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北交所消息 12月30日,北京市經信局官網信息顯示,北京市開啟2022年“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自薦工作,企業自薦條件有創新能力、專業化程度、精細化程度等六類。
根據北京市經信局發布的《關于開展2022年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自薦工作的通知》(《通知》),“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遴選工作主要采用自薦方式進行,經過自薦、評價、公示、公告等環節,最終遴選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其中,自薦為敞口申報,全年開放,每季度認定。
《通知》明確了企業自薦條件,分為基本條件、經營條件、創新能力、專業化程度、精細化程度、其他專項條件六類。企業同時符合北京市城市戰略定位和產業發展政策,優先支持十大高精尖產業和硬科技產業、上年度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重50%以上等基本條件,即具有申報資格,其余五類條件將根據企業填報具體情況,由第三方機構進行評價,每季度評價一次。
其中,在經營條件方面,《通知》規定,企業須符合上年度營業收入達到1500萬元及以上,或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低于600萬元,或最新一輪融資估值不低于1億元。
在創新能力方面,針對企業主導產品屬于產業鏈“卡脖子”環節,或屬于關鍵領域“補短板”,或屬于填補國內(國際)空白,或有效實現進口產品替代,近兩年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均不低于5%,上一年度研發費用投入不低于100萬元等方面進行評價。
在精細化程度方面,針對以下兩個條件進行評價,企業獲得技術、質量、工程、環保、安全等資質或資格認定;企業至少1項核心業務采用信息系統支撐,或業務系統云端遷移。
企業可登錄“北京通企服版APP”進行線上自薦,自薦周期為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
直通北交所還注意到,《通知》強調,對遴選出的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按照《北京市關于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予以支持。該《若干措施》其中提到企業通過融資租賃方式購置研發等設備,每年給予最高1000萬元補貼。
此外,直通北交所研發的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據地圖顯示,截至目前,北京市有“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112家、市級“小巨人”390家、國家級“小巨人”257家。《若干措施》提到,“十四五”末,北京市力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500家,市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1000家,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5000家。
延伸閱讀:關于開展2022年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自薦工作的通知
(完)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