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觀典防務成功轉科創板上市后,泰祥股份和翰博高新也加快了“搬家”進程。
近日,翰博高新發布公告稱公司轉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事項獲得同意。7月11日,翰博高新向北交所遞交了終止股票上市申請也獲受理。由此,北交所轉板公司將增至3家。
翰博高新戰戰兢兢的轉板之路終于塵埃落定。
事實上,翰博高新始終在尋找屬于自己的歸宿。早在2019年就試圖通過上市公司收購股權的方式沖擊A股市場,可惜未能圓夢。2020年,翰博高新最終“落戶”新三板精選層。
正如陳奕迅在《紅玫瑰》中所唱,“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作為精選層的一員,翰博高新直接平移至北交所上市。然而,翰博高新依然心存轉板念想。
2021年11月4日向深交所提交轉板申請文件,擬轉入創業板,同日股票停牌。2022年3月10日,深交所上市委審核結果顯示,翰博高新申請轉板符合轉板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深交所沒有辜負翰博高新的“一往情深”。如今,蟄伏9個月的翰博高新終于俘獲創業板“芳心”,登陸創業板上市指日可待了。
同樣“身在曹營心在漢”的還有泰祥股份。
泰祥股份是一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主營業務為汽車發動機零部件的研發、制造與銷售。公司在精選層掛牌后,一直心系創業板。
2021年8月16日,泰祥股份董事會審議通過公司申請向創業板轉板上市議案,正式啟動轉板事宜。同年11月10日,深交所正式受理泰祥股份轉板上市申請,9天之后即進入審核問詢階段。2022年3月25日順利過會。
同是轉板至創業板,泰祥股份和翰博高新的審核速度總是被投資者拿來“一較高下”。翰博高新在獲受理、審核問詢、上市委會議通過環節保持領先,泰祥股份則是后來者居上,反而是率先獲同意。
根據規定,轉板申請獲同意的企業將于6個月內在創業板上市交易。因此“北轉創第一股”的名號花落誰家現在還無法定論。
而要論轉板速度最快的北交所公司,非觀典防務轉科創板莫屬。
泰祥股份從轉板上市獲受理到同意上市共用時219天,翰博高新用時241天,而科創板“轉板第一股”的觀典防務僅用時141天。
“打頭陣”的觀典防務不僅轉板速度快,而且從起初創業板輔導,到北交所上市,再到轉板科創板,上市之路橫跨三大交易所。
在轉板框架兜兜轉轉后,觀典防務終于在今年5月25日正式加入科創板。具體計算,觀典防務從提交科創板轉板申請到成功過會歷時僅99天。業內人士表示,如果不是后來北交所的橫空出世,觀典防務的轉板進度可能還會更快。
觀典防務作為北交所第一只“轉板概念股”,市場自然對它轉板后的股價表現尤為關注。
然而,這位“轉校生”似乎有些水土不服,在轉板成功之后的首個交易日集合競價階段便一秒“破發”。開盤后觀典防務股價跌幅有所減弱,收盤價仍然突破20%的跌幅,下跌23.63%。
觀典防務“出師不利”,股民恨鐵不成鋼,紛紛吐槽:“盼星星盼月亮盼了7個月,卻盼來一個大坑,首日大跌埋了1.76萬股東?!?/p>
業內人士表示,觀典防務轉板后股價1秒跳水與缺少市場關注度、業績不突出、發行市盈率較高等因素密切相關。
首先,觀典防務是轉板上市,沒有市場打新的行為。雖然在北交所大紅大紫,但是對于科創板來說就只是“平平無奇”的一只股票而已;其次,觀典防務業績有點配不上“北交所轉板第一股”的光環,近三年公司凈利潤雖然不斷增長但是仍然不“抗打”;最后,觀典防務轉科創板后,發行市盈率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讓投資者望而生畏。
根據《轉板辦法》,北交所停牌時的價格是科創板的開盤參考價。觀典防務在發布轉板公告后,股價就累計漲幅逾九成,停牌前的股價達21.88元/股,此價格對應的轉板市盈率為72.08倍,遠高于中證指數發布的行業最近一個月41.26倍的平均靜態市盈率。
盡管觀典防務轉板上市首日股價破發,但是首日成交額達4.58億元,已超過同日北交所市場整體成交額3.5億元。
并且,在經歷了首日“破發”驚魂之后,觀典防務股價也出現了小步回升,一度拉升至21.05元,距離21.88元的發行價僅一步之遙。
這依然讓轉板公司和投資者看到一些光亮。
泰祥股份和翰博高新在2021年8月中旬官宣轉板后,股價也都曾經歷過一波“轉板行情”。
其中,泰祥股份10月下旬創出盤中高點21.2元/股。粗略估計,停牌前3個月,該公司股價的累計漲幅超100%。翰博高新停牌前更是“戰績”卓著,曾創出盤中高位42.22元/股的歷史新高。
2022年3月4日,滬深交易所分別發布了北交所上市公司轉板科創板、創業板的試行辦法,這就意味著北交所公司轉板上市終于“天塹變通途”。
這也給那些經營業績較好,內部管理比較規范、法人治理結構比較健全的公司更多的可能。企業在資本市場發展又多了一條路徑。
然而,不少投資者也會疑問,轉板上市制度是否會出現大量優質公司“出走”?北交所是否在為他人做嫁衣?
業內人士表示,轉板上市需經過公開發行、滿足一定的期限、符合交易所上市條件等多道門檻檢驗,不會出現大量優質公司快速轉板上市的情形。
再加上科創板聚焦“硬科技”,創業板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北交所緊緊圍繞服務中小企業,突出“更早、更小、更新”,三者定位各有側重。
此外,轉板制度也并不是中國資本市場特有的,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企業可以轉去紐交所和全美交易所,但真正轉板的企業屈指可數。
市場還有觀點認為,轉板制度一方面可以打通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打破“一上定終生”的不變格局,尤其可消除資本市場“不死鳥”,實現優勝劣汰。另一方面,北交所轉板制度符合所有市場參與者的利益。
北交所上市企業擁有了“進可轉板,退可守”的自由;中小股東按照自己的風險偏好,可以在多層次市場的不同階段進入公司,然后在不同的階段獲利退出;對北交所來說,轉板越順利,越能吸引新三板掛牌企業。
北交所開市前,除了上述3家公司,也有其它曾有條不紊地推進轉板上市事宜。北交所成立后,它們都曾面臨“兩難”選擇:是去是留?
如今,觀典防務成功轉板上市,泰祥股份和翰博高新登陸科創板也進入了倒計時階段。龍竹科技和新安潔都以“自身發展”為由在2021年12月宣布終止轉板,安心留在北交所。
趨勢已然明朗。“轉”還是“不轉”是個問題,歸根結底各家公司還是要量體裁衣。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