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8家企業“轉板”過會,7家將登陸創業板!這2家公司已終止北交所上市,即將轉板創業板
7月份,新三板飛沃科技等8家企業IPO“轉板”全部過會,其中7家擬在創業板上市。從業績指標來看,飛沃科技去年盈利同比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不過仍超過7800萬元。
在獲得深交所同意后,泰祥股份和翰博高新成為首批轉板創業板的北交所企業,目前這2家公司均已經終止在北交所上市。
8家公司成功IPO“轉板”
7月份,飛沃科技等8家新三板企業IPO上會并且全部成功闖關,單月過會企業數量僅次于3月份。因此今年以來合計53家公司“轉板”上會,其中48家成功過會。
創業板和科創板是新三板企業上市的主要目標板塊,今年以來33家創業板上會,其中30家過會。7月份過會的8家企業,除了浩辰軟件計劃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其余7家公司均擬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從業績規模來看,7月創業板IPO過會的7家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即2021年盈利均超過5000萬元。
目前仍在新三板掛牌的飛沃科技,2021年實現營收11.3億元,同比小幅減少5%,凈利潤為7820萬元,同比下滑了51%,扣非后凈利潤為6329萬元,同比減少61%。
已經終止新三板掛牌的展新股份,2021年業績同比也出現了下滑,不過營收仍超過7億元,凈利潤、扣非后凈利潤分別超過了5000萬元。
綠通科技2021年盈利規模更是超過1億元,且今年上半年延續去年業績大幅增長的態勢。公司預計2022年1-6月營業收入70000萬元至75000萬元,同比增長57.65%至68.91%;預計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2600萬元至13,600萬元,同比增長154.86%至175.09%;預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450萬元至13450萬元。
達科為公司近幾年業績持續增長,在2020年盈利爆發后,2021年凈利潤過億,扣非后凈利潤為9774萬元,同比增長近30%。
從行業來看,上述7家公司主業普遍涉及新興科技和新興產業。飛沃科技主業為高強度緊固件研發、制造及為客戶提供整體緊固系統解決方案。展新股份主要從事研發、生產、銷售LCD觸控顯示、AMOLED柔性顯示、半導體制造等行業用膠膜材料。綠通科技的主業涉及電動車熱門行業,公司從事場地電動車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一些新三板企業正在籌劃創業板IPO上市。通領科技宣布啟動上市輔導后,很快公布了創業板IPO方案,公司計劃發行不超過1560萬股股份。
通領科技2021年營收為9.63億元,同比增長35%,凈利潤5832萬元,同比減少逾一成,扣非后凈利潤為5534萬元,同比減少11%。
2家公司從北交所轉板創業板
泰祥股份和翰博高新也即將轉板創業板,這是首批正式轉板創業板的北交所公司。在獲得深交所同意轉板后,這2家公司已經終止在北交所上市。
繼泰祥股份于2022年7月18日在北交所終止上市,翰博高新也于本周一在北交所終止上市,這2家公司有望于近日正式在創業板上市。在此之前,觀典防務已經轉板至科創板上市。
上市后還可以申請轉板至科創板或創業板,北交所對企業的吸引力持續提升。從目前新三板企業的上市意向及籌劃掛牌新三板的企業動向來看,北交所仍是多數企業的目標上市場所。
多家公司從創業板IPO“改道”北交所。康亞藥業近期宣布,公司根據戰略發展需要進行綜合評估,計劃將上市輔導備案板塊由深交所創業板變更為北交所,輔導機構不變。此前,公司已經接受上市輔導一年半。
同樣已經接受上市輔導一年半的中裕科技,也將上市輔導備案板塊由創業板上市變更為北交所上市,公司表示是“根據自身發展戰略進行綜合考量”。目前仍處于基礎層的國子軟件,已經將上市輔導備案板塊由創業板上市變更為北交所上市。
從業績來看,上述“變道”的3家公司均符合北交所上市的財務條件。中裕科技2021年盈利4840萬元,連續第二年超過4000萬元。
國子軟件2020年度、2021年度經審計的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孰低者為計算依據)分別為2102萬元、5605萬元。
業內人士認為,對于企業選擇創業板IPO還是北交所上市,視企業自身情況而定,如果凈利潤規模不足5000萬元,選擇北交所上市成功率可能更高。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