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頭條消息 ?日前,北京方迪經濟發展研究院、中關村創新發展研究院在京發布“中關村指數2021”。
“中關村指數2021”研究結果顯示,2020年中關村示范區創業活動保持高活躍度,新設立科技型企業2.6萬家,平均每天新設立科技型企業72家;企業獲得風險投資280.8億美元,在全球城市中位居第2位。
2020年以來,示范區經受住疫情大考,穩健前行,經濟運行展現出良好韌性。研究結果顯示,中關村指數穩步提升,2020年達到251.3,較上年提升28.9。
從五個一級指數來看,開放協同指數增長最快,較上年提升52.2,達到230.9;創新引領指數持續上升,較上年提高43.6,達到301.6;高質量發展指數增長較快,較上年提升32.8,達到213.0;雙創生態指數達到388.9,較上年提升13.0;宜居宜業指數122.1,較上年提升3.0。
為了給雙創主體提供專業化、集成化、高端化服務,示范區著力打造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的雙創服務體系,截至2020年底,示范區擁有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63個,國家級眾創空間118個,硬科技孵化器42家。
示范區高精尖產業集群不斷壯大,擁有億元以上企業3991家,上市企業中千億企業14家,估值超百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企業4家。
據了解,示范區主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生物醫藥兩大產業,緊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匯聚經濟發展新動能。
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2020年實現總收入3.5萬億元,同比增長17.8%;生物健康產業總收入2937.1億元,同比增長6.3%,獲批上市的一類新藥、創新醫療器械數量處于全國領先位置。
數字經濟成為高質量發展新引擎,2020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總收入2.2萬億元,同比增長25.4%,對示范區總收入增長貢獻率76%。
此外,人工智能、機器人、新材料、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等新賽道也亮點紛呈。
據悉,北京方迪經濟發展研究院、中關村創新發展研究院已連續十四年開展中關村指數研究,今年是第十年向社會發布中關村指數報告。
“中關村指數”包含創新引領、雙創生態、高質量發展、開放協同、宜居宜業5個一級指標,11個二級指標,35個三級指標,以2013年為基期,進行測算合成,直觀有效刻畫中關村創新發展的新動態、新特點、新趨勢,被譽為中國高新區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完)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