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華為最新款的智能手機Mate50pro,在沒有信號的情況下仍可通過北斗衛星接收信號。這是華為結合北斗衛星共同研發出來的獨有技術?!苯眨趶V東民聲熱線上線時,廣東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梁勤儒現場當起了“推薦官”。 ????
在廣東,以華為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企業正成長為科技創新主體。在此背后,正是廣東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技術金融”全過程創新生態鏈的生動實踐。 ???
持續加大穩企暖企力度 ????
11月16日,比亞迪舉行了第3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儀式。從“第1輛新能源汽車到第100萬輛新能源汽車”用時13年,從“100萬輛到200萬輛”用時1年,從“200萬輛到300萬輛”僅用時半年,比亞迪在新能源賽道上演全新“加速度”。 ???
?比亞迪、廣汽埃安,這些備受市場歡迎的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均出自廣東。近幾年,廣東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核心競爭力持續增強,全國每6輛新能源汽車就有1輛由廣東制造。 ????
“我們統籌規劃了支撐戰略性產業集群的創新體系建設,從科技項目、研發平臺、人才團隊等方面大力支持汽車產業的創新發展和關鍵技術攻關。”梁勤儒介紹,近五年來,廣東省科技廳已組織了4批次新能源汽車及無人駕駛重大專項,共立項52個,其中80%的項目由企業牽頭承擔。 ????
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廣東建立了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到成果轉化的完善的科技平臺體系,現已建設仙湖實驗室等4家省實驗室和8家省重點實驗室、北京理工大學深圳研究院等3家高水平創新研究院和11家新型研發機構。同時支持成立廣東省大灣區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通過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聯合體,打造支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科研平臺和高端智庫。 ??? 在政策和技術助力之下,廣東的企業不斷做大做強。比亞迪的“高性能電動汽車動力系統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廣汽埃安的“電動汽車全球最快充電技術”獲世界紀錄認證。 ????
今年7月,廣東省科技廳印發《科技創新助力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了12條“干貨”政策,持續加大對科技型企業穩企、暖企的力度。 ????
“廣東很多高新技術企業積極進取、奮勇拼搏,取得了很大發展成就。目前廣東的高新技術企業數超過6萬家,發明專利有效量接近44萬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達到了2.6萬件?!绷呵谌逭f。 ????
強化企業的科創主體地位 ????
今年上半年,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挑戰下,廣東省的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集群實現營收3128億元,同比增長17.5%,實現了逆勢上揚。隨著廣東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療效更好、價格更低的創新藥物獲批臨床上市,為患者帶來好消息。 ????
“我省有很多生物醫藥科技型企業,它們逐步發展成為生物醫藥領域創新的主力軍。”廣東省科技廳社會發展科技處處長李迪云介紹,近年來,廣東省科技廳一直強化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的主體地位。一方面,在重大科技項目的實施中,布局廣東省重點研發計劃“新藥創制”“綠色生物制造”和“高端醫療器械”三個專項,突出以產業化為導向,立項項目有75%由企業牽頭承擔;另一方面,全面落實研發費用的加計扣除等政策,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2020年,全省生物醫藥產業研發經費投入達到157億元,居全國前列。 ???
?《廣東省發展生物醫藥與健康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力爭實現產業營業收入達到1萬億元。“十四五”期間,廣東省科技廳將以科技創新體系推動產業做強,加大對科研項目、平臺、人才等支持力度;以龍頭企業引領產業做大,推動高新技術企業樹標提質,培育一批科技領軍企業;以產業園區促進產業集聚,加快建設10個綜合性產業園區,推動產業集聚發展;以良好生態培植產業土壤,不斷完善藥品和醫療器械審評審批、臨床試驗激勵、應用推廣等機制。 ????
“企業的需求就是科技部門努力的方向?!绷呵谌灞硎?,還將探索通過更多方式支持企業開展研發活動,如在科技創新的頂層設計、重大決策過程中請企業參與進來,在項目形成、項目投入、項目組織、項目評價等環節,充分發揮企業作為“出題人”和“答題人”的作用,更多地體現企業的參與度和話語權。
(完)
2023-03-28 中國孵化器發布了 《蘭州市開展“一十百千萬”就業創業服務提升行動》的文章
2023-03-28 中國孵化器發布了 《天津市出臺多舉措推進重點群體創業》的文章
2022-01-06 中國孵化器發布了 《青島推進創業城市建設 力爭新增市場主體逾20萬戶》的文章
2021-12-15 中國孵化器發布了 《常德高新區:創出發展新動能》的文章
2021-12-15 中國孵化器發布了 《沭陽:營商環境優化,吸引27.3萬人返鄉就業創業》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