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國資委:六方面提高科技創新工作 著力培育“專精特新”和單項冠軍企業
12月29日,“創新驅動發展 科技引領未來”北京市國資委系統“十三五”創新成果發布會在京舉行。來自北京市國資委系統的38個獲得國家、北京市科技獎勵或解決行業“卡脖子”技術的重大創新成果集中進行了展示。
《證券日報》了解到,本次專題會上展示的38個獎項中,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共計15項。其中,北京電控參與的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DTMB系統國際化和產業化的關鍵技術及應用》是此次展示的最高獎項。其余14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成果涉及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百姓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
除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專題會上還展示了14項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和9項獲得其他獎項或解決行業“卡脖子”技術的創新成果。
北京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貴林指出:“十三五”時期,北京市國資委系統將科技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第一動力,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邁出了堅實步伐,取得豐碩成果。
對下一步北京市國資委全系統科技創新工作,張貴林提出以下六點要求:
一要著力加強戰略引領,牢牢把握新時期科技創新正確方向。要堅持“四個面向”、堅持融入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大局、堅持聚焦主業,深入謀劃科技創新總體戰略布局,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
二要著力深化體制改革,切實增強創新發展活力動力。要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加強科技資源優化配置、高效利用和開放共享,優化科技組織體系,構建高效運行的梯次研發結構。
三要著力強化自主創新,加大科研投入,促進更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要聚焦原始創新,勇當原創技術“策源地”。要聚焦“卡脖子”技術,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科技自立自強。要聚焦高精尖產業,著力培育一批科技領軍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
四要著力促進開放創新,最大限度用好各類創新資源。要深化產學研協同,聯合高校院所、央企和中關村企業共建創新聯合體。要加強應用場景建設,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構筑創新協同、產能共享、供應鏈互通的新型產業創新生態。
五要著力加快成果轉化,加速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要推進系統內部協同,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要承接好在京高校院所、醫療機構等優質科技成果產業化。要加快建設專業性強、開放程度高的中試平臺、公共服務平臺以及老舊廠房改造利用的科技創新創業園區,加大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在更大范圍示范應用。
六要著力人才隊伍建設,為科技創新提供不竭動力源泉。要加快培養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科技領軍人才,引進一批擁有卓越領導才能的高層次創新管理人才,造就一批技藝精湛、愛崗敬業的高技能人才。要營造良好創新文化,形成尊重人才、尊重創造、鼓勵創新良好氛圍。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