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融中財經(ID:thecapital)作者:風信子 編輯:吾人
?
半導體迎來收獲季,批量造富時代到來。
半導體無疑是2022年創投圈的熱詞之一,根據IT桔子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半導體行業完成了318起投融資交易,交易金額近800億元人民幣,這還是在半導體創業氛圍濃厚的兩大一線城市上海、北京先后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情況下取得的,這個賽道不可謂不熱。?
不過隨著諾領科技、啟靈芯等幾個芯片初創企業的破產倒閉,半導體國家大基金多名官員被查,以及中美在半導體領域的交鋒加劇,半導體投資圈掀起了一場大地震,引發了投資人對于2018年以來的這一波半導體投資的反思。?
與一級市場進入調整期不同的是,二級市場上,半導體卻迎來了上市潮。據統計,僅11月就有8家半導體相關企業首發過會,占11月總過會數量的近20%,僅11月18日-25日的這一周時間里就有6家過會,分別為芯天下、頎中科技、南芯科技、慧智微、新相微和中芯集成,其中,芯天下為創業板,剩下5家均為科創板,中芯集成擬募集資金125億,成為年內科創板IPO項目中僅次于華虹半導體的第二大IPO。?
慧智微是一家為智能手機、物聯網等領域提供射頻前端的芯片設計公司,主營業務為射頻前端芯片及模組的研發、設計和銷售;新相微主營業務聚焦于顯示芯片的研發、設計及銷售,致力于提供完整的顯示芯片系統解決方案;芯天下是一家專業從事代碼型閃存芯片研發、設計和銷售的企業,提供從1Mbit-8Gbit寬容量范圍的代碼型閃存芯片;南芯半導體是國內領先的模擬和嵌入式芯片設計企業之一;頎中科技是集成電路高端先進封裝測試服務商,可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集成電路封測綜合服務,覆蓋顯示驅動芯片、電源管理芯片、射頻前端芯片等多類產品;中芯集成以晶圓代工為起點,向下延伸到模組封裝,為國內外客戶提供一站式代工解決方案,為功率、傳感和傳輸等領域的半導體產品公司提供完整生產制造平臺,支持客戶研發以及大規模量產。?
6家半導體公司,業務大部分集聚在芯片設計、研發、先進封裝測試,只有中芯集成業務集中在晶圓代工方面,也就是芯片行業最薄弱的階段,所以市場給予高的估值也是合理的。?
01??從無人問津到擠破頭皮?
2018年,華為孟晚舟事件后,芯片成為就連普通人都知道的高科技,嗅覺敏銳的投資人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自那時起,可以說,中國半導體迎來了第一波真正意義上的全民投資時代,縱觀這幾家過會半導體企業可以發現,真正的融資高潮也均在2018年之后。?
上文提到過會的6家半導體企業,除新相微成立于2005年外,其余5家均是“10后”,最“年輕”的企業是頎中科技和中芯集成,均為2018年成立的。?

以成立最早的新相微為例,這是一家由美籍華人肖宏創始成立的芯片企業,出生于1967年的肖宏,在38歲這個最適合創業的年紀創立了新相微。據招股書介紹,肖宏畢業于復旦大學,后又分別在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理論物理專業和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專業修得碩士、博士學位,在成立新相微之前,肖宏曾擔任 IBM T.J. Watson Research Center 研究員,并于國際固態電路年度會議(ISSCC)等頂級峰會上發表過多篇論文。后續多次在圖像和顯示芯片領域創業,曾做為聯合創始人擔任過 IC Media Corp.首席技術官、晶宏半導體美國和中國區總裁,擁有豐富的顯示領域集成電路設計經驗。?
基于創始人的經驗,新相微成立后一直聚焦于顯示芯片的研發、設計及銷售,產品主要分為整合型顯示芯片、分離型顯示驅動芯片、顯示屏電源管理芯片,其中整合型顯示芯片廣泛應用于以智能穿戴和手機為代表的移動智能終端和工控顯示領域,分離型顯示驅動芯片、顯示屏電源管理芯片主要用于平板電腦、IT顯示設備和電視及商顯領域。?
以肖宏的簡歷來說,名校畢業、高學歷、大廠經歷、行業專家、管理經驗豐富、連續創業者,這些標簽下,如果是放在2018年以后,那絕對是個很搶手的創業者,然而,新相微生不逢時,2005年的時候,一方面是國內的創投并不活躍,另一方面當時的半導體的投資機會還沒被看到。?
直到2014年,新相微才拿到了達泰資本的天使輪融資,即便是那時敢于出手半導體項目的機構也是不多的。?
成立于2011年的慧智微比新相微要幸運一些,得到了金沙江創投的青睞,公開資料顯示,金沙江創投分別在2012年A輪、2014年B輪、2016年C輪連續三輪加碼慧智微,祥峰投資分別在2014年B輪、2016年C輪連續兩輪投資慧智微。?
2018年,半導體迎來了全民投資時代,頎中科技與中芯集成在這一年成立,并順利拿到了融資。?
2018年3月,中芯集成由越城基金、中芯控股和盛洋電器共同出資設立,分別持股68.03%、23.47%、8.5%,其中越城基金全稱紹興市越城區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是紹興市政府為支持當地集成電路產業成立的持股平臺。?
7月頎中科技拿到了芯動能、合肥市建投集團的天使輪融資。?
此次過會的6家企業中有5家在2018年拿到了融資,慧智微是其中最搶手的項目,2018年12月,混沌投資、建投華科、云暉資本、廣遠眾合、廣發證券、中興和創等十多家機構參與了慧智微的D輪融資;芯天下在這一年完成了A、B兩輪融資,融資額合計3.2億人民幣,資方包括深創投、紅杉中國等頭部機構;南芯科技得到順為資本、紫米科技、安克創新的數千萬人民幣投資。?
隨著2020年、2021年半導體投資高潮的到來,這6家企業迎來來融資的高光時刻,截至公開發行前,慧智微匯集了71個股東,南芯科技匯集了39個股東,可見半導體項目有多搶手。?
02??“收益或可達50倍”?
“南芯是這個賽道成長最快的頭部創業公司,沒有之一,差不多是在3年左右,實現了數十倍的增長,這樣的公司受到追搶應該是很自然的事吧。”國科嘉和高級合伙人陸佳清在評價南芯科技時說道。?
南芯科技是國內領先的模擬和嵌入式芯片設計企業之一,主營業務為模擬與嵌入式芯片的研發、設計和銷售,專注于電源及電池管理領域,為客戶提供端到端的完整解決方案。公司現有產品已覆蓋充電管理芯片(含電荷泵充電管理芯片、通用充電管理芯片、無線充電管理芯片)、DC-DC芯片、AC-DC芯片、充電協議芯片及鋰電管理芯片。公司產品主要應用于手機、筆記本/平板電腦、電源適配器、智能穿戴設備等消費電子領域,儲能電源、電動工具等工業領域及車載領域。?
南芯科技由陳培蘭與阮志平于2015年共同出資設立,持股比例分別為90%、10%,有意思的是這二位分別是南芯科技總經理阮晨杰的母親和父親,只是代子持股,彼時阮晨杰僅有32歲,是這6家過會企業中唯一一個80后創始人。?
招股書顯示,阮晨杰出生于1983年,碩士學歷,2006-2010年,其在上海立隆微電子有限公司任模擬設計工程師,2010-2016年在德州儀器半導體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歷任設計經理、系統經理。可見,雖然阮晨杰創立南芯科技時僅32歲,但其已經有了近10年的半導體從業經驗。?
與阮晨杰并肩作戰的也是一支年輕的隊伍,其高管團隊均為80后,其40歲以下員工有353人,占總員工數的9成以上。這樣一支年輕的隊伍,使南芯成為電源管理芯片賽道成長最快的企業。?

2017年,成立僅2年的南芯科技就實現了第一款升降壓充電IC,第一款升降壓DC-DC芯片大量出貨。?
懂芯片的都知道,大量出貨是芯片企業的一個關鍵節點,這代表企業的產品獲得了市場認可,也有了一定發展的能力,度過了創業早期階段。?
接下來南芯科技的路越走越寬,保持著較快的研發和融資節奏,單單在2019年半年時間里南芯科技就完成了B輪、B+輪、C輪三輪融資,先后引入了上海市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國科嘉和、順為資本、晨暉投資、科投集團、中芯聚源等機構,其中順為資本、晨暉投資都是在此前投過南芯科技的機構。此后在南芯科技的投資機構里還可以看到,紅杉、英特爾、長江小米、光速中國、vivo、臨芯投資等多家財務投資及產業投資機構。?
陸佳清回憶道,“我們前后兩次投了南芯,第一筆投資是在2019年4月,當時從接觸到投資應該一共是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基本上還是走了全部流程的,比較從容。南芯是我見過模擬芯片擁有最完善成建制、最年輕同時打法清晰的團隊,第一次我和阮總約在了上海的麗思卡爾頓大堂,印象中只談了40分鐘吧,已經非常傾向于做出投這個項目的決策了。”?
當然,決策過程中并非沒有爭議,“當時的問題主要在于,‘國產替代’邏輯是清晰的,‘替代對象’就是德州儀器也是明確的,但是導入有多快,產品從低端往高端打能跑的多快,其實每個投資經理的看法是不盡相同的,這點我印象中在投決會上爭執的比較激烈,最后南芯的發展實際是超出了最樂觀的投委,就是我本人的預期的。”陸佳清道。?
正如陸佳清所說,南芯科技的發展勢頭之猛讓不少投資人出乎意料。根據Frost & Sullivan 研究數據顯示,以 2021 年出貨量口徑計算,公司電荷泵充電管理芯片位列全球第一,升降壓充電管理芯片1位列全球第二、國內第一。?
從財務上看,南芯科技也是這6家過會企業中表現最為優秀的一個。2019年-2022年中,南芯科技分別實現營收1.07億元、1.78億元、9.84億元、7.76億元,其中2020年、2021年分別同比增長65.89%、451.96%,增速之快令人咋舌。而且自2021年起,南芯科技就已實現盈利,當年凈利潤為2.44億元,2022年中凈利潤2.02億,據此可以推算,2022年南芯科技的凈利潤有望翻倍。?
南芯科技的優異表現自然是給投資人帶來了不錯的回報,據陸佳清透露,“我們投了南芯兩輪,綜合兩輪的投資成本,我估計凈回報會在20倍以上,單獨算第一筆投資的話,那就比較高了,可能會接近50倍的樣子。”?
半導體企業集中過會,掀起了新一輪的批量造富,除了國科嘉和在南芯科技的投資上獲取豐厚的回報外,還有一家機構透露了收益情況。?
據山東財金集團公眾號披露,2020年12月財金科創母基金與同創偉業共同設立了總規模為4.92億元的半導體基金,并在第一時間投資中芯集成2億元,持股比例1.42%,投后估值141億元,根據中芯集成招股說明書中的融資金額和新發行股份比例計算,中芯集成上市發行估值為500億元,估值增長超3.5倍。參與同一輪次的機構還包括深創投、軟銀中國、盈科資本、招銀國際等多家機構。?
去年市場關于半導體投資的一致看法是,漫天要價,泡沫太大,而今年不少機構反映的卻是,半導體投資項目越來越難判斷,資本的蜂擁而至,也出現了不少To VC的半導體創業項目,市場魚龍混雜,想找出好項目越來越難。?
對此,疆亙資本提出了自己的判斷標準,“現在中國的半導體行業,設計、制造、封裝測試三業并舉,各自相對獨立發展的產業鏈格局”。?
而對于這個依然火熱的賽道,大家一致認為,這個行業最大的風險點是半導體技術升級的風險。?
那么這對于正在發展中的中國芯片行業來說是墨守成規還是積極堅持技術升級,繼續試錯,這是一個新的挑戰。?
(完)
2023-03-28 i黑馬發布了 《網紅文和友,只能是長沙限定嗎?》的文章
2021-11-08 i黑馬發布了 《悠絡客成為首批“可信人臉識別守護計劃”成員》的文章
2021-11-05 i黑馬發布了 《城市級數字停車企業「潤銘科技-停開心」獲百年鑫投基金戰略投資》的文章
2021-11-03 i黑馬發布了 《又一獨角獸即將破產清算:10 億美金往后的路也不容易》的文章
2020-05-05 i黑馬獲得了天子之梅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