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克力 | 立方大家談專欄作者
訪談背景:工信部近日印發《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明確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評價或認定標準,引領廣大中小企業堅持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實現高質量發展。
近日,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記者就此采訪了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新經濟智庫首席研究員朱克力。以下是訪談實錄:
1.為什么要出臺該暫行辦法?
朱克力:優質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強且成長性好,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的基礎力量、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堅強支撐。我國高度重視優質中小企業發展培育工作,各地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圍繞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已作出了一系列決策部署,形成從政策到服務的組合拳。
目前中小微企業的培育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但也面臨標準不統一、服務不精準、發展不平衡等問題。比如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支持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為創新重要發源地,但創新型中小企業因為缺少評價標準,目前各地都在探索,概念認識上存在差異;再如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培育標準由各地自行制定,各成體系,不利于培育工作的持續開展。因此,為進一步提升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工作的系統化、規范化和精準化水平,工信部在前期開展培育工作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暫行辦法,旨在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實現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
2.將對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有什么作用?
朱克力:暫行辦法不僅對評價認定工作進行規范,更對培育管理提出了系統性要求。堅持紓困與培優相結合,加快構建涵蓋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進一步增強中小微企業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提升中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實現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
優質中小企業的三個梯度,層次分明、相互銜接,既有利于不同層次的企業看清差距和不足,明確努力方向,也有助于各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提高服務的針對性、精準性和滿意度。開展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工作,絕不僅僅是認定一批優質企業,更重要的是通過培育服務、引導帶動,引領廣大中小企業堅持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實現高質量發展。
3.什么是優質中小企業?這些企業具有怎么的特點?
朱克力:優質中小企業是指在產品、技術、管理、模式等方面創新能力強、專注細分市場、成長性好的中小企業,由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三個層次組成,三者相互銜接、共同構成梯度培育體系。創新型中小企業具有較高專業化水平、較強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是優質中小企業的基礎力量;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實現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發展,創新能力強、質量效益好,是優質中小企業的中堅力量;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位于產業基礎核心領域、產業鏈關鍵環節,創新能力突出、掌握核心技術、細分市場占有率高、質量效益好,是優質中小企業的核心力量。
4.目前我國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取得哪些成效?
朱克力:《“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將優質中小企業培育工程列為九大工程之首。目前已累計培育“小巨人”企業4762家,帶動各省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8萬多家。可見培育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但也面臨標準不統一、服務不精準、發展不平衡等問題。就此,暫行辦法提出“十四五”期間,努力在全國推動培育一百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十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一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5.暫行辦法提出,建立健全“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機制。這一機制將產生怎么影響?
朱克力:暫行辦法指出,各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應強化優質中小企業的動態管理,建立健全“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機制。其中,包括設置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有效期,構建更新復核等機制,此外,在動態管理中,如果發現已被認定的企業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或數據造假的,堅決取消認定。
幼苗成長為參天大樹,不可能一蹴而就。開展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工作,絕不僅僅是認定一批優質企業,更重要的是通過培育服務、引導帶動,引領廣大中小企業堅持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實現高質量發展。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三類企業代表了優質中小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在動態管理機制之下,中小企業能夠沿著這一梯度進行持續的培育和發展,在既定的有效期內的不斷創新,可以激勵中小企業升級更加快速地轉型升級,也就是說,這一管理機制堅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專精特新發展方向。
6.如何將機制落到實處?
朱克力:根據暫行辦法總則第四條,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工作需要堅持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相結合,堅持分層分類分級指導,堅持動態管理和精準服務。工信部負責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工作的宏觀指導、統籌協調和監督檢查,推動出臺相關支持政策,發布相關評價和認定標準,負責優質中小企業的評價和認定、動態管理工作。同時,工信部通過建設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平臺,搭建優質中小企業數據庫。各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應加強服務對接和監測分析,對企業運行、發展態勢、意見訴求,以及扶持政策與培育成效等開展定期和不定期跟蹤,審核并實地抽查中小企業工作開展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政策和開展精準服務;進一步落實“放管服”要求,推動涉企數據互通共享,減輕企業數據填報負擔。
中小企業要高度關注有效期相關通知,在每次到期后由企業重新登錄培育平臺進行自評,通過培育平臺更新企業信息。暫行辦法始終堅持政策引領、企業自愿、培育促進、公開透明的原則,按照“誰推薦、誰把關,誰審核、誰管理”方式統籌開展、有序推進。任何組織和個人可以行使監督權,可針對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相關信息真實性、準確性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向相應中小企業主管部門實名舉報,并提供佐證材料和聯系方式。
7.更好推進結合暫行辦法,如何更好地推進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
朱克力:正如暫行辦法指出的,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工作,堅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專精特新發展方向,堅持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相結合,堅持分層分類分級指導,堅持動態管理和精準服務。
從企業自身出發,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工作核心還是依靠企業不斷增強內生動力,堅持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從政府和社會力量出發,應做好優化發展環境、加強服務支持等工作,共同形成培育工作合力。各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應針對性地建立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制定分層分類的專項扶持政策,不斷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同時,應發揮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協調機制作用,加強部門協同、上下聯動,形成工作合力;應著力構建政府公共服務、市場化服務、公益性服務協同促進的服務體系,為中小企業提供全周期、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相關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發揮自身優勢,在政策宣傳、技術服務、法律援助等方面,積極為中小企業提供公益性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