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明輝編輯|六耳來源|直通北交所
2021年已經落下帷幕。
如果回憶起這一年的經濟發展,北交所是中國資本市場繞不開的話題。
作為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主陣地,北交所將成就一批中小企業。一些企業已經從無人問津到門庭若市,如今正站在聚光燈下接受機構密集調研。
據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統計,自2021年9月3日北交所成立以來,共有43家北交所上市公司接受過機構調研,占到北交所全部公司的一半以上。機構累計調研762次,是新三板精選層過去一年的6倍多。
直通北交所還發現,機構“偏愛”的北交所上市公司,市值普遍集中在10-30億元之間,且有一半是“專精特新”企業。?
累計762次
機構調研正在悄然起變化
機構調研往往會影響到上市公司在二級市場的“錢”景,機構頻繁調研也預示著一家公司的潛力和前景。
據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統計,2021年9月3日北交所設立至2021年末,北交所82家上市公司中,共有43家公司接受過至少1家機構的調研。而北交所設立前,新三板精選層交易近一年時間,僅有18家掛牌公司接受過機構調研。
43家北交所上市公司累計接受調研762次(含多次調研者,下同),是此前新三板精選層的6.4倍。其中,北交所開市(11月15日)后,機構調研更加頻繁,截至2021年末累計被調研646次,占調研總數的85%。
北交所成立前后機構調研情況?圖片來源:直通北交所
盡管北交所上市公司整體市值規模小,但是不少細分領域龍頭公司具有不錯的基本面,具備良好的成長潛力。這也是吸引不同背景機構前來調研的主要原因之一。
直通北交所發現,最近幾個月調研北交所公司的機構類型越來越豐富。
首先,即便是券商調研也正在起變化。此前中小券商是調研機構主力,現在中金公司等越來越多的頭部券商也加入到調研的主力軍中。
此外,與此前以券商和創投為主不同,現在公募、信托、資管以及險資等大型買方機構也紛紛參與對北交所公司的調研。
比如,平安養老保險、人保財險、上海人壽、中郵保險、長江養老保險等險資機構就越來越多地出現在調研一線。
最高被調研88次
前10名半數以上是“專精特新”
據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統計,2021年9月3日至2021年末,機構調研次數排名前10的北交所上市公司,累計接受機構調研442次,占到北交所公司的58%。
這10家公司,除諾思蘭德(430047.BJ)市值超過60億元外,其他9家的市值都集中在10-30億元之間。
北交所最受機構青睞股?圖片來源:直通北交所
這也能清晰地看出,機構調研“偏愛”的個股并不一定是市值排名靠前的公司。
從數據看,創遠儀器(831961.BJ)是最受機構“偏愛”的標的公司,累計被調研88次。
自北交所設立后,創遠儀器就接受了17家機構調研。北交所開市后,創遠儀器更是車馬盈門,又有71家機構密集調研。其中不乏中金公司、千合資本、重陽投資等多家明星機構。
創遠儀器是一家專注于研發無線通信與射頻微波測試儀器的高新技術企業,屬于上海市“專精特新”企業。
長期以來,我國無線通信與射頻微波測試儀器行業由國外大型企業壟斷,在高端測試儀器領域,國產化率較低。
創遠儀器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實現了掃頻儀、信道模擬器、高性能矢量信號發生器和高性能信號分析儀等產品的進口替代。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創遠儀器的研發投入分別占到當期營收的32%、38%和65%。
此外,創遠儀器積極搶占5G新興市場,或許是機構投資者青睞的原因之一。
申萬宏源表示,隨著國內5G基站建設穩步推進,創遠儀器有望憑借其有競爭力的產品和優質客戶群實現業績快速增長。
晶賽科技(871981.BJ)、同惠電子(833509.BJ)也是多家機構調研的對象。北交所成立后,分別獲機構調研53次、47次,位列第2、3名。
晶賽科技深耕頻率控制元器件——石英晶振細分賽道,同惠電子則與創遠儀器同屬高端測試儀器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發現,機構調研前10名中,有一半以上是省(市)級“專精特新”企業。其中,科達自控(831832.BJ)和錦好醫療(872925.BJ)屬于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投資者超475萬
北交所“賺錢效應”凸顯
“穩中求進”——在2022年新年致辭中,北交所董事長徐明對2021年對資本市場如此概括。
機構投資者一直都是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自北交所成立后,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都在踴躍進場。
據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了解,截至2021年底,北交所投資者數量超475萬,是北交所設立之前的2.8倍。
存量公募基金入市交易。易方達、南方、華夏等基金公司的首批8只北交所主題基金,11月19日開啟發行,當天上午11:30左右,這幾只主題基金便全部超募。
機構投資者看好北交所,也從某種程度上帶動了北交所上市公司的流動性。
直通北交所曾統計過北交所開市一周、一個月的市場情況。
其中,11月15日-11月19日,北交所開市首周,共有12家北交所公司接受了機構調研。那一周,北交所股票成交量11.84億股,同比增加142%;成交額212.49億元,同比增長了159%。
2021年最后一周北交所交易情況?圖片來源:北交所官網
12月15日,北交所迎開市“滿月”之喜,82只北交所股票累計成交478.97億元,比此前新三板精選層10個月總成交額的一半還多。
整體來看,自北交所開市至2021年底,北交所日均成交額較2021年8月精選層增長3.04倍,日均換手率1.79%,年化換手率為434.26%。
投資者熱情不減,北交所也逐漸走出“賺錢效應”。
2021年最后一周,59只北交所股票漲幅超10%;12月31日,2021年第一后天,北交所股票以放量普漲收官。北交所官網數據顯示,2021年北交所全市場股票平均漲幅高達98.9%。
在新年致辭中,北交所董事長徐明展望2022年時說到:“九萬里風鵬正舉,新征程砥礪初心。”
2021年的北交所牛氣沖天,2022年的北交所亦將虎虎生威。
(完)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