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界-解碼LP獲悉,北京兆易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兆易創新)近日發布公告,公司擬作為有限合伙人以自有資金2億元參與認購小米私募股權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北京小米智造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的基金份額。
正是透過這一則公告,外界得知了小米系基金的秘密。兆易創新公告稱,北京小米智造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小米智造)計劃募集資金總規模達到人民幣100億元。其中,首次募資規模為人民幣63.3億元。在人民幣募資艱難的當下,小米悄悄募集100億新基金,令人驚訝。
01 小米系基金要募集100億,清華校友先出資2個億
要募100億的北京小米智造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有何來頭?
可以看到,北京小米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為執行事務合伙人,認繳出資3000萬元,占首次募資額的0.47%。其中,武漢壹捌壹零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出資30億元,首次募集中的份額比例為47.39%,為該基金最大有限合伙人。北京亦莊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天津市海創創新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則分別出資10億元人民幣,出資比例均為15.8%。
這是一家具有濃郁小米系色彩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天眼查顯示,北京小米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8月,由小米私募股權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全資控股,后者又由小米科技全資控股,即小米私募股權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小米科技旗下一家純正的CVC投資機構。
事實上,小米智造最大出資方武漢壹捌壹零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也由小米科技100%控股,與小米私募股權基金不同,該公司主要提供企業管理咨詢服務。綜合以上,小米系公司參投小米智造私募股權基金的金額共計達到30.3億元,占首次募資額的47.86%。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出資人之一亦莊國投間接持有少量兆易創新股份。亦莊國投旗下北京亦莊國際新興產業投資中心(有限合伙)持有北京集成電路設計與封測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伙)17.84%合伙份額;后者持有兆易創新0.14%的股份份額。
公告顯示,該基金將主要對集成電路及上下游領域(覆蓋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新材料、人工智能、顯示及顯示器件、汽車電子,同時包含消費類移動終端及智能設備的上下游應用及供應鏈)的非上市企業進行相關投資。天眼查顯示,該基金目前已對外投資愛科微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湖南法恩萊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華源智信半導體(深圳)有限公司三家企業。
在公告中,兆易創新認為,該基金重點投資于集成電路及上下游領域,公司參與認購基金份額,可借助專業投資機構的管理團隊、行業經驗和資源優勢,拓展投資渠道,及時把握集成電路及相關領域的投資機會,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綜合競爭實力。
兆易創新是國內赫赫有名的半導體巨頭。公司成立于2005年,創始人朱一明本科畢業于清華大學物理系。在國內,清華大學是培育半導體人才的搖籃,尤其是電子系,諸多行業內領軍人物從這里走出。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兆易創新已經成為國內存儲芯片龍頭企業,并于2016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目前,在中國市場,公司在NOR FLASH存儲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同時也是全球排名前三的供應商之一,市值一度達到千億元。
02 芯片巨頭為何偏愛做LP
眼下,芯片上市公司都喜歡通過做LP來拓展江湖版圖。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A股中市值排名前列的半導體公司或多或少都有過并購其他半導體企業的經歷。在這些半導體公司眼中,并購可以讓公司的業務邁上一級新臺階。但近兩年,芯片龍頭公司卻不再執著于并購擴張,反而開始熱衷做起LP。
2021年9月,汽車芯片龍頭廠商聞泰科技全資孫公司上海彥芯咨詢管理有限公司認繳投資上海武岳峰浦江二期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1億元;2021年12月,卓勝微全資子公司江蘇芯卓投資有限公司以自有基金5000萬元參與認購蘇州耀途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基金份額;2022年5月,思瑞浦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自有資金出資3000萬元認購鯤鵬基金3.16%的基金份額;今年6月,圣邦股份擬以自有資金3000萬元參與認購上海勵新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份額,早在今年年初還以自有資金3000萬元參投了蘇州耀途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份額……芯片公司齊齊通過投資產業基金來布局上下游產業鏈,背后其實反映了并購難度的上升,以及投資產業基金這種新業務拓展方式的優勢。
事實上,企業之間的并購并非簡單促成,并購過程中往往險象環生,企業隨時會面臨并購失敗的風險。2017年,上市不久的兆易創新希望借收購北京矽成拿到打開國內DRAM芯片市場的敲門磚,最后卻因北京矽成供應商阻撓,此次收購以失敗告終。
這種失敗的概率,在2018年貿易戰爭打響后被逐漸被放大。各國對芯片產業重視程度提高,引發了對芯片行業中壟斷的擔憂,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
對于想要并購的半導體企業而言,更為糟糕的是,市場中可能沒有那么多流動性了。
今年,為應對全球高通脹,美聯儲大規模加息收水,全球流動性緊縮。產業趨勢向下的半導體行業正在經歷資本寒冬。二級市場中,半導體指數自去年7月高位至今年4月地位,累計跌幅超過40%。
身處其中的芯片巨頭們,想要通過定增等方式募資進行大規模并購,絕非易事。加之市場中成熟的且能夠盈利的并購標的越來越少,將擴張的重心從并購轉移一部分至做LP,成為各大芯片巨頭們心照不宣的舉動。
一方面,做LP投資私募股權基金,投資方式更為靈活。相較于并購,所需金額小,撬動的資源杠桿卻大。同時,投資的范圍更廣。另一方面,并購后,如若認購股份份額比例較高,并購標的的收益與負債均需要投資企業照單全收。投資產業基金相對而言認購股份比例較小,承擔標的公司負債風險也更低。
在一眾芯片龍頭企業中,中芯國際已經率先嘗到做LP的甜果子。據統計,在中芯國際旗下CVC中芯聚源所投的137家半導體公司中,目前科創板上市19家,創業板上市2家,新三板上市1家、北交所上市1家,深交所主板上市1家,上交所主板上市1家。今年4月,中芯系私募股權基金更是在11天內收獲5個準備IPO的被投半導體公司,其中便包括排名全球前十的CMOS圖像傳感器公司思特威。中芯國際2021年財報顯示,公司投資收益達到29.27億元,同比增長320.94%。
如今,越來越多半導體龍頭企業加入到LP的大軍中,國內的半導體產業迎來新的“源頭活水”。
(完)
2022-07-13 投資界發布了 《粉絲社區服務提供商「花果山傳媒」獲B站投資》的文章
2022-04-20 投資界發布了 《深圳市政府引導基金又要投5家GP》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廣西兩支新基金成立,總規模40億》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石家莊擬設立20億元數字經濟子基金》的文章
2022-04-14 投資界發布了 《西安市創新投資基金首批子基金申報指南正式發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