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證監會起草了《證券公司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試點規定(征求意見稿)》,擬在科創板引入做市商機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規定共十七條,主要包括做市商準入條件、準入程序、做市券源安排、內部管控、風險監測監控、監管執法等六個方面的內容。
新三板評論認為,做市交易即將引進科創板,其直接目的就是解決科創板二級市場換手率不足、流動性不好的局面,提高巿場活躍度。
目前投資者常說北交所成交金額太小,但實際上科創板板塊活躍還不如北交所,所以科創板搶先于北交所先行試點混合交易。
下圖為元月6日交易數據的對比:

2014年8月25日,新三板首次引進做市交易制度,至今已成功在運行七年多,為活躍新三板二級市場作出了較大貢獻,直至當前新三板做市指數(899002)還是及時反映新三板二級市場表現最好的晴雨表。
在科創板引進做市交易,實際就是實現“開收盤集合競價交易+盤中連續競價交易+盤中做市交易”的混合交易制度,這也是科創板在設立之初就預留設計好的基礎性制度。
新三板評論認為,其主要目的是充分發揮做市交易中“做市商提供雙向報價和撮合交易”的主要特色交易服務,實現市場報價的相對合理,保證交易的及時和公平,并且與競價交易優勢互補,有效地提高交易效率和流動性,增強二級市場活躍度,有利于市場交易主體充分博弈,更好地實現價格發現,降低交易風險成本,也可適度平抑股價的瞬間大幅異動,維持市場穩定。
但也要防止防止做市商利益輸送、內幕交易、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行為,以及極端情況下助漲助跌,加劇市場波動的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