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1日,北交所放量普漲。放量指昨天成交了24.4億元,是自1月21日成交26.9億元之后整整8個月首次站上20億大關。普漲指昨天盤中一度110只股票均為紅色,這也是近期北交所二級市場少有的,在上午京滬深三市大A漲幅排行榜一度前16位均為北A公司。
24.4億元,也是北交所開市10個月以來日成交金額的第12高,新三板評論整理出前11高數據如下:
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開市首日成交95.8億元
2021年11月16日,成交45.0億元?
今年1月20日,成交40.5億元
2021年12月31日,成交35.9億元
2021年11月23日,成交29.9億元
2021年11月17日,成交29.3億元
今年1月18日,成交27.7億元
今年1月21日,成交26.9億元
今年1月5日,成交26.1億元
今年1月4日,成交25.8億元
2021年11月24日,成交25.5億元
目前,北交所有兩個交易日的交易金額低于3億元大關,分別是今年7月7日的28863.39萬元和9月9日的27777.64萬元,新三板評論認為2.78億元應該就是北交所的歷史地量了。
新三板評論在北交所開市前一直有個日交易金額破百億的夢想,這在我之前的文章中寫過,雖然目前看似離百億目標有點遠,但我堅信北交所成交“已有最低,但沒有最高”。9月9日的2.78億就是地量見地價,也是歷史大底,但開市首日的95.8億元只會是短期的暫時頂部而已。給以時間空間,隨著北交所的發展壯大,百億只是小目標,千億皆可期。

新三板評論認為,北交所要實現百億小目標,提高市場流動性,可從四方面發力:
?一是豐富的投資標的,即北交所上市公司數量要上規模,讓投資者有更多的投資選擇和交易可能;
二是高質量的成長性,“投早投小投新”企業的持續性成長是北交所最大的投資紅利;
三是便利的交易制度,不斷健全完善市場制度特別是交易制度,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欲望;
四是充裕的交易資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擴大投資者特別是大型長期機構投資者隊伍,吸引觀望資金流入,創造更多賺錢效應,提高交易成功率和頻率。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