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京東上海產業AI研究院成立
2017 年,京東全面向技術轉型,喊出「技術!技術!技術!」從此叩開了技術開疆擴土之路。
第一個技術支持京東的技術,用于解決內部大規模人力帶來的成本、效率、體驗問題;第二個技術服務產業的技術,指將沉淀的技術產品與服務對外輸出,已服務了全國 80 多座城市、880 家金融機構、1821 家大型企業、195 萬家中小微企業;第三個技術則探索未來,著眼未來,持續在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產業元宇宙等領域拓寬科技探索邊界。
9 月 1 日-3 日,2022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世博中心舉辦,在「AI 無界 產業原生」為主題的產業人工智能論壇上,京東集團副總裁、智能產品與服務部總裁,IEEE Fellow 何曉冬博士全方位介紹京東「產業 AI」的全景布局,凝練 AI 生根、鏈網融合、深耕產業的三位一體發展方針,并著重介紹了言犀人工智能應用平臺成果。

在會后的交流中,何曉東介紹,在探索技術落地的過程中,京東得到一個思路,「人工智能產業化所需的平臺,需要封裝得更高一層,不只是在技術和能力這一層封裝,而是在產品這一層封裝,在產品這一層提供應用平臺。在解決方案這一層,充滿靈活性。」這樣使得技術和解決方案盡可能解耦。通過歸納相似的場景,盡量定義標準化的產品,從而實現降低成本、提升交付率。
談到 AI 的未來應用,他表示「隨后五年是非常好的 AI 在產業上發揚光大的窗口期」,隨著京東上海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落地,京東將結合應用的需求進行主題引導的研究和技術研發。
長在數智供應鏈上 AI
在清晰技術路徑的指引下,京東云得以磨煉出應對高度復雜業務場景的「產業 AI」能力,沉淀在京東言犀人工智能應用平臺之上,形成應對大規模、極端考驗的差異化技術優勢。
向下扎根、向上生長。在本次 WAIC 大會,京東集團副總裁、IEEE Fellow、智能產品與服務部總裁何曉冬首次發布京東產業 AI 全景圖,呈現京東云 AI 生根、鏈網融合、深耕產業的三位一體發展戰略。

扎根于場景,培育產業 AI 優勢。京東云在內部豐富的實踐場景中汲取技術養汁,截至 2021 年底,京東體系在基礎科學和技術研發上已累計投入 900 億,研發投入持續增長,技術成果遍布智能零售、物流倉儲、智能服務、智能城市等諸多數智供應鏈場景。基于對用戶體驗的極致追求,京東云沉淀打磨出了涵蓋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知識圖譜、語義理解、多輪對話等技術能力的言犀人工智能應用平臺,服務 5.8 億京東高凈值用戶,超 17.4 萬第三方商家,讓對話更智能,服務更省心。
成長于實踐,鏈網融合驅動新動能。圍繞著供應鏈全鏈條全環節,京東云打造了與數智供應鏈深度耦合的技術服務能力,構建起數智采購、協同研發、智能制造、全域鏈接、價值服務、供應鏈一體化六大能力。與飛鶴乳業聯合打造的物流中心,依托先進的倉儲管理系統與控制系統實現作業效率提高 40%,成本降低 25%,打造人性化、自動化、智能化、高效率及成本領先的全新智能倉儲模式。
根深才能葉茂,本固方可枝榮。言犀人工智能應用平臺作為廣闊落地場景下的堅固技術基石,持續優化迭代強大的產品與工程化能力,綻開出 AI 之花。
扎根產業的 AI
人工智能與產業深度融合,是釋放數字化疊加倍增效應、加快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構筑綜合競爭優勢的必然選擇。人工智能不僅能作為一種產品或服務參與經濟系統中,而且能實現對勞動、資本等其他傳統生產要素的替代,進而重構生產函數,打造成本、效率、體驗提升的正向飛輪,對產業運行產生變革性作用。
應用是人工智能發展的瓶頸,也是最大的機會,通過應用牽引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落地成為行業共識。隨著工程實踐能力的不斷提升,單點技術的交付方式正在成為歷史。中國擁有大量非互聯網企業、數字化程度不高的傳統企業,以及重多小微企業,他們往往不具備工程化能力和二次開發能力,很難享受便捷的 AI 技術。
言犀人工智能應用平臺致力于解決真實場景的問題,除了成熟的 AI 技術能力,更提供在京東驗證的端到端技術產品,讓數字化程度不高的客戶能夠通過積木化組合,形成行業完善解決方案,開箱即用。

言犀人工智能應用平臺采用 1+6+N 的架構。1 個平臺,即以言犀人工智能應用平臺為核心載體,擁有 9 大類 50 余個成熟 API,日均調用量達百億次,并擁有豐富的應用生態。6 項技術,基于北京、成都、上海、硅谷等 AI 研究院技術團隊,不斷對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知識圖譜、語義理解、多輪對話 6 項技術進行持續性探索。N 個場景,服務覆蓋供應鏈全域服務,包括生產、流通、消費,在其他實體經濟領域,還廣泛助力城市、金融、交通、能源等不同政企客戶數智化轉型,讓人工智能提供更加普惠的智能服務。

在京東云助力下,言犀人工智能應用平臺不斷為產業輸送著高效轉型的源動力。
在河北保定,保定 12345 政務服務便民熱線聯合言犀建立「接訴即辦」數字化監管平臺,提升了全渠道、全時段、全方位響應效率,2022 年上半年共受理群眾訴求 960190 余件次,同比增長 122.78%,響應率 100%,滿意率由 65% 提高到 97% 以上,助力打通服務民生的「最后一公里」。

言犀人工智能應用平臺支持保定 12345 市政熱線
在城市疫情防控期間,面對常規的疫情防控與排查需要城市各級單位每天進行大量的調查走訪,人力物力消耗極大的問題,言犀推出疫情防控與排查解決方案,最快可以在 30 分鐘內完成「從 0 到 1」解決方案搭建,最高可支撐 100 萬人次/小時的流量,已經在北京、廣東、山西等地出色地完成了疫情防控與排查工作。
探索未來的產業 AI
本次會上,京東云還成立了京東上海產業 AI 研究院。眾所周知,上海及長三角地區擁有人才富集、科技領先、應用場景豐富等優勢,是我國人工智能科技產業發展的高地。京東上海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是京東人工智能研究院在上海設立的分支機構,主要針對上海及長三角區域的產業真實產業問題,聯合上海復旦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和上海市經信委、上海市科協等科研機構,通過京東數據、算法、算力,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促進產學研用集成創新,全面助力長三角區域數字經濟產業轉型,為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的「AI 力量」。

京東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于 2017 年,致力于從基礎理論層面實現顛覆式創新,研究課題 80% 的研究由業務場景需求驅動,致力于解決真實場景中的問題,對內滿足京東集團對于人工智能技術的需求,對外助力數智化產業發展及變革。
人工智能的發展越來越需要長期主義,產業對人工智能的期待逐步從熱炒回歸理性,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創新成為共識。京東云在長期實踐過程中的經驗表明,只有將人工智能大規模、系統性地融入產業鏈的全流程,打造產業 AI,才能形成更領先的產業競爭力。
言犀人工智能應用平臺堅持內部實踐、產業協同、生態共建的發展思路,通過打造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標桿型示范應用場景,凝聚業界共識,打破產業化瓶頸,支撐產業數智化的產業鏈創新,讓人工智能充分助力經濟社會發展。
未來,京東云將秉承開放共生的理念,將「更懂產業」踐行到底,將「產業 AI」扎根到底,激發更多的新模式、新業態,為各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