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鞋機制,也稱綠鞋期權(GreenShoeOption),是超額配售選擇權(Over-AllotmentOption)的行業俗稱,最初因美國一家名為波士頓綠鞋制造公司(GreenShoeManufacturingCo.)于1963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時率先使用而命名。
2001年9月3日,證監會發布《超額配售選擇權試點意見》,將綠鞋機制這個舶來品引入我國資本市場,促進股票發行制度的市場化,控制股票發行風險。《意見》對超額配售選擇權進行了明確規定:超額配售選擇權是指發行人授予主承銷商的一項選擇權,獲此授權的主承銷商按同一發行價格超額發售不超過包銷數額15%的股份,即主承銷商按不超過包銷數額115%的股份向投資者發售。在本次增發包銷部分的股票上市之日起30日內,主承銷商有權根據市場情況選擇從集中競價交易市場購買發行人股票,或者要求發行人增發股票,分配給對此超額發售部分提出認購申請的投資者。
新三板評論發表在《多層次資本市場研究》(2020年第4期)論文中寫道:更通俗地理解,綠鞋機制是發行人先與超額配售戰略投資者簽訂延期一個月交付股票的協議,然后主承銷商利用發行人發行的一個月期“期股”從超額配售戰略投資者手中提前拿到超額配售股票認購的預收款,在新股上市一個月內根據股價是否破發,在二級市場購買發行人股票或者要求發行人增發股票給超額配售戰略投資者。
早在北北交所的前身精選層成立之時,綠鞋機制就被引進,直至現在的北交所,主要目的是為保公開發行成功和降低二級市場的破發率。
雖然從精選層算起至今的北交所,也快2周年了,綠鞋機制一直伴隨著發行,但破發概率還是較高,后來投資者就把對綠鞋機制的首要期望寄托降低為上市首日不破發即可。
新三板評論正好借助近期連續上市的三只個股即北交所第97、98、99只新股探討一下綠鞋使用的正確姿勢。
6月14日上市的新股奧迪威,開盤即破發跌6.55%,創下北交所首個開盤破發歷史。新三板評論在當日盤中與群友交流時,認為應該承銷劵商可能大意了,樂觀地認為首日不會破發,所以沒有提前啟動綠鞋預案,才會出現開盤即破發的情況,以至于后面補救也來不及,因為大勢和情緒已經無法逆轉,這直接導致當日以最低價收盤跌7.46%。
6月15日,上市次日的奧迪威平開高走,新三板評論跟朋友聊天時笑說今天綠鞋終于上班了,一度拉漲7.86%,離開發行價僅2分錢之差,可惜拋壓依舊兇涌,綠鞋也扛不住太多的拋壓,之后窄幅震蕩,收漲4.62%但依舊破發3.18%,錯過了首日最好的綠鞋機會,后面可能就大勢已去了,所以首日最重要,因為本身北交所的發行量少,綠鞋更少,經不起折騰。
6月17日,新股天潤科技首日上市?,以平價開盤后直線破發下挫9.19%,尾盤又頑強收到平盤,保證了開盤和收盤均未破發。新三板評論認為,這跟前一新股奧迪威相比,該保薦券商開源證券專業老到多了,明顯有備而來,將綠鞋機制使用的恰到好處。即開盤就用綠鞋在發行價托買單,保證開盤不破發。盤中讓市場投資者自由發揮運行,破發也無所謂。臨近收盤時,再次安排綠鞋出動,快速將價格推至平盤,以保證收盤不破發。至于之后破不破發,就取決于綠鞋還剩多少了,但大概率會繼續破發,但上市首日穩住了即可,之后再破就無所謂了,綠鞋使命光榮完成。

6月20日,上市次日的天潤科技,綠鞋在完成了首日護盤任務后,主要是余下的綠鞋量也不足夠了,就放任市場自由發揮了,因此當天大幅低開后小幅震蕩,收盤破發7.20%。
6月20日,北交所第99只新股泰德股份以2.96%高開后高走至8.62%后震蕩向下,竟然一度破發1.24%,這么低價4.06元發行的新股,也盤中破發,確實出乎市場意料,但收盤時保薦券商也是借綠鞋力量收至平盤價,也力保首日收盤沒破發。
6月21日,上市次日的泰德股份由于綠鞋用完,今天直接破發開盤后全天小幅震蕩,收盤破發2.22%?。
當然,新三板評論認為綠鞋的最好姿勢就是在一個月內沒出現破發,一個月期滿后補發15%的綠鞋股票。
但若遇破發風險時,其最好的使用姿勢應該是確保首日開盤和收盤不破發,能保盤中也不破發則更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