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張爽? ?編輯|六耳? ?來源|直通北交所
2022年9月,北交所的表現亮點頻頻。
不僅二級市場行情悄然走強創出單日成交額新高,一些個股甚至連番斬獲“30CM”特大號漲停板,而且還出現了100多只股票“普漲”的情況,多只北交所個股漲幅甚至躋身A股排行榜前十席位。
除此之外,直通北交所經過統計還發現,9月份北交所單月審議會議召開頻率、上會企業數量雙雙破紀錄,創下北交所開市以來單月數量新高。上會審核甚至出現了“單周4審7家企業上會”的情況。
-1-
上會刷新紀錄,最快“1周4審”
近期,北交所上會審核再加速,又刷新了新紀錄,9月上會企業數量達到開市以來最多。
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統計,上周(9月19日~9月23日)北交所召開了4場審議會議,合計7家企業上會,創下了單周上會7家企業的最高紀錄。
而本周(9月26日~9月30日)的5個工作日里,北交所又安排4場審議會議,于本周三和周五分別審議3家和4家企業,平了上周北交所單周上會企業7家數量的紀錄。
事實上,北交所上市審核提速早在今年3月就有所體現,彼時,北交所上市審核節奏由“1周1審”變為“1周2審”。
之后在8月迎來了一波小高峰,審核節奏最快為“1周4審”,當月共召開9場審議會議,12家企業上會,11家企業成功過會。
9月前兩周總共才安排3場審議會議,共3家企業上會,分別是9月2日2家、9月9日1家企業上會,而9月的后兩周再次出現“1周4審”的情況,1周5個工作日4場審議會議7家企業上會,北交所上會明顯呈現“加速度”。
整體來看,整個9月北交所總共召開11場審議會議,合計17家企業上會。北交所單月審議會議召開頻率、上會企業數量雙雙破紀錄。
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還發現, 9月份出現了3次單日2場審議會議的情況,分別是9月23日、28日和30日。9月23日和28日分別有3家企業上會,30日安排了4家企業上會。
今天(9月30日),北交所上市委召開2022年第49次和第50次兩場審議會議,分別審議辰光醫療(430300.NQ)、歐普泰(836414.NQ)、漢維科技(836957.NQ)、歐康醫藥(833230.NQ)4家企業的IPO申請。
這是北交所開市以來首次出現“1天2場審議會議4家企業上會”的情況。

從上會速度來看,9月份上會的17家企業中,有13家企業從受理到安排上會用時均在百日以內,占比近8成。慧為智能(832876.NQ)、恒太照明(873339.NQ)、新威凌(871634.NQ)等5家企業從獲受理至上會歷時不足90天。
可以看出,這個時間相比今年上半年明顯縮短。
有業內人士認為,北交所上會記錄頻頻刷新彰顯了北交所速度,也是“領航計劃”的有益試點。
不過,北交所上會審核提速的同時,依然沒有放松對上市公司質量高標準的審核要求。
就在9月19日北交所召開的2022年第43次審議會議上,還出現1個“上會被否”的案例。泰達新材也由此成為北交所首家上會被否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9月份上會的企業質地良好、具備較強的創新屬性,上會的17家就有12家“專精特新”企業,這當中至少有8家還屬于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占比近5成。
其中,云里物里(872374.NQ)、歐普泰(836414.NQ)、漢維科技(836957.NQ)均被認定為第三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恒立鉆具(836942.NQ)、慧為智能(832876.NQ)、歐康醫藥(833230.NQ)等4家企業入選了第四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示名單。
此外,還有一部分企業的子公司屬于“專精特新”企業。
-2-
新股密集發行創單月新高
北交所上會審核提速加碼,引領了北交所新股發行駛入“快車道”。今年9月,北交所新股密集發行。
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統計,去年12月至今年9月,北交所累計發行40只新股,單月分別為1只、1只、4只、2只、1只、8只、7只、2只、5只,9只。
今年9月總共有9只新股發行,創出北交所開市以來單月新高。

從發行價格來看,9月的新股發行市盈率整體較之前有所提高。
北交所第一只采用詢價方式的新股硅烷科技,發行價格為5.66元,較其發行底價高20%,發行市盈率為26.79倍。
緊隨其后采用詢價方式的新股是華嶺股份,發行價格為13.5元,較發行底價13.48元略高0.1%,對應的發行市盈率為54.36倍。這是北交所新股最高發行市盈率。
事實上,通常一家公司如若所處的行業為熱門行業,并且公司自身盈利能力較強,其市盈率也會比較高。
招股書顯示,華嶺股份是國內知名的第三方集成電路專業測試企業,是上海市“專精特新”企業。近兩年業績表現不俗,尤其是去年業績實現大跨越式增長,扣非歸母凈利潤達到6626萬元,同比增長150%。
海能技術(430476.NQ)、億能電力(837046.NQ)、中科美菱(835892.NQ)3只新股均采用直接定價方式,以發行底價進行發行。
其中,中科美菱和海能技術的發行市盈率均超過了24倍,分別為24.79倍、24.98倍;億能電力的發行市盈率為13.13倍,為9月發行新股中最低發行市盈率。
值得一提的是,北交所“專精特新”聚集效應明顯,近期發行的新股不乏有在細分行業上創新屬性較強的企業。
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梳理發現,9月發行的這9只新股中有5只為“專精特新”企業。除華嶺股份為省(市)級“專精特新”企業外,其余4只新股眾誠科技、新芝生物、海能技術、中科美菱均屬于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
-3-
上市創新高,“后備軍”源源不斷
伴隨著北交所發行審核的提速,整個9月登陸北交所上市的企業數量也創下了一波高峰。
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統計,截至9月30日,北交所上市企業已達114家。今年1~9月,單月分別上市2家、2家、3家、1家、4家、7家、6家、2家、8家。僅9月就有8家企業上市,創下了北交開市以來新股上市數量單月新高。

與此同時,申報北交所上市的企業也源源不斷。
早在今年6月開始,北交所IPO申報企業數量就出現激增,達到92家。隨后的9月,北交所迎來了一波受理小高峰。

北交所官網顯示,9月有10家公司的IPO審核狀態處于“已受理”。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注意到,這10家公司中有7家屬于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獲得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對于備戰北交所的公司來說,無疑是一個加分項。
此外,截至目前還有73家企業的審核狀態處于“已問詢”階段,等待北交所審核。
有業內人士表示,北交所上市審核提速得益于其與新三板一體化發展的制度安排,這也是北交所的最大特色。只有聚集一批數量豐富、結構多元的高質量上市公司,才能有效支撐市場功能發揮和生態形成,凸顯北交所高效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決心和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初心。
(完)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