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0日,翰博高新轉板順利過會,成為北交所首家向創業板轉板的公司。另外在1月27日,觀典防務向科創板轉板上市的申請成功過會,成為第一家轉板滬深A股的北交所公司,至此北交所向科創板和創業板兩個轉板目標板塊均有一家成功過會案例。
早在1月7日,為進一步明確北交所的轉板相關事項,證監會對《關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轉板上市的指導意見》進行了修訂,形成并發布了《關于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轉板的指導意見》。
3月4日,上交所修訂并發布實施《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轉板辦法(試行)》。同日,深交所也修訂并發布實施了《深圳證券交易所關于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向創業板轉板辦法(試行)》。北交所制定并發布實施了《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續監管指引第7號——轉板》,同步修訂了北交所上市公司轉板相關臨時公告模板。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發布并實施《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關于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轉板證券跨市場轉登記業務實施細則》及《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關于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轉板證券跨市場轉登記業務指南》。
至此,在證監會層面上北交所轉板相關政策細則全部已落地。北交所向滬深交易所轉板通道的設計安排,是為真正實現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錯位發展、優勢互補、互聯互通,暢通三個交易所間的有效聯系,使多層次資本市場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在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上給予北交所頭部企業一個更大的資本高地,助力優質中小企業更上層樓,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新三板評論認為,北交所轉板制度確實戰略意義非凡,但在北交所運行早期,北交所企業的轉板意愿可能不會很高,更加不太會出現轉板潮。首先,北交所公司本身已經是A股上市公司,追求的上市目標和上市公司的身份業已實現;其次,北交所的定增、公開發行、可轉債、優先股、并購重組等政策均能有效地滿足企業再融資需求;其三,北交所二級市場的流動性正慢慢向科創板靠近;其四,北交所估值也相對合理;其五,目前北交所企業整體規模還相對較小,先借助北交所發展壯大后再謀求更高的資本舞臺是絕大多數公司的資本戰略規劃;其六,申請轉板將面對企業經營精力分散、停牌時間較長且無法融資和交易的風險、審核不確定性等不利情況。
當然,目前科創板創業板相比北交所還有不小的流動性溢價和估值溢價,在再融資效率和投資者數量上也有不少優勢,這是轉板的吸引力所在。轉板通道打通后,北交所打鐵還靠自身硬,要想真正長期留住更多的優秀企業,首先是加快基礎性配套制度的健全,其次是加速完善市場的融資、定價和交易功能。
新三板評論發現,1月27日觀典防務轉板上市成功過會后,公司按相關流程,對科創板上市委審核意見進行了落實和補充完善,包括1月28日公告股東簽署一致行動協議。但1個半月過去了,還暫時未拿到上交所的同意上市決定書。由于轉板無需證監會注冊,很多投資者朋友特別持股的朋友們都非常關心公司何時能在科創板正式上市,新三板評論認為,3月4日北交所轉板細則均已落地,在制度層面上已經完成了“精選層轉板上市”過渡到“北交所轉板”的無縫銜接。

所以,目前轉板萬事俱備,只欠一東風,即轉板稅收優惠政策明確的東風,需要由財政部、稅務總局制定出臺。正如北交所于2021年11月15日正式開市,財政部、稅務總局提前于11月14日晚上發布了《關于北京證券交易所稅收政策適用問題的公告》(2021年第33號)。新三板評論認為,近期財政部、稅務總局很快將制定并出臺北交所向滬深交易所轉板稅收政策,屆時觀典防務和翰博高新 可能很快就會拿到轉板批文,實現在科創板和創業板正式上市,完成轉板的臨門一腳。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