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當地方政府固執地把孵化器當成招商引資的一部分時,一幕幕悲劇就不可避免地接二連三上演了。
只是,悲劇明明已經接二連三、連四、連五上演了,不但無官員反省擔責,反而跟風者眾,這就太奇怪了。
究其原因,地球人都知道:心太急。
一個人心太急,頂多做不成大事,急來急去最后急的其實都是自己,急出病也好,急出錯也罷,只要他自己樂意,別人也就樂意看熱鬧,聊八卦,扯閑談。
但是,官員心太急,急到一起形成了政府力量,情形就可怕了。
02
孵化器無法通過招商引資的手段方式快速見效,原因一點也不復雜。
幾乎所有的優秀孵化器,都長在一片屬于自己的特殊土壤里。
特殊的土壤,包含了對這片土壤充滿感情感恩,并且與這片土壤息息相關伴隨成長的孵化器創始人。
包含了這片土壤的科技研發成果集聚、相關產業資源集聚、人才、知識、信息豐富、熟悉、暢通。
包含了適應創始人和孵化器在孵企業創業成長的文化氛圍、商務環境和人文氣息。
是這些元素的集聚和搭配,融合和演繹,成就了這個優秀的孵化器。
03
結論顯而易見,這個優秀的孵化器不可能隨意搬遷,也根本無法拷貝,甚至都無法被學習和模仿。
那么,它怎么可能會被招商引資到另一個城市去呢?
我們的任何一個城市,會有如上所述一樣的土壤嗎?
這里面根本不是免租、運營補貼的問題,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問題。
很多人會說,這么多年里,各地招引了各種各樣的孵化器,許多的孵化器早就遍地開花成為跨市公司、跨省載體,直至跨國孵化。
這樣說,的確說到了一些現象,或者一些事實。
04
只是,我們討論的對象是優秀的孵化器。
如果你覺得優不優秀無所謂,只要叫孵化器就行,管它真假好壞優劣,反正符合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就行了,就可以隆重地簽約儀式、拼命地湊數吹牛、浮夸地宣傳報道了,那也無話可說。
畢竟這樣最快,算得準時間,能掌握節奏,貌似也看得到效果,吻合心太急官員的所有愛好和癥狀。
小孩子過家家似的,能把一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孵化事業,糟踐成逢場作戲的戲子。
事實是:優秀的孵化器肯定不會到處跑。
他們知道孵化的難,知道孵化的邏輯是垂直的產業生態,是沿著生態的深入和延伸,沿著資本的鏈接而蔓延。
關鍵是孵化器需要獨特的土壤條件、創新創業文化和營商環境。
05
各地招商引資孵化器的失敗案例,已經罄竹難書,各種無法找到獨立商業模式的異地孵化器,大都處于尷尬懵逼狀態。
對地方政府而言,這還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
更嚴重的問題是,當政府相關部門把孵化器當成可以招商引資的對象時,便難免忽略對本土創業孵化的培育和支持,這樣必然導致戰略上的失誤,戰術上的失敗。
明白人都知道,政府搞一堆的優惠條件,招引過來一些名不符實的所謂品牌孵化器,直接受到沖擊的是本土的孵化器。
當一個城市區域讓本土孵化器淪為二等公民或邊緣棄子時,這里的孵化事業基本就進入死胡同了。
然后,念經的外來和尚漸漸會演變成劣幣,驅逐掉本已殘存的良幣,進而讓城市區域孵化市場一片荒蕪。
(完)
范偉軍:火炬眾創孵化博物館館長、《中國孵化器》雜志主編。 著有《小企業如何長大》、《千方百計離成功近一點》、《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5模式》、《創業家:城市拯救者》、《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10亮點》、《創業·枕邊書》、《眾創孵化8樣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