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光創始合伙人鄧鋒是著名投資人,也是成功的創業者。他創辦的公司Netscreen在納斯達克上市,后來又成功出售。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編輯了鄧鋒的兩篇文章,分別從投資人的角度和創業者的角度來談創業。本文是第一篇,投資人鄧鋒談他的投資標準。
VC的商業模式是選擇輕資產、高成長的企業,在估值比較低的時候以財務投資人的身份進入,不控股,通過一定的增值服務促進企業成長,退出時獲得比較高的回報。
我看企業,一般看以下三個方面:人和團隊、事兒、創新。
①創業經歷。一個企業家如果曾經很成功,再次創業的時候融資就會比較容易。風投看重的是這個人。北極光投漢庭酒店,很大原因是因為季琦這個人。這是季琦的第三次創業,他的能力和資源都是有目共睹的。風投看人,會看他的經歷和經驗,但這不是最重要的,像google、facebook都是沒有什么創業經驗的人做的。
②激情。創業者需要的不是今天特別熱、明天就比較冷的短暫的激情。而是背后有理想支撐的長期持續的激情。我認識一位創業者很有能力,經驗也非常豐富。但企業就是做得不溫不火,與他的能力不大匹配。后來他總結說,對這個企業,他是用腦子在做,而沒有用心在做。就是沒有激情。
③技術。技術在中國的重要性越來越大,但還沒有到硅谷那么重要的地步。
創業經歷、激情、技術能力,對創業者很重要,但還不是最重要的。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④學習能力。對中美創業者要求不同的地方在于,中國的創業者要是個全才,各方面都要行,不僅要懂產品、懂技術、懂市場,還要知道怎么帶團隊,怎么跟政府打交道。
在中國市場上,成熟的職業經理人還比較欠缺,所有的事都要創業者親力親為,你沒有人可以依靠。能力比你強的人不愿意跟你干,找個能力比你弱的人,你成功的幾率就小。而且無論找什么樣的人,你都需要自己學習。
企業成長的瓶頸有時候不是因為錢,而是創業者學習的速度。所以創業者的學習能力是至關重要的。怎么判斷一個人的學習能力?比如一個人不論做什么工作都能在短期內做到比較優秀,這樣的人就是能力比較強。
⑤價值觀也至關重要。就是創業者有沒有超越財務回報的理想。做公司當然是為了賺錢,但是如果沒有超越賺錢的理想,遇到困難的時候,很容易堅持不下去。做企業要靠運氣,也要靠能力,但是價值觀是最重要的。做得好的企業,開始的時候往往是靠理想和信念來支撐的。
⑥責任感也很重要,這是指對自己之外的人的責任感。對自己過于負責是自私自利。特別不能投資的是有自私心態的創業者。創業者的責任感隨著企業的發展而增長,不僅要對員工負責任,還要對投資人,對上、下游合作伙伴負責任。在中國做企業,創始人往往就是“大哥”,該負責任的時候要負責任,船沉的時候你是最后一個離開的。
⑦領導力也是判斷創始人的一個重要標準。最后決定企業成敗的不是創業者對行業的判斷力,而是創業者能不能搭建一個團隊和系統,在變化的環境中不斷調適,找到正確的方向并堅定不移地走下去。這個能力創業者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慢慢學習得來的。
投資人首先看的不是創業者的技術,也不是產品,而是市場。要看這個市場能否賺到錢,規模是不是能夠做大,是不是可以持續賺大錢。能不能賺錢不是說今天是否賺錢,我自己的公司Netscreen在上市的那個季度每股的利潤是零。為什么還能上市,為什么華爾街的投資人給我們這么高的估值?他們看的是以后持續可賺錢的能力。
這就要求市場要足夠大,要有行業的進入壁壘,能夠整合。像太陽能光熱是市場巨大的行業,但第一名的市場份額只有1%——2%,而且毛利極低,這就是因為沒有進入壁壘,整合起來也不容易。這樣的行業風投沒法投。
要分清潛在市場和現在的市場。不要以為潛在的市場很大就很有前途。我個人的觀點,我其實不愿意投資新市場的企業。在大部分行業里,開發一個產品所需要的資金量遠遠低于推廣一個產品所需要的資金量。如果把一個想法變成一個產品,給第一個用戶使用,所需的資金是1的話,把一個產品做得成熟、可以賣給大量的用戶,可能需要的資金量就是3,如果再加以大面積的推廣,需要的資金量可能就是10。
所以不要選擇一個特別新的市場,因為教育客戶非常費勁。如果已經在一個新市場里,就要轉換思維角度,尋找別的方向;如果想要領導一個市場,必須要有巨大的資金量和足夠的影響力。
我對創業者的建議是,選擇一個已經存在的市場,現在不是很大,但有高成長性,或者目前市場已經很大,但有可能用新的技術來做。
沒有創新,就不會有VC。硅谷為什么吸引了那么多VC,因為硅谷是全世界創新的中心。這是伴生的,沒有硅谷就沒有VC,沒有VC就沒有硅谷。
為什么要創新?不創新就做不出競爭壁壘,就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新不代表創新,很多新想法很快就被人抄襲了。我們講的創新一定要有競爭壁壘。速度要足夠快,要能夠創造出一個創新的系統。TMT這個行業就是快魚吃慢魚,不是大魚吃小魚。速度快是帶動整個公司的系統變快,決策體系要快,對用戶的反饋要快,而不只是創新那一點變快。當年我們Netscreen公司做全世界第一個硬件防火墻,一年之后做全世界第一個千兆防火墻,再一年之后做了全世界第一個虛擬防火墻。就是這么快的速度,讓我們獲得了競爭壁壘。
在VC看來,公司就是一套系統,建立起來需要不同的層面,絕不是有一個想法就可以做一個公司。如果一個員工離職,帶走了你的技術,但這并不能對你造成太大的影響,這說明你的整個體系是完整的,不過分依賴某一個人,并且能很快推出新的產品。
企業這個系統有長板也有短板,VC要做的事就是,判斷短板是可以被克服的。如果可以,VC就跟創業者一起,克服短板。