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慧芳? 編輯|六耳
2009年8月8日,電影《忠犬八公的故事》上映,這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只名叫“八公”的狗狗,十年如一日地在原地等待主人歸來的故事。片中的人狗情緣令人動容,也讓眾多養寵人心有戚戚。
如果你遛彎的時候聽到有人喊:“兒子,慢點兒,別跑太遠!”興許,這只是主人對狗狗的愛稱。這在當下并不奇怪。網上有個段子:以前養個兒子叫狗子,現在養個狗子叫兒子。近兩年,兒子又升級成了主子。
“吸貓”“擼狗”成為一些年輕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年紀輕輕,貓狗兩全”很是愜意。
寵物出門有鞋子,出行有代步車,回家還有專用床,過生日還可以定制蛋糕,甚至還有寵物婚禮和派對……尤其是對一些精致養寵人來說,寵物零食、禮物和玩具早就不足以表達愛。
不經意間,寵物經濟賽道已經成長為千億級的生意,吸引無數商家入局,各路資本也相繼涌入。
-1-
歷史上最早被馴化為寵物的是“汪星人”。據記載,秦代便出現了宮廷養狗。唐朝時,宮廷貴族養寵犬成為風尚,宋朝時進一步擴大到相對富有的普通家庭。
三四千年前的埃及人最早開始馴化貓,他們把貓奉上神壇。在中國古代,也有寵貓達人。“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貍奴不出門”便出自大詩人陸游之手。
古人寵愛的不止貓狗。先秦時期的衛國國君衛懿公寵鶴,給鶴們造豪華的窩,華麗的車,按品相封官階享俸祿;魯國大夫臧文仲好烏龜,專門給愛龜蓋了個豪宅;明朝宣德皇帝朱瞻基喜歡蟋蟀到了癡迷的程度……
不過,極致養寵的古人多是官宦富貴人家,平民百姓頂多就是養狗看家護院、養貓絕鼠。現如今,養寵的習慣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特別是這屆后浪,“氪金式”養寵蔚然成風。
寵物的一生,就是花錢的一生。生老病死,每一環都擠滿了商家。
首先,買個寵物就耗資不菲,種類和品相不同價格相差懸殊。以當前最受喜愛的柯基犬為例,國內一只普通品相和血統一般的柯基,價格都在3500元左右。貓界“仙女”布偶貓身價一騎絕塵,在8000元-20000元之間。
把寵物買回家,真正的“氪金”才開始。
寵物糧食要精挑細選,低油脂、零添加、夠新鮮,如果荷包能“卷”得動進口糧就不買國產。營養搭配還要均衡,最好能調理腸胃、護膚、美毛及補鈣。有條件的話,還要親自下廚做飯:雞胸肉、牛肉、三文魚,再加一顆黃澄澄的生蛋黃。
很多養寵人干著鏟屎官的活兒,操著養娃的心:“我可以頓頓吃外賣,但我的貓主子狗娃子不能缺營養”。
雙12剛開賣,鏟屎官們也許會忘了給自己買棉襖,但一定會記得給貓主子們買一件貓漢服。自家的狗娃子要穿上羊羔絨馬甲配復古綠圍巾,成為全小區最靚的崽。
只要睡得好,只顯氣質不顯老。今年深度睡眠貓窩也開始走紅。寵物電熱毯的出現也讓寵物邁入科技取暖時代。
傳統的逗貓棒、貓抓板、貓爬架等玩具難討“主子”歡心,鏟屎官們寵物陪伴機器人、活蹦亂跳的電子魚、智能電動魔盒買起來。
想當個有教養的“孩子”,上培訓班不能少,寵物訓練課已非常火爆。
對精致養寵人來說,美容保養也是躲不開的花銷。一些專業門店根據寵物大小收費。200元到1000元不等。想保持有型又干凈,每月美容1次,洗澡2次。
每逢佳節胖三斤,太胖有害健康,很多人開始給寵物請起了健身教練。
“貓狗在,不遠游,游必有方”。出差或節假日,寵物無人照料,催生出上門喂養和寄養服務。
寵物寄養機構包括普通寵物店、寵物醫院、寵物酒店等。在北京普通寵物店寄養價格在40元-90元。較為高端的寵物店內,普通標間每天365元,街景房每天415元。
除了以上所說的,寵物服務市場還有寵物游泳館,寵物旅游團、寵物攝影、寵物旅館、寵物主題餐廳等各種項目。
俗話說“千金難買心頭好”,但精致養寵讓人感嘆“活得不如狗”。從五花八門的寵物產品和服務方面來看,擬人化寵物消費正在成為一種潮流。
有養寵人粗略算了一下柯基犬在北京的飼養成本一年的花費最少要8730元。有養貓人士測算,一年下來需要10000元以上。當然這是不生病的情況下。
如果不小心再生病,幾千塊根本就不夠用。當前“看病貴”已成養寵人最大痛點。在寵物醫院,僅各種檢查費用都是一兩千起。如果是復雜的手術,需花費數千元甚至萬元以上。
因為寵物看病高昂的醫療費用,保險公司也嗅到金錢的味道。專門開發出針對寵物的保險。保障包括寵物意外受傷或寵物傷人等。
等到寵物離世,殯葬也是一筆巨大開銷。普通樹葬價位在1000到3000元不等,而一棵樹下往往埋葬多只寵物。如果單獨埋葬并配有“六角涼亭”等形式的墓碑,價格會上升至1.08萬元。一個涼亭約0.25平,也就是說1平可達到4萬元,逼近北京郊區房價。
今年8月,寵物墓地價格逼近京郊房價的話題就登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
在北京、上海等地區,寵物殯葬一般火化的費用在500到1000元,骨灰盒在300多元到1000多元不等,骨灰寄存約每年200元,墓地年維護管理費約100元。
如果養寵人想要定制化的服務,如制作寵物標本、定制寵物骨灰鉆石等,價格從幾千元到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不等。
除了基礎的殯葬服務外,很多商家還提供高僧超度、紀念視頻等服務,所涉及費用可高達數十萬元。
果然,主人的“愛的供養”,商家的財富密碼。
-2-
都說城市化到了一定階段,寵物經濟崛起就成了一種必然。
早在百年前,美國的寵物經濟開始萌芽,當時以罐頭、干糧、濕糧、營養糧等為代表的寵物食品相繼出現。
上世紀80年代,寵物逐漸成為美國人的情感寄托,為寵物消費意愿增強,帶動了寵物醫療、寵物服務等產業的興起。
我國寵物市場開始形成于20世紀90年代,經歷了西方養寵經驗的啟蒙,國內知名企業的孕育之后,步入迅速發展期。
近兩年來,寵物經濟的火爆也吸引越來越多的資本加速投入。
據創頭條不完全統計,2021年國內寵物行業共發生66筆融資,僅披露的資金總額合計超40億元。粗略來看,今年融資集中發生在寵物食品(17起)、寵物用品(13起)、寵物電商(11起)、寵物醫療等賽道。以寵物食品和寵物醫療融資金額最多。

從融資輪次來看,以天使輪、Pre-A以及A輪占多數,表明多數企業還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
從投資方來看,不乏騰訊投資、經緯中國、小米科技、復興、瑞鵬股份、高榕資本、紅點創投等知名創投的身影。
從上圖可以看出,今年騰訊參與的兩筆投資分別給了寵幸寵物、寵物家。
其中,寵幸寵物今年共進行兩輪融資,共融資6億元。而寵物家共進行獲3輪融資,其中僅披露一筆由博信資本、挑戰者資本參與的1億元融資,另外兩筆未透露金額。
寵幸寵物是一家寵物用品提供商,產品涵蓋寵物食品、寵物營養品、寵物洗護用品、寵物清潔用品和寵物醫藥等領域,旗下擁有“寵幸”、“衛仕”、“唯派特”、“穎養”等自主品牌。
寵物家是一家綜合性寵物服務與商品零售品牌,在北京直營門店數量超100家。今年其平均每3天就開一家新店。寵物家CEO表示“2022年底直營門店將超300家”。
在寵物醫療領域,騰訊也有所布局。2020年9月,新瑞鵬獲騰訊、碧桂園創投等機構數億美元戰略融資。目前其已完成7輪融資。寵物醫院約1400家,覆蓋全國80多個城市,是國內門店數量最多的寵物醫療集團。
寵愛國際今年也獲兩輪融資。在9月獲得英睿資本1億元的戰略融資之后,又于12月獲得某國際PE領投的數億元C輪融資。其是一家全國連鎖的寵物醫療機構。目前全國已開設幾十家旗艦中心醫院、寵物專科醫院。
雷軍的小米科技戰投了瀚星科技。瀚星科技成立于2017年11月,是一家提供寵物醫療B2B供應鏈、寵物診療機構數字化升級及品牌運營服務的互聯網企業,目前已服務全國超1.3萬家寵物醫院。
萌獸醫館今年也獲得兩筆融資,其中一筆是9月份由經緯中國、沂景資本、58產業基金等機構的1億元投資。
除了以上企業,小殼、凱瑞思、同寵科技、彼誕、帕特諾爾、寵知道、再三等大小平臺,也均獲得了投資。這些寵物平臺大都專注于某一個細分領域。
寵物經濟投資賽道熱點主要集中在食品、用品、醫療、服務四大類,其中食品和醫療一直是 “剛需”。有數據顯示,寵物食品在行業中份額占比最高達33.8%,其次是寵物醫療,占比達22.9%。
其實不僅垂類公司在寵物行業各賽道浮沉,大廠也早已開始跨界。
餓了么早就上線了寵物外賣服務;美團聯合寵物醫療龍頭新瑞鵬開發在線寵物醫療;三只松鼠成立了一家叫“養了個毛孩”的公司,專門研發狗糧;格力申請了“寵物護理機”的專利等。
據艾瑞咨詢數據,2020年,全國城鎮犬貓數量突破1億只。中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接近3000億元,覆蓋了寵物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全產業鏈。來三年我國寵物行業復合增速14.2%,到2023年規模將達到4456億元,是一座相當大的“富礦”。
-3-
今年11月,于正的新劇《當家主母》在各平臺熱播。其中有一劇情片段, 一只白貓,躡足潛蹤,因偷吃了有毒的茶點,從桌面仰面摔倒在地,四肢僵直,掙扎幾下后,吐鮮血而亡…..
原本應是貓的演技在線應該加雞腿,不料卻讓整個劇組陷入“虐貓”風波,還引起劇的口碑瘋狂崩塌。
事件起因是這只貓中毒身亡的場面太過于真實,引起一些觀眾情感不適。一些愛寵人士懷疑劇組為了拍攝將小貓直接毒殺。劇組雖幾番澄清,但止不住質疑。
《2020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20年全國城鎮養寵(犬貓)人群數量達近7000萬人,較2019年新增174萬。養寵人數逐年上升,且養寵理念也從看家護院的“功能需求”躍遷成為陪伴、療愈的“精神需求”。
正是基于這一洞察,寵物行業從業人員劇增,資本也你追我趕,馬不停蹄地涌入。
雖被資本寄予厚望,不過遺憾的是,行業至今未誕生出一個獨角獸。由于仍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光鮮背后難免有掙扎。
國內寵物行業也有稍具規模的企業,如A股上市公司中寵股份(002891.SZ)、佩蒂股份(300673.SZ),及在美上市寵物電商波奇網。
中寵股份、佩蒂股份均是從為國外寵物零食品牌代工起家,逐步研發出自有品牌。不過,這兩家公司業績表現差強人意。
從營收來看,中寵股份今年上半年營收約13億元,凈利潤為6068萬元。而佩蒂股份前三季度實現營收9.15億元,凈利潤僅7868萬元。
如今中寵股份市值在87億元附近游蕩,佩蒂股份在50億元上下徘徊。
國內寵物電商波奇網的處境更慘。2年前,其在紐交所掛牌,成“中國寵物生態平臺第一股”。即使已在行業深耕了十余年,但仍未擺脫虧損。
2021年第一財季。波奇網營收3.22億元,同比增長35%;凈虧3736萬元,去年同期凈虧損為4230萬元。
由于行業分散且市場不成熟,國內寵物行業進入容易做大難。一些細小賽道,即使拿到投資,最后都會轉做寵物食品或醫療。市場容量不足以支撐資本高回報的追求。
當前市面上的很多寵物服務還處在比較初級的階段,噱頭大于內容,且不斷出現寵物店傷害動物的事件。
據媒體報道,南京有位寵物店主 “越俎代庖”,代替主人簽字同意手術,一只約克夏犬的眼球被摘除。寵物在寄養期間不正常死亡的案例也不少。
北京某全國連鎖的寵物美容院,主人在所謂“高級技師”的推薦下,為一只布偶貓選擇了一項價值600元的SPA服務。流程是精細洗澡后,全身覆蓋海藻泥再養護,最后用風筒吹干,但貓在洗澡因產生應激反應而殞命。
在一些養寵人看來,寵物并非牲畜,而是家人,是摯友,是人生路上難以割舍的溫暖光芒。
在中國寵物人群飼養寵物觀念調查中,將寵物視為孩子的養寵人占55%,將寵物看成親人的占28%。也就是說八成養寵人視寵物為孩子與親人。
寵物經濟還在如火如荼地發展,寵物消費擬人化的潮流還在演進。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也吸引更多的玩家進入。
諾貝爾獎得主芝倫茲曾經在他的著作《寵物的歷史》中說道:人類愈都市化,離開自然愈遠,寵物在人類生活里重要性愈增加。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