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交所上市公司持續擴容。?
上周(5月23日-29日),北交所新增2只新股,分別為駿創科技(833533.BJ)和鑫匯科(831167.BJ),北交所上市公司擴充至92家。
“專精特新”依舊是北交所青睞的標的。
上周,4家公司獲得北交所受理,3家是“專精特新”企業,占比75%;3家公司接受了北交所問詢,其中1家是“專精特新”;還有1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通過了北交所上市委審議。
有公司轉板北交所上市,也有北交所上市公司轉板科創板。
作為北交所“轉板第一股”,觀典防務上周成功轉板科創板上市交易,證券代碼從832317.BJ變更為688287.SH。不過,轉板當天(5月25日)股票表現不盡如人意,觀典防務最終以23.63%的跌幅收盤。
A股市場風云變化,上上周還是北交所最靚的“仔”,上周就成了證監會立案調查的對象。
上周,北交所發生了首例實控人被立案調查的案件。生物谷(833266.BJ)實控人因涉嫌信披違規被立案調查。而就在上上周,生物谷還因為搭上了千金藤素的“順風車”,連拉兩個漲停板。?
2只新股在北交所上市
9家“專精特新”有了新進展
5月23日-29日,北交所新增2家上市公司,分別為江蘇蘇州的駿創科技和廣東深圳的鑫匯科。
駿創科技的核心業務是研發、生產汽車零部件,主要產品涵蓋汽車塑料零部件、汽車金屬零部件及配套模具等。
5月24日,駿創科技在北交所上市。上市當天,開盤價15元/股,較發行價(12.5元/股)上漲20%,收盤價為12.9元/股,較發行價上漲3.2%。單日成交額1.41億元,換手率52.71%。
鑫匯科就沒這么“幸運”了。
鑫匯科主要從事感應灶、IH電飯煲等智能家電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5月27日,鑫匯科在北交所上市交易,開盤破發,截至今日收盤,報11.51元/股,跌11.18%。
值得一提的是,鑫匯科的發行市盈率為25.28倍,略高于駿創科技(24.87倍)。一般而言,市盈率越高投資風險也越大,戳這里了解“北交所新股發行市盈率究竟多少倍合適”?
除了已經在北交所上市交易的新股,上周還有2家新股完成了公開發行(邦德股份、榮億精密),1家正在發行中(燦能電力)。
據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了解,這3家新股都是“專精特新”企業,其中,邦德股份是威海市“專精特新”企業,燦能電力是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榮億精密則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專精特新”依舊是北交所青睞的標的。
直通北交所此前也曾統計,在北交所已有的上市公司中,超6成是“專精特新”企業。而近期正在“闖關”北交所的50多家公司,也有一半是“專精特新”企業。
這從北交所本周的審核項目也能看出。
5月23日-29日,北交所新審核了11家公司。其中,4家公司的審查狀態為“已受理”;3家為“已問詢”;2家為“上市委會議暫緩”;1家為“上市委會議通過”;1家為“注冊”。
據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統計,這11家公司中,有4家是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天紡標、力王股份、華洋賽車、歐康醫藥),1家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科潤智控),還有1家被認定為“專精特新”產品企業(三維股份)。
北交所“專精特新”聚集效應愈發明顯。
“轉板第一股”首秀破發
2家北交所上市公司終止轉板
上周,也是A股市場再次見證歷史的一周。?
5月25日,北交所“轉板第一股”觀典防務正式登陸科創板。作為科創板的“新股”,觀典防務以申請轉板停牌時的價格(21.88元/股)作為科創板上市參考價,原有股東隨之平移。
從股價來看,觀典防務“首秀”并未迎來“開門紅”,當天收盤價報16.71元/股,跌幅高達23.63%。
對于其股價表現,不少投資者傳遞了“失望”的情緒,但也有人表示超過了心理預期。?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規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崔彥軍表示,觀典防務去年10月停牌后,科創板指數跌了30%,開盤補跌屬于正常現象。況且,其流動股占比47%,遠超直接上市25%的流通盤占比。
事實上,除了觀典防務自身表現,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還在“轉板”這件事情上。
今年3月,滬深交易所分別發布了北交所上市公司轉板科創板、創業板的試行辦法。
根據規定,北交所上市公司想申請轉板科創板、創業板,首先應當在北交所連續上市一年以上。在北交所上市前,曾經在新三板原精選層掛牌的,掛牌時間與北交所上市時間可以合并計算。(戳這里了解“北交所上市公司轉科創板、創業板辦法出爐,主要有這些看點”)
眾所周知,我國致力于打造多層次資本市場。北交所的成立,無疑是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重要一步。北交所與上交所、深交所堅持錯位發展、互聯互通,可以滿足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企業的融資需求。
但轉板的前提是還要符合板塊定位。
科創板聚焦“硬科技”,主要服務于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創業板主要服務于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突出“三創”“四新”;而北交所聚焦創新型中小企業,服務對象“更早、更小、更新”。
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注意到,除了上周成功轉板科創板上市的觀典防務外,北交所上市公司翰博高新(833994.BJ)、泰祥股份(833874.BJ)也在申請轉板,它們的“目標”都是創業板。
而曾計劃轉板創業板的龍竹科技(831445.BJ)和新安潔(831370.BJ),則于去年12月先后宣布取消轉板計劃。
對于終止轉板,兩家公司均表示已取得上市公司身份,目前公司的體量更適合在北交所發展。
不僅如此,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還注意到,部分以前想沖擊創業板的新三板掛牌公司也把目光移到了北交所。
例如,5月12日獲北交所受理的新三板掛牌公司一致魔芋(839273.NQ),2020年9月曾進入創業板上市輔導。3個月前,這家公司才提交了變更擬上市板塊的申請,申請由深交所變更為北交所。
業內人士認為,對于凈利潤在2億元以下的企業來說,在北交所與轉板沒有多大的區別,再加上轉板會影響公司的正常經營,萬一通不過還有負面影響,得不償失。“對于企業來說,只要能快速再融資,能便利股權激勵,能通過并購重組做強做優做大,適合自己的交易所才是最好的交易所。”他表示。
生物谷實控人被立案調查
26家公司被北交所“警示”
A股市場風云變化,上上周還是北交所最靚的“仔”,上周就成了證監會立案調查的對象。
5月24日,北交所發生了首例實控人被立案調查的案件。生物谷(833266.BJ)控股股東及實控人因涉嫌信披違規被立案調查。而就在上上周,生物谷還因為搭上了千金藤素的“順風車”,連拉兩個漲停板。
公告顯示,生物谷控股股東“金沙江投資”通過讓生物谷向第三方機構背書銀行承兌匯票的方式,占用公司資金7876萬元,目前已歸還;通過讓公司向沒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委托理財”的方式,占用資金2.77億元,至今尚未歸還。
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注意到,在此次立案調查之前,生物谷已經收到了北交所的問詢函和云南證監局的責令改正決定書,違規事項包括控股股東及實控人違法違規占用上市公司資金、高比例質押股權等。
而他們之所以能明目張膽地挪用資金,主要在于生物谷未能按照相關規定及時履行信披義務。
事實上,信披違規在A股市場十分普遍。
據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統計,自北交所開市以來,已有26家公司被采取監管措施,涉及21家(擬)上市公司,5家券商。監管措施類型包括“口頭警告”“出具警示函”“要求提交書面承諾”等。
而違規事由中,信披違規最為普遍。
以前文提到的正在北交所公開發行股票的燦能電力為例,在北交所上市委員會2022年第6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中,北交所曾對燦能電力提出“信息披露準確性”的要求。
當時,燦能電力在招股書“行業的季節性特征”章節中說,電能質量產品市場的季節性特征不明顯;但在“毛利率分析”章節中卻說:公司收入存在一定季節性波動特征。
此外,北交所公司的違規事由還包括重大會計差錯、權益變動違規、違規收購、短線交易等。
上市這件事兒,一直被視為企業驚險的一躍。成為上市公司,可以籌集到資金,也是對企業的有效增信。但上市也意味著監管更加嚴格,上市公司往往因為一些細節問題,被交易所出具監管措施。
前段時間,北交所第一屆上市委員會召開了2021年度工作會議。會上,北交所強調,上市委堅持以信息披露為核心,堅守財務真實性底線。
信披是對一家上市公司的基本要求,也是對投資者的負責。上市公司應該遵守信披規則,千萬別因小失大,釀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完)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