過東陽阿里持股 7.72%,騰訊通過林芝騰訊持股 4.84%,為其背后的股東。
另一家影視公司,制作發行《扶搖》《小歡喜》《三十而已》《小敏家》等多部熱播劇的檸萌影視也在今年上市。檸萌影視于 2022 年 8 月 10 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不過與首日市值相比,如今市值出現了下降。
檸萌影視也并非一帆風順,此前檸萌影業在 2021 年 1 月曾嘗試在 A 股上市,5 個月后終止輔導計劃;2021 年 9 月,檸萌影業轉向港股上市,也未能成功;2022 年 4 月,檸萌影業第二次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最終順利上市。
上市同樣一波三折的還有教育電子產品制造企業讀書郎,該公司曾在 2021 年 4 月和 11 月,先后兩次向港交所遞交申請材料,但均因未能在 6 個月內通過聆訊而自動失效。直到 2022 年 5 月,讀書郎再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之后,才于 2022 年 7 月 12 日順利在港交所上市。
招股書顯示,讀書郎 2019-2021 年營收分別為 6.7 億元、7.34 億元、8.13 億元,對應凈利潤分別為 6943.5 萬元、9201.3 萬元和 8214.6 萬元。得益于疫情期間,網課成為常態化學生對于學習智能硬件產品的需求上升,讀書郎營收和凈利潤均出現增長。但讀書郎對單一品類依賴嚴重,招股書披露,讀書郎學生個人平板品類在 2021 年營收達 7.05 億元,占同年總營收的 86.7%。
整體來看,2022 年新上市的公司中獨角獸企業和集成電路公司受多種因素變動影響,上市后市值下降,縮水比較嚴重,僅有少數幾家公司上市后市值出現增長。其他行業內的多家明星公司上市后表現良好,多家企業市值增長。
(完)
2023-03-28 i黑馬發布了 《網紅文和友,只能是長沙限定嗎?》的文章
2021-11-08 i黑馬發布了 《悠絡客成為首批“可信人臉識別守護計劃”成員》的文章
2021-11-05 i黑馬發布了 《城市級數字停車企業「潤銘科技-停開心」獲百年鑫投基金戰略投資》的文章
2021-11-03 i黑馬發布了 《又一獨角獸即將破產清算:10 億美金往后的路也不容易》的文章
2020-05-05 i黑馬獲得了天子之梅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