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北交所又有新股上市,來自重慶市的康普化學與湖北省的九菱科技正式登陸北交所。至此,北交所現有個股達150只。
近期,北交所迎來“新人報到”的高峰。11月份,北交所共有9家企業上市,創下北交所開市以來的月份上市企業數量新高。但進入12月份,北交所早早打破這一紀錄。截至12月21日,已有20家企業上市,幾乎“每日一新股”。
從企業IPO上會情況來看,11月份,北交所共有18家企業成功過會,創下最新紀錄。截至12月21日,北交所在12月份已有17家企業上會,即將追平11月份。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北交所“新人不斷”,卻不見“賺錢效應”的身影。在9月份成交數量與成交金額出現“小高潮”之后,北交所“吸金”氣勢走弱。截至目前,北交所12月份的成交數量尚未過10億股,成交金額不足百億元。對此,有投資者認為,北交所一味擴容略顯盲目,高速IPO并未“打動”資金盤,帶來預期的賺錢效應。

12月“天天有新股”
12月21日,北交所再迎新股上市,來自重慶市的康普化學與湖北省的九菱科技正式登陸北交所。至此,北交所現有個股達150只。
近期,北交所迎來“新人報到”的高峰。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11月份,北交所創下9家企業首發上市的紀錄。進入12月份,北交所進入上市“沖刺”階段。12月12日,歐普泰上市,成為當月第9家上市的新股,追平北交所上市紀錄。
截至12月21日,北交所當月已有20家企業上市,開市以來首次單月超過10家企業上市。不僅如此,從時間來看,幾乎達到“每日一新股”的速度。
從康普化學與九菱科技首發當日的表現來看,兩只新股的悲喜并不相同。截至收盤,康普化學報收16.38元/股,漲幅10.90%;但九菱科技當日破發,最終報收11.32元/股,跌幅3.41%。
雖然康普化學首日漲幅僅有10.90%,且盤中未觸發臨停條件,但在12月份新登錄北交所的個股中,排名已屬前列。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在北交所12月份上市的20只新股中,康普化學的首日漲幅位列第3位,排在辰光醫療(33.50%)與格利爾(31.77%)之后。
首日破發率高達85%
值得注意的是,12月份北交所在上市企業數量破紀錄的同時,新股首日破發率同樣創下“紀錄”。
11月份,北交所9只新股中有4只新股破發,首日破發率達44.4%;截至目前,北交所12月份上市的20只新股中,僅有辰光醫療、格利爾與康普化學3只個股首發當日未破發,首日破發率高達85.0%。

對于本月新股頻繁破發的原因,資深新三板評論人、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表示,12月已上20家,打破了市場和生態的平衡,全市場未能及時適應,投資者觀望情緒較濃,買入意愿不強,直接導致不少新股連續首日破發。
此前,北交所曾多次因流動性引發爭議。有專家表示,隨著上市企業的增多以及改革的進行,會為北交所帶來更多“活水”,讓流動性充裕。然而,從當前新股破發情況來看,情況似乎不及預期。
不僅如此,從北交所現有企業的交易情況來看,北交所流動性不足的問題再次顯露。
北交所官網數據顯示,9月份,北交所的成交數量突破20億股,成交額高達190.65億元,自1月份之后再次出現“小高潮”。這之后,北交所“吸金”氣勢走弱。截至目前,北交所12月份的成交數量僅為9.01億股,尚未過10億股;成交金額僅為92.41億元,不足百億。
對此,有專家在接受風口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北交所市場的表現會讓投資者的信心減弱。尤其是新股高頻破發,會帶來恐懼。而引發這一現象的原因與北交所高速IPO有一定關系。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以審核企業數量為計,11月份,北交所共審核企業21家(次),其中有2家企業經兩次上會通過、1家企業被否。以企業最后一次上會的結果來看,共18家企業成功過會,創下北交所新紀錄。
截至12月21日,北交所在12月份已有18家企業上會,其中有1家企業暫緩審議,共17家企業成功過會,即將追平11月份紀錄。
眼下,8只指數基金或因流動性“犯難”
即便是引入優質新股、推出指數、近一步完善市場功能,“流動性”依舊是北交所無法卸下的擔子。
此前,在北證50指數正式運行后,多家基金公司積極布局,“火速”出擊上線指數基金。風口財經了解到,目前北交所8只指數基金中已有4只基金正式成立。其中12月15日,富國基金已結束募集,成為首家結束募集的基金公司,共募資2.665億元。
然而完成富國基金目前仍未建倉。對此,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也許正是由于北交所近期流動性不足、缺乏賺錢效應,導致目前沒有基金公司建倉。

子沐研究的創始人劉子沐表示,目前北交所的首要任務是擴容提質,但資金盤無法跟上擴容的步伐,因此會帶來許多不確定性。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北交所缺乏賺錢效應增加了基金的投資難度。且北交所沒有etf基金,因此這8只指數基金該怎么投?會對市場產生怎樣的影響,是很大的不確定性。另外,北交所的流動性不足,但流通股還在,是否會引發‘海綿效應’?流動性能否因指數基金的成立獲得提升,同樣存在不確定性。在此之上,8只指數基金發行之后,若北交所的賺錢效應沒有起色,后續是否還會有公募基金入場支持,支持力度如何,同樣不能確定?!眲⒆鱼灞硎?。
“淺水不容大舟,淺水也難養蛟龍?!辈澈WC券做市業務負責人張可亮表示,滬深市場是三十年積累的大池子,錢全在里面;而北交所是新建的池子,池子里沒水。對于科創板和創業板而言,是要找企業,但北交所是要找資金。因此,不能認為有好企業資金就自然來了,這不是一回事。
一年時間,北交所用“對上百家企業的服務”證明了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定位的正確。如今,市場功能逐漸得到完善,“兩融”通關測試已經完成,下一步北交所如何能高效提質,或成為擺在面前的挑戰之一。
對此,有專家認為,至少要等到北交所發行節奏降下來,或多多出現像惠豐鉆石這樣的優質標的,或出現投資者“抱團”現象時,才能得到改善。
周運南認為,北交所集中規模上市的現象只會是一個暫時性的現象,市場和投資者也不要過度擔憂和焦慮,在元旦后上會、發行和上市可能都會回歸正常了,北交所的二級市場也會很快回到常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